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院近五年来收治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AHNE) 6 2例 ,6个月~ 7岁 12例 ,8~ 15岁 2 4例 ,16~ 49岁 2 0例 ,≥5 0岁 6例。死亡 3例。 49例 (75 % )发病于 6~ 9月份。1 临床资料临床症状 ①突发腹痛 :突然腹痛起病 5 4例 (87% ) ,以脐周及上中腹部呈持续性钝痛或剧痛 ,可阵发性加重。儿童及婴儿常表现为无原因阵发性哭闹 ,严重者四肢屈曲 ,出汗。②腹泻 :49例有腹泻症状 (79% ) ,轻者一日几次 ,重者 10余次。某些病人可无腹泻 ,呈肠梗阻样表现 ,经剖腹证实本病3例。③便血 :便血 5 8例 (93.5 % ) ,大便呈洗肉水样 ,或呈果酱状 ,或有…  相似文献   
82.
孔庆芳  李聚林 《广西医学》2003,25(4):673-674
ABO亚型中 ,B3 亚型常见报告(1) ,近期我们在献血者中也发现两例 ,这两例 B3 亚型的血清学反应特点有不同之处 ,即其中一例血清中存在低温特异性抗 B,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例一献血者谢某 ,男 ,32岁 ,壮族 ;例二献血者黄某 ,男 ,1 9岁 ,汉族。1 .2 材料 :两例献血者血样及其唾液、A型红细胞( Ac)、B型红细胞 ( Bc)、O型红细胞 ( Oc)、AB型红细胞 ( ABc)、抗 H、抗 A、抗 B、抗 C3 、抗 A+ B、新鲜AB型血清 ( ABs)。1 .3 方法 :按《中国输血技术规程 (血站部分 )》(2 )、《输血技术学》(3 )等有关规定进行…  相似文献   
83.
病人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引起病人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类型及各类型原因所致病人交叉配血不合的例数。方法查阅205例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人的免疫血液学检查记录,分别统计引起病人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类型及各类型原因所致病人交叉配血不合的例数,然后作相关讨论。结果病人血液中的球蛋白含量过高、病人血液中存在温型IgG自身免疫抗体或同种免疫抗体或冷型IgM自身免疫抗体或(温型IgG+冷型IgM)混合自身免疫抗体、病人的ABO血型误定及供血者血液中存在ABO以外天然不规则抗体等原因均可引起病人交叉配血不合,其分别所致病人交叉配血不合的例数为:125例、30例、20例、11例、8例、7例、4例。结论引起病人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类型较多;病人血液中的球蛋白含量过高而引起病人交叉配血不合较为常见;供血者血液中存在ABO以外天然不规则抗体而引起病人交叉配血不合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84.
随机抽样1500份在我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取其临产前最后一次超声检查结构为标准,与分娩结果进行对照。经产后证实有胎儿脐带绕颈者301便,其中99例在产前B超提示胎儿有脐带绕颈。202例列B超诊断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与围产儿的关系,其中A组无一例围产儿死亡,B组围产儿死亡4例,二组比较P〈0.01,可见超声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5.
化积片是根据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2册(1990年版)收载的化积散改变剂型而成,由江西省药物研究所研制。我科于1996年12月至1997年7月对小儿积滞之乳食内积证100例进行了临床治疗,同期用主治、功效相同的化积散治疗60例作为对照。治疗结果化积片总显效率为86.0...  相似文献   
86.
87.
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对顽固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回颐性分析42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静脉用药并口服胺碘酮治疗的资料。结果:88.1%患者心律失常得以控制,用药前、后P-R间期、QRS波、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并口服胺碘酮治疗顽固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比较4种交叉配血方法的试验效果。方法采用抗球蛋白法、蛋白酶法、聚凝胺法及抗球蛋白卡式法,将1人份效价为1的IgG抗-D、-E、-C分别与若干带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做交叉配血试验,将33人份效价均为1的IgG抗-A、-B分别与1人份带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做交叉配血试验,将不含ABO以外抗体的血浆60人份、血清36人份分别与1人份O型红细胞做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抗球蛋白法有3次、聚凝胺法及抗球蛋白卡式法各有1次试验出现假阴性结果;蛋白酶法、聚凝胺法及抗球蛋白卡式法各有2次试验出现假阳性结果;各种交叉配血方法的其它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均与预期结果相符。结论4种交叉配血方法的试验效果略有差异;采用不同方法同时对1个样本做交叉配血试验,可提高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0.
小儿汗证历代医家论述颇多。最早隋代巢元方提出了小儿“头身喜汗候和盗汗候”皆与小儿气血未充,腠理疏薄有关。小儿肌疏易汗是小儿生理特点,此两候汗出微微,多为生理性汗出。至宋·钱乙对小儿汗证论述趋于详细,提出了小儿生理性汗出及病理性汗出。认为“盗汗”为小儿肌肉虚,藩(?)疏,轻散多不为病态。遍身汗者,乃阳热太盛所致及“胃怯汗”方胃虚气阳不足汗出;“虚热盗汗”、“实热盗汗”均为病理性汗出。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小儿营卫虚弱,可导致汗证。如云“小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