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9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河南省居民宫颈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河南省宫颈癌流行情况及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河南省1/10人口居民全死因登记报告资料,统计分析宫颈癌死亡率.[结果]河南省居民宫颈癌死亡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10.44/10万下降到90年代末期的3.46/10万;90年代后宫颈癌死亡率变化较小,且有增高势头.宫颈癌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结论]宫颈癌是河南省女性死亡的主要疾病,仍需加强对该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42.
2004年北京市0-6岁儿童听力残疾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听力残疾的流行现状及致病因素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康复需求,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耳聋预防及早期干预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共对28709名0-6岁儿童进行听力筛查,主要采用行为测听法,6个月以下儿童兼做耳声发射。筛查阳性转诊到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确诊。结论在参加调查的人数中,筛查阳性者108名,筛查阳性率为3.76‰,依据1987年我国耳聋分级标准,最终诊断听力残疾26人,听力残疾的现患率为0.9‰,假阳性率为75.9%;由于有一名已经确诊听力残疾儿童在听力筛查中漏诊,其听力筛查结果为“通过”,按照Possion分布推算,估计听力残疾总现患率为1.04‰。  相似文献   
143.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康复安置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康复安置效果,为继续做好捐赠项目受赠聋儿术后集中安置工作及进一步提升术后康复效果提供经验。方法本研究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法,按照捐赠项目受赠聋儿术后安置要求,将200名聋儿安置在18个具备资质的聋儿康复机构,定期跟踪.指导。在安置期满后,整理.对比材料相对完整的受赠聋儿康复评估数据和家长对康复效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康复安置效果。结果①受赠聋儿康复安置一年后,言语识别率、语言年龄和学习能力商成绩都较安置初期取得明显效果(P〈0.01);②家长对受赠聋儿康复安置效果的满意度评价前后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③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因素和术后一年内接受康复安置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言语识别率平均成绩的关键因素(P〈0.01)。结论已经实施的康复安置策略效果明显,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接受康复安置的时间最少为1年是合理的,有效的康复安置策略还应囊括更大范围的内容,尽快建立起儿童人工耳蜗术前和术后一体化康复服务机制是确保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康复效果的长远考虑。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描述河南省肠癌死亡水平及分布特征。分析河南省1987—2006年肠癌死亡率及年龄调整死亡率。方法利用河南省1/10人口全死因登记报告数据,统计结果河南省1987—2006年肠癌粗死亡率为5.01/10万,中调率为4.32/10万,古恶性肿瘤死亡的4.36%,居第5位。男性肠癌的死亡率和年龄调整死亡率分别为5.40/10万和5.02/10万,女性分别为4.60/10万和3.69/10万。20年来肠癌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河南省肠癌的死亡率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45.
目的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林州市2004—2005年的传染病死亡人数,以评价死因登记处中传染病死亡数据的完整性。方法收集林州市死因登记处、民政和公安三来源2004—2005年的传染病死亡登记资料。用居住地址、姓名、性别、身份证编码、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变量对不同来源数据进行匹配。利用三来源的对数线性泊松模型估计林州市2004—2005年真实的传染病死亡人数。结果在2004—2005年共报告传染病死亡人数为361人;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传染病死亡人数为375人(95%CI:367~393),以此估计值作分母,登记处的漏报率为6.7%,公安、民政和登记处资料合并后的漏报率为3.7%。结论运用捕获-再捕获法对传染病死亡登记进行估计,可以校正因漏报而造成的数值误差,获得较准确的传染病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146.
1988-2003年林州市食管癌、胃癌死亡率时间趋势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林州市肿瘤登记处的食管癌、胃癌死亡登记报告资料,描述性分析林州市居民的食管癌、胃癌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方法 从林州市肿瘤登记处抽取1988-2003年期间死亡原因为食管癌、胃癌的全部记录,共获得记录18240例,其中食管癌10138例,胃癌8102例.分别按性别、年龄、年份分组后与相应的人口数据连接.计算食管癌、胃癌各个年份死亡率及世界人口年龄调整率.采用Jionpoint模型估计年龄调整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率,评价林州市食管癌及胃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3年林州市人群食管癌、胃癌年龄调整死亡率分别为68.47/10万和57.01/10万;自1988-2003年期间2种癌症的年龄调整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死亡率的EAPC分别为-3.82(-4.81~-2.82,P<0.001)和-2.95(-4.16~-1.73,P<0.001).同时分性别、胃癌分解剖部位(贲门、胃其他部位)以及食管合并贲门癌的年龄调整死亡率也均呈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趋势.结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住环境条件改善及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林州市人群食管癌、胃癌的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恶性肿瘤死亡人数,评价癌症登记处收集恶性肿瘤死亡资料的完整性.方法 收集林州市癌症登记处、民政和公安3个来源2004至2005年的恶性肿瘤死亡登记资料.用居住地址、姓名、性别、身份证编码、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变量对不同来源数据进行匹配.利用3个数据来源的对数线性泊松模型估计林州市2004至2005年实际的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结果 捕获-再捕获法估计林州市2004至2005年恶性肿瘤死亡数为3140例(95%CI:3124~3.161),比合并样本多71例;对数线性模型中的交互项显示来源间存在的相依性为正,表明在使用两样本的情况下,会造成缺失病人的低估;用捕获-再捕获得到的校正值作分母,癌症登记处的漏报率为6.6%.结论 运用捕获一再捕获法对恶性肿瘤死亡登记进行估计,可以校正因漏报而造成的数值误差,获得较准确的恶性肿瘤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148.
目的初步了解北京市在校小学生的听力健康状况,获得听力损失的现患率及分布情况,从而为政府决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平谷区第四小学在校学生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并发放问卷,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结果共对997名学生进行了纯音听力测试,初筛阳性人数15名,复筛确诊昕力异常者5名。平谷区第四小学儿童听力残疾初筛阳性率为1.50%,听力损失现患率为5.02‰。结论轻度听力损失儿童是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从多方面进行残疾预防对减少学龄儿童听力损失提高儿童生活质量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9.
林州市1984~2003年食管癌死亡率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性分析林州市居民1984~2003年期间的食管癌死亡率变化趋势,探讨时期和(或)出生队列效应对该地区食管癌死亡率时间趋势的影响。方法:从河南省癌症及生命统计中心数据库中抽取林州市1984~2003年期间死于食管癌的全部记录,分性别按5岁年龄组及5年一个时期分组,并与相应的人口数据连接。计算年龄性别死亡率及世界人口年龄调整死亡率,绘制年龄-时期和年龄-队列的食管癌死亡率曲线图,运用Poisson回归模型进行年龄-时期-队列分析,估计各项参数,补充图解分析的结果。结果:1984~2003年20年间林州市居民死于食管癌总数为13 343人,年均粗死亡率为71.35/ 10万。1984~1988年的男性年均世界人口年龄调整死亡率为187.03/10万,1999~2003年下降为90.22/10万;女性相应的年龄调整死亡率由115.67/10万下降到51.88/10万。年龄-趋势模型估计趋势参数显示:男、女食管癌死亡率年下降分别为4.8%和5.1$。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在男、女各年龄组均呈下降趋势,但模型的拟合优度欠佳(P<0.01)。年龄-趋势-时期-队列的完全模型对观察数据提供合理的拟合(P>0.05)。结论:林州市居民食管癌死亡率在1984~2003年期间呈下降趋势,这种趋势是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单一效应模型均不能对观察数据进行充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0.
河南省1987-2006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本文通过描述河南省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及分布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河南省14个县市人口全死因登记报告数据,统计分析河南省1987-2006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年龄调整死亡率.结果:河南省1987-2006年消化道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81.95/10万,中调率为 71.31/10万,占恶性肿瘤总死亡的71.29%.男性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和年龄调整死亡率分别为101.17/10万和94.81/10万,女性分别为61.58/10万和49.28/10万,前4位死因依次为胃癌、食管癌、肝癌和肠癌.20年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其中胃癌、食管癌呈明显下降趋势,标化死亡率分别从 1987年的30.38/10万、34.12/10万下降至 2006 年的21.27/10 万、15.70/10 万;肠癌死亡率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但肝癌呈明显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从 1987年的12.45/10万上升至 2006年的18.26/10 万.结论:20年间河南省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发生了巨大改变,建议进行相应的防治策略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