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过敏性鼻炎的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鼻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遗传倾向、症状、环境因素,鼻黏膜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表现出的典型特点。其治疗方法目前有很多种,均有一定疗效,但尚无根治手段。  相似文献   
62.
背景: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很好的疗效。目的:观察针刺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模型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针刺组、西药组、模型组,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针刺组大鼠取足三里、内庭和胰俞穴给予针刺治疗,西药组用罗格列酮0.2mg/kg灌胃,模型组用双蒸水2mL/kg灌胃,均1次/d,连续4周。结果与结论:①血糖:针刺组明显低于模型组、西药组(P<0.05)。②血脂:针刺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低于模型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针刺组三指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胰岛β细胞胰岛素表达:针刺组显著高于模型组和西药组(P<0.05)。④胰岛形态:模型组与西药组胰岛结构不完整,结构破坏,胰岛素染色效果差;针刺组胰岛结构趋向完整,胰岛素染色颗粒明显。说明针刺可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表达水平,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抑郁、焦虑发生情况及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对5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抑郁自评(SDS)、焦虑自评(SAS)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并将抑郁、焦虑评分与局部脑血流灌注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抑郁发生率为76%,焦虑发生率为46%;健康对照组无抑郁发生,焦虑发生率为2%(1/50)。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及其SDS评定平均标准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2)IBS患者的抑郁评分与左侧屏状核,左侧豆状核、右侧直回、右侧钩回血流灌注呈负相关,与左侧楔叶、两侧楔前叶、左侧枕上回、右侧缘上回、右侧顶下小叶血流呈正相关;焦虑评分与左侧屏状核、左侧岛叶血流呈负相关。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存在明显抑郁、焦虑情绪;局部脑血流灌注异常可能是其发生情绪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4.
以乙醇和水为混合溶剂,采用氧化法制备了纳米尺度的聚苯胺颗粒。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混合溶剂的比例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苯胺颗粒大小为50~100 nm;以制备的聚苯胺纳米颗粒为活性物质,在1 mol/L 的H2SO4 电解液中,当电流密度为5 mA/cm2 时,PANI电极的最高比电容达到492 F/g;当乙醇的体积分数较低时,聚苯胺纳米颗粒分散性较好,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当乙醇的体积分数逐渐升高时,聚苯胺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变差,相应的比电容降低。  相似文献   
65.
66.
抗阿片肽血清对脊髓内催产素镇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脊髓内催产素(OT)与内源性脑啡肽和强啡肽A_(1~13)在痛觉调制中的关系。方法以钾离子透人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行为反应的指标,观察向脊髓蛛网膜下腔内注入抗甲-脑啡肽血清、抗强啡肽A_(1~13)血清和OT对动物痛阈的影响。结果脊髓内注入抗甲-脑啡肽血清、抗强啡肽A_(1~13)血清后,大鼠痛阈与注药前相比分别变化(-23.32±2.81)%~(一12.11±2.13)%和(-26.33±5.42)%~(-13.21±2.32)%,与对照组相比痛阈明显降低;但在注射OT前预先注射抗甲-脑啡肽血清或抗强啡肽A_(1~13)血清,大鼠痛阈较注药前增加(8.96±3.02)%~(70.22±6.16)%和(5.56±2.63)%~(61.21±5.21)%,抗甲-脑啡肽血清或抗强啡肽A_(1~13)血清均不能完全阻断OT的镇痛效应。结论脊髓内OT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不完全依赖于脊髓内的内源性脑啡肽和强啡肽A_(1~13)。  相似文献   
67.
医务人员如何规范诊疗行为防范医疗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医疗纠纷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多是由于医疗行为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或医疗未达到预期效果所致,少数是因医疗过程中双方沟通或告知不够所引起误解、质疑和不满。还有不能预见和防范的意外,如猝死、过敏、垂危抢救、实验性及创伤性检查治疗等,也易引发医疗纠纷。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冷漠引起误解和积怨亦能导致医疗纠纷,故对医疗纠纷的防范应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医疗纠纷的实际案例,仅从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方面来论述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医疗纠纷从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层次上寻找原因有很多,但在此我们只探讨一些常见的不规范的诊疗行为,对医务人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使其在日常的诊疗行为过程中防范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在医疗卫生服务中作用。方法 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从学科优势、临床科研项目、人力资源、科学化管理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重点学科建设在这些医院的全面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强化重点学科建设是提升医院竞争力,提高技术水平的必然选择。结论 学科建设正显示着其主导医院发展的强劲趋势,医院的学科不仅实现着医院的功能与保障效益,代表着医院的水平与特色,而且也与医院的形象和声誉密切相关,决定着医院竞争实力与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69.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遗传与环境因素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从正常查体人员中随机选择105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大于4 g/L者作为实验组,在同一人群中按年龄、性别11配比的原则,选择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小于4 g/L者作为对照组;深入现场,检测可能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的因素,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并随访比较了不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者一级亲属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体重指数,高脂肪饮食,吸烟,体力活动少,高血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一级亲属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等9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高纤维蛋白原者的一级亲属(6.1±0.8 g/L)明显高于低纤维蛋白原者的一级亲属的(4.4±0.5 g/L);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高者CHD的发病率(24%)高于血浆纤维蛋白原低者(10%).结论遗传和环境因素均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有一定的影响;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是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性病门诊4 386例性传播疾病(STD)病人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感染病原和接受治疗情况。方法将确诊STD病人的资料按年龄、性别、职业、传染来源、就诊症状、感染病种及复发等情况进行分类整理,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结果STD患者以21~30岁比例最高(占50.55%),其次为31~40岁(占29.21%);男性占72.09%,女性占27.91%;非婚性接触占78.98%,其中男性占87.07%,女性58.09%;男性就诊以尿路感染症状为主(占52.72%),女性以外阴新生物为主(占34.88%);病种: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占28.80%,尖锐湿疣(CA)占26.84%,淋病(GC)占17.03%,病原体为支原体(UU)、衣原体(CT)和淋病双球菌(GC),以及CT和/或UU与GC混合感染;复发病人占7.89%,其中CA复发率较高,为25.06%。结论非婚性接触是STD高发的主要原因,NGU发病较多,混合感染占有一定比例,对尿路感染或宫颈炎的治疗应选择联合、足量、早期、规范用药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