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已达18.8%,即全国患病人数已达1.6亿。随着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的不断上升,该病已成为我国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本病防治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2.
辽宁基层医院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对确诊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溶栓时间与冠脉再通的关系。结果:发病2h内静脉溶栓治疗2例,全部再通(100%),6h以内静脉溶栓12例,再通9例(75%),12h以内静脉溶栓6例,再通2例(33%)。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溶栓时间与血管再通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23.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高血压组患者分为他汀治疗组(辛伐他汀40 mg,每晚1次服用8周,A组,n=60)和非他汀治疗组(B组,n=66),采用无创超声技术检测FMD、IMT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高血压各组的颈动脉IMT、IMT/D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FMD明显下降.治疗后A组的TC、TG、LDL-C、颈动脉IMT、IMT/D均有明显降低(P<0.05).而B组治疗前后各血脂水平、颈动脉IMT、IMT/D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A、B两组FMD均升高,A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辛伐他汀可延缓颈动脉IMT的进程,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缓释片对高龄(年龄〉8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高龄ACS患者,入院时随机分成两组。氟伐他汀组56例,给予氟伐他汀缓释片80mg,每晚一次口服。阿托伐他汀组2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口服。两组随访8周,观察血脂、肝功能、肾功能水平及缺血心脏事件(需住院治疗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心功能恶化)发生的影响。结果氟伐他汀缓释片组患者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伐他汀缓释片组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在降低血脂水平及缺血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缓释片可明显降低高龄ACS患者近期的血脂水平、改善预后;氟伐他汀缓释片在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近期降低血脂水平及缺血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与阿托伐他汀相比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25.
26.
文章阐述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及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27.
在常规心脏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心理方法及抗抑郁药盐酸舍曲林(左洛复)对5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进行治疗,50mg/d,12周,观察抗抑郁治疗对病人近期预后的影响。并与51例未进行抗抑郁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抗抑郁治疗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心绞痛复发率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例低。表明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符合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患者88例,为2013年10月—2015年12月的病例。按随机对照设计原则、根据入选标准分为2组,分别为44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共治疗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所有患者心功能指标,收集所有患者的血液标本测定血浆NT-pro BNP、BNP及血清Hs-CRP、CA199、AFP值,同时对比6 h、6~12 h、12~18 h、18~24 h窦性心律恢复和30 d内窦性心律维持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血浆NT-pro BNP、BNP值降低,血清Hs-CRP、CA199、AFP值降低,LVEF、CO升高,LVEDD、LVESD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后血浆NT-pro BNP、BNP值较低,血清Hs-CRP、CA199、AFP值较低,LVEF、CO较高,LVEDD、LVESD较低(P0.05);对照组在6 h、6~12 h、12~18 h、18~24 h时窦性心律恢复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52.27%低于研究组有效率81.82%(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降低心肌损伤及癌胚抗原CA199水平,改善心功能,且不加重药物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9.
有研究证明夜间血压不降或者血压的昼夜节律减弱与靶器官并发症如心肌肥厚、脑卒中的发生显著相关,因此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对制定运动训练的时间及强度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对象与方法选择我院病史完整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71例,男118例,女53例。年龄42~76岁,平均(57.53±7.69)岁。病史4个月~24年,平均(8.56±5.78)年。冠心病诊断根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的报告确定;高血压病诊断依据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高…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收集因AMI行PCI治疗患者165例,其中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组86例,单纯行PCI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改善率、ST段回落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组术后TIMI血流改善率、ST段回落率、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均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治疗能有效改AMI患者冠脉血流,降低无复流现象,改善急诊PCI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