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泻阴补阳法论治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表现为患侧肢体一侧拘挛,一侧驰缓,从中医阴阳概念上说,属于阴急阳缓。根据中医基本理论,提出泻阴补阳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并强调对于拘急侧与驰缓侧应采用不同的刺激手法。  相似文献   
42.
深刺大肠俞为主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方法:将96例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治疗采用芒针深刺大肠俞为主,对照组40例按常规操作针刺大肠俞等穴。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27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4例。两组比较,愈显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深刺大肠俞为主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梗死患者(RCI)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RCI患者82例,采用张力平衡针法与传统针法进行对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IL-1和sICAM-1、sVCAM-1含量的变化。结果:RCI患者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且sICAM-1、sVCAM-1均与IL-1呈正相关(r=0.743,P<0.001;r=0.862,P<0.001)。两组对3项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张力平衡针法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1)。结论:张力平衡针法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可能与降低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4.
娄必丹教授认为,神志疾病主要责之心脑,心脑功能失常则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患儿认知障碍的主要病机。目前,临床治疗ASD多单纯选用头针,娄教授基于“心脑同治”理论,提出宁心调神针刺方法。该针刺方法选用心经之神门、通里、少海及心包经之内关、大陵以宁心调神,聪脑益智,头部选用督脉之百会、印堂、神庭,配合经外奇穴四神聪和本神穴(与神庭穴组合为“智三针”穴组)以通督调神、醒神益智。  相似文献   
45.
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法评价不同针灸疗法干预失眠共病抑郁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PubMed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4月针灸疗法干预失眠共病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相关文献。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为观察指标,运用Review Manager5.3和Stata 17.0对不同针灸疗法干预失眠共病抑郁的疗效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6篇文献,共1789例患者,13种治疗措施。PSQI评分方面,参考累计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rface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SUCRA),改善PSQI评分的前3名为火针+针刺>艾灸+针刺>皮内针+针刺。SDS评分方面,参考SUCRA,改善SDS评分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傍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颈夹脊穴傍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以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为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对2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和综合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夹脊穴傍针刺法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综合疗效,是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值得研究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7.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归属于"不孕""月经失调""闭经""癥瘕"等中医病证范畴,病位位于女子胞,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与心、肺亦有一定联系。湖湘针推学术流派的主要学术思想为"五经配伍",主张通过"针经治脏"以达到调和脏腑的目的。本文从湖湘针推学术流派"针经治脏"的角度阐述针五经、调五脏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8.
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应着眼于整体治疗,从脏腑论治更是关键的一点;以补肾为主,兼顾养心、疏肝、健脾;心、肝、脾、肾同治,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9.
灸,《说文解字》释为"灼也",即是以火烧灼之意。灸疗,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和气血、扶正祛邪作用,达到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隔药饼灸是在使用灸法治疗时,将艾柱放置在由中药制成的药饼上施灸的一种方法,属于间接灸的一种。隔药饼灸是艾灸、中药及经络腧穴相结合的疗法,能充分发挥经络穴位、艾灸及药物的功能,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效应,从而达到温通气血、温经散寒、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