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9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6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54篇 |
内科学 | 69篇 |
皮肤病学 | 21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42篇 |
综合类 | 130篇 |
预防医学 | 73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3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1962年 | 1篇 |
1961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51.
52.
长江下游地区感染性钉螺滩地血吸虫病传染源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长江下游地区感染性钉螺滩地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为加大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力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2009年江苏省扬中市血吸虫病防治资料,并选择沿江3个易感区域为研究观察区,分别于2009年5-11月在观察区内开展血吸虫病流行因素现况调查。采用系统抽样法调查螺情;采用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和Kato-Katz法调查观察区内当地常住居民和渔船民血吸虫感染情况;采用顶管孵化法检查观察区内散养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观察区内野鼠等野生动物血吸虫感染情况;采用哨鼠法测定观察区内水体血吸虫感染性。结果 2007-2009年扬中市分别检查当地居民45300、17400人和16800人,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37%、0.48%和0.44%,未发现粪检阳性者。2009年共检查易感地带居民2124人,血检阳性率为0.66%,未发现粪检阳性者;检查当地渔船民220人,血检阳性率为3.18%,未发现粪检阳性者。对观察区内散养的798只羊进行检查,未发现粪检阳性。观察区内易感滩地每年均能发现感染性钉螺,钉螺感染率曾高达1.49%。共捕获7只野鼠,均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共投放300只哨鼠测定水体感染性,哨鼠总感染率为0.33%。结论本次调查未发现当地人畜及野生动物血吸虫病传染源,当地感染性钉螺的来源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3.
患者,男,50岁。因畏寒、发热、上腹部胀痛50天入院。患者50天前无明显诱因始病,初感畏寒、发热,上腹部胀痛不适,食欲基本正常,无恶心、呕吐。曾对症治疗病情无好转。半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且出现深吸气时右上腹灼痛,体重减轻6公斤。既往史:无乙型肝炎史,无吸烟和饮酒史。入院查体:T37.6℃,P82次/分,R20次/分,BP15/9kPa。查体:腹部平坦,右上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高原山区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感)疫情稳中有升,2002年四川省发生急感54例,云南省19例[1];2003年四川省58例,云南省73例[2]。为了及时控制高原山区急感的进一步蔓延,探讨适合高原山区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针对2004年7月2日7省急感疫情周报,就四川、云南省发生的急感病例作了现场调查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26例急感病人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来源于2004年四川省(截止7月14日)、云南省(截止7月19日)病原学确诊的急感[3]疫情周报表和急感个案调查表、急感病例处理及疫情控制采取措施的报告、防急感应急物资储备报告。…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当前渔船民血吸虫病防治管理现况及需求,为制定渔船民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省和江苏省渔船民聚集地,根据意图抽样方法对渔船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1.5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渔船民136名。52.2%的调查对象在船上安置有粪便收集器,其中83.1%表示在正常使用、并按规定上岸到指定点倾倒;41.2%的调查对象表示在船上处理粪便的方式是直接向江(湖)排放。未安置粪便收集器者以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文盲)者为多,占46.2%,显著高于其他人群(χ2=22.571,P=0)。不同文化程度组在对"不随便向江(湖)倾倒粪便能预防血吸虫病"的了解及对两项措施的支持意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对"在集散地设置无害化公厕对控制血吸虫病有用"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在集散地设点领取抗血吸虫药物"措施的需求意愿,呈现出随文化程度增高而升高的趋势。结论文化程度低仍是制约渔船民提高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意识和接受措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特治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4例随机分为特治星组34例和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组30例。特治星组13.5g/d,泰能组1.5g/d,疗程均为7-10d。结果:特治星组和泰能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2%和93.3%,细菌清除率86.7%和8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和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特治星是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索利用50%氰氨化钙(商品名为荣宝)在洲滩易感地带杀灭血吸虫虫卵和尾蚴的简易方法,继而达到控制传染源的目的.方法 收集含血吸虫虫卵的阳性的新鲜牛粪.在夏、秋、冬3个季节,分别按照每100 g阳性牛粪加荣宝3 g和5 g的比例,在易感地带以搅拌、表面喷撒和粪内中置等3组方式施药,并设不施药阳性牛粪对照组,于不同时段分别取样,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检查毛蚴.用浓度为10 g/m3的荣宝对血吸虫易感水体进行血吸虫尾蚴杀灭,在施药前及施药后不同时段用哨鼠测定血吸虫易感水体.结果 夏季,搅拌组和表面喷撒组施药后第2天均未发现毛蚴,粪内中置组第3天未发现毛蚴;秋季,施药各组第2天取样均可发现毛蚴1~5条,第3天除粪内中置组仍然发现毛蚴1~5条外,其余施药各组未发现毛蚴;冬季,施药各组第3天取样孵化,除搅拌组外均可发现毛蚴2~3条,第7天抽样孵化未发现毛蚴;夏、秋、冬3季对照组第7天仍然有6 ~ 10条毛蚴.用荣宝处置血吸虫易感水体,处置前哨鼠血吸虫感染率为11.11%,处置后第1、15和30天,经解剖检查,哨鼠均为阴性,亦未发现死鱼.结论 3组施药方式在易感地带均具有杀灭血吸虫虫卵的作用.其中,以每100 g牛粪加3 g荣宝的比例,采取表面喷撒的方法适宜现场应用,夏季效果更佳.采用荣宝10 g/m3的比例喷洒于现场血吸虫易感水体,可有效杀灭血吸虫尾蚴.2种方法同时使用,可达到净化血吸虫易感地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8.
赵子平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2(3):176-177
颅脑外伤 由于对颅脑损伤的特点及危害性认识不足,可能失去挽救伤者生命的宝贵时间。例如某青年男性酒后头部外伤,伤后有短暂昏迷,醒后头痛伴呕吐,1h后躁动不安,语无伦次,被送入某诊所,医生以酒精中毒进行治疗1d,伤者出现双瞳散大,紧急转院也未挽救其生命。这样惨痛的教训现在仍时有发生。这里从病理生理的变化认识高颅压症的表现与危害,进而掌握颅脑损伤的基本救治原则。 相似文献
59.
60.
新形势下,武警部队为提高实战能力,实施每季度为期7 d的魔鬼周极限训练,其训练强度大,科目繁多,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部分特战队员既往适应性训练2周后,常规体检出现心肌酶异常,提示高强度的适应性训练可能导致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