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结合支架植入术对股胭动脉TASCⅡ-C、D级病变的技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8年9月~2010年5月对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TASC Ⅱ-C、D级病变的52例患者(60条肢体).采用顺行或逆行股动脉穿刺途径,通过常规技术或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通过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进行球囊扩张成形,部分患者行支架植入,分析介入治疗技术、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56条肢体获得技术成功,成功率为93.3%(56/60),无围手术期死亡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4/60),主要有导丝穿破血管壁及穿刺点血肿等,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术后第1周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2士0.11增至术后7d的0.85士0.18(t=15.79 P <0.001).术后随访45例患者(51条肢体)6~22个月(平均10.7个月).术后6个月、12个月肢体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4.1%(48/51)和73.7%(28/38).术后l2个月肢体保全率和存活率分别为I00%(38/38)和89 5%(34/38).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TASCⅡ-C、D级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救肢率高,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效果确切,其长期疗效尚须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3例(415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40条肢体)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9.64%.复发原因分别为:18条肢体交通支功能不全,14条肢体大隐静脉主干再通,5条肢体小隐静脉主干未处理,2条肢体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条肢体双大隐静脉畸形.38例患者均经再次手术,分别随访1~4年无复发.结论 根据静脉曲张程度和病因采取针对性手术,重视过度扩张大隐静脉的高位结扎和交通支血管的处理是预防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结合支架植入术对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9年5月182例(210条肢体)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或内膜下成形技术对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进行球囊扩张,38条肢体在胫腓干植入冠脉支架。结果 195条肢体获得影像学成功(残余狭窄率〈30%),技术成功率为92.9%(195/210)。并发症主要有动脉穿孔(3例)、痉挛(4例)、管壁夹层(6例)及穿刺点血肿(5例),给予相应处理后缓解。182例术后肢体疼痛、麻凉感等临床症状均改善,踝/肱指数(AB I)由术前的0.40±0.11增至术后7 d的0.83±0.15(t=33.50,P〈0.0001)。术后6、12个月肢体血流通畅率分别为89.0%(187/210)和73.3%(154/210),术后12个月肢体保全率和存活率分别为91.4%(192/210)、93.3%(196/210)。结论腔内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保肢率高,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巴德网塞作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413例腹股沟疝(包括巨大疝和复发疝)。总结这些临床资料,并评定疗效。结果 该项技术比传统手术操作简单,疼痛轻,恢复快,经随访4个月~6年,复发2例。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腹股沟疝,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者或巨大的腹股沟疝和复发疝,应作为老年腹股沟疝治疗的首选术式。此外,应注意不同类型的腹股沟疝在具体的手术操作上和网塞放置的位置上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巨大腹膜后原发恶性肿瘤常累及周围重要脏器和大血管,术中出血多,手术风险大,死亡率较高。我科于1990年1月~2001年12月共进行了其中11例涉及的巨大腹膜后恶性肿瘤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共11例病人,男7例,女4例,年龄53~71岁,平均62.5岁。术后病理:脂肪肉瘤5例,平滑肌肉瘤3例,胚胎性  相似文献   
6.
犬腹部开放伤合并人工海水浸泡后重要器官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犬腹部开放伤合并人工海水浸泡后,心、肝、肺、肾、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为海水浸泡腹部开放伤的甲期救治提供依据。方法成年杂种犬20只,制作腹部开放伤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浸泡组(n=10)和对照组(不经海水浸泡组,n=10)。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犬腹部开放伤人工海水浸泡后心、肝、肺、肾、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并用HPIAS-1000病理分析系统埘肝细胞进行测量。结果犬腹部外放伤人工海水浸泡后,心、肝、肺、’肾、小肠组织出现的病理学变化明显比埘照组严重,肝细胞体积明显小f对照组。结论犬腹部开放伤合并人上海水浸泡后重要器官的病理学变化有其自身特点,比单纯犬腹部开放伤后病理学变化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7.
犬肠管破裂伤合并海水浸泡后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分析犬肠管破裂伤合并海水浸泡后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学变化的特点,为海战肠管破裂伤的早期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成年杂种犬30只,制作肠管破裂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海水浸泡组(n=10)、生理盐水浸泡组(n=10)和对照组(n=10)。前两组伤后分别浸泡于人工海水和生理盐水中,对照组单纯致伤不浸泡。观察犬肠管破裂伤后在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学的变化规律。结果 肠管破裂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出现明显的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嵌压(PAW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排出量(CO)下降等血流动力学紊乱及重要器官损伤的病理学改变。生理盐水浸泡组和对照组在致伤前后无明显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学变化。结论 海水浸泡是导致犬肠管破裂伤合并海水浸泡后血流动力学紊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泛大西洋介入学会(TASC)Ⅱ-D级病变患者腔内治疗的技术特点及疗效。方法选取50例我院收治并进行腔内治疗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TASCⅡD级病变患者(64条下肢),对腔内治疗的技术方法、疗效、并发症、术后随访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成功进行腔内治疗58条下肢,技术成功率90.6%(58/64),其中单纯行球囊扩张10条下肢,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48条下肢。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10.0%(5/50),包括穿刺处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心力衰竭1例、造影剂肾病1例、动脉穿孔2例。围手术期无死亡患者,术前与术后7 d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0±0.11 vs 0.78±0.14,P<0.001)。术后12、24个月分别随访50条和30条下肢,Ⅰ期通畅率分别为84.0%(42/50)和66.7%(20/30),Ⅱ期通畅率分别为88.0‰(44/50)和76.7%(23/30),24个月保肢率为100%(30/30)。结论对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TASCⅡ-D级病变进行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高、保肢率高、并发症少、近期临床效果良好,远期疗效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股浅静脉壁环缝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先行大隐静脉抽剥术,解剖股浅静脉,于第一对瓣膜下用7~0无损伤缝线缝合股浅静脉壁.结果20例患者中15例症状完全消失,5例明显缓解.结论股浅静脉壁环缝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手术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甲状腺良、恶性结节176例,按照甲状腺结节病变性质分为良性结节组132例,恶性结节组44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良性结节组行单纯肿物切除28例,单纯峡部切除6例,单侧腺叶切除31例,单侧腺叶大部切除35例,单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22例,双侧腺叶大部切除术10例;恶性结节组行一侧腺叶切除10例,一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对侧叶大部分切除7例,肿瘤切除或腺叶部分切除4例,全甲状腺切除12例,联合根治11例。良性结节组好转率显著高于恶性结节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恶性结节组(P〈0.05);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恶性结节组(P〈0.01);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治疗效果优于恶性结节,且复发率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