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狂犬病抗体Ig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检测狂犬病抗体IgG中的应用。方法:研制狂犬病抗原片和生产荧光血清,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狂犬病抗体IgG的灵敏度、稳定性及实际应用效果。用研制的狂犬抗原片和荧光血清,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与酶标检测狂犬病抗体的效果。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狂犬病抗体IgG是特异、稳定的,变异系数CV=4.9%。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与ELISA同时检测狂犬病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阳性率为92.89%,ELISA法阳性率为40.48%。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狂犬病抗体IgG特异性、稳定性好。狂犬疫苗免疫后应用该技术检测抗体,保证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72.
目的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鼠肝脾组织中伯氏疏螺旋体外膜蛋白A(ospa)基因,了解淳安县鼠中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情况。方法于2012年8月收集淳安县102份鼠肝脾标本,采用巢式PCR法检测伯氏疏螺旋体ospA基因特异片段,统计标本阳性率。结果在38只黑线姬鼠中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ospA基因特异片段阳性标本3份,在13只黄毛鼠中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ospA基因特异片段阳性标本3份,鼠伯氏疏螺旋体总阳性率为5.88%(6/102)。结论淳安县鼠中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ospA基因片段,有引起蜱媒传染病莱姆病发生的潜在可能,应引起公共卫生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对浙江首例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患者进行病原学诊断与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 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吞噬细胞无形体16S rRNA,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患者临床症状期和恢复健康3个月后血清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结果 患者发热期血液PCR获得的16S rRNA基因片段:282 bp和389 bp,符...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lipL32-PCR检测方法对钩端螺旋体(钩体)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外膜脂蛋白基因(@L32)设计引物,与卫生行业标准推荐的引物G1/G2对比,进行特异性与灵敏度研究,并应用于常山县蛙、鼠肾脏标本钩体PCR检测;对浙江省2008年分离菌株进行钩体PCR鉴定。结果lipL32-PCR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该引物可特异性扩增致病性钩体DNA,对本实验所用的其他细菌不扩增。2008年分离的钩体菌株PCR鉴定结果与血清学鉴定结果相符;鼠和蛙肾标本进行liL32-PCR和卫生行业标准的G1/G2PCR检测,结果两法符合率为95.0%;lipL32-PCR检测阳性率为10.0%,G1/G2-PCR检测阳性率为5.0%,采用精确计算概率法进行阳性率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25)。结论liL32-PCR检测方法可灵敏、特异地检测致病性钩体,能正确有效地反映野生动物带菌率,为控制钩体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