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34篇 |
免费 | 245篇 |
国内免费 | 19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2篇 |
儿科学 | 53篇 |
妇产科学 | 53篇 |
基础医学 | 263篇 |
口腔科学 | 61篇 |
临床医学 | 575篇 |
内科学 | 368篇 |
皮肤病学 | 85篇 |
神经病学 | 117篇 |
特种医学 | 16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21篇 |
外科学 | 277篇 |
综合类 | 1223篇 |
预防医学 | 547篇 |
眼科学 | 26篇 |
药学 | 491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670篇 |
肿瘤学 | 1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21篇 |
2020年 | 118篇 |
2019年 | 118篇 |
2018年 | 132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85篇 |
2015年 | 103篇 |
2014年 | 286篇 |
2013年 | 174篇 |
2012年 | 217篇 |
2011年 | 271篇 |
2010年 | 262篇 |
2009年 | 245篇 |
2008年 | 282篇 |
2007年 | 264篇 |
2006年 | 218篇 |
2005年 | 207篇 |
2004年 | 197篇 |
2003年 | 163篇 |
2002年 | 146篇 |
2001年 | 136篇 |
2000年 | 168篇 |
1999年 | 131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101篇 |
1996年 | 106篇 |
1995年 | 90篇 |
1994年 | 86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67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比较影像学结合多媒体在五年制核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核医学科实习的70名本科生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进行实习教学,试验组采用比较影像学结合多媒体资源进行实习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测试成绩、对教学过程自我感受评价及对教学意见反馈情况。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包括名词解释[(26.60±0.51) vs. (22.20±0.58)]、简答题[(26.80±0.37) vs. (22.40±0.60)]、论述题[(36.00±0.71) vs. (27.40±1.03)]及总成绩[(92.40±0.93) vs. (71.80±0.37)]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学生的自我评价及教学意见反馈的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 在核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教学中应用比较影像学结合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能积极推动核医学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2.
组织学教学需要将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学习机体的微观形态及相关功能。通过对比总结传统光镜组织切片与新兴数字切片的优势与局限,在显微形态学实验中采用光镜组织切片与数字切片相结合的教学;将每次实验课程(3~4学时)划分成教学录像观看、光镜组织切片与数字切片相结合观察、课程内容讨论、随机随堂测验四部分。该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动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纳晶针作用于皮肤后,可在皮肤表面形成开放给药通道,从而促进外用药物经皮渗透和吸收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1)扫描电镜观察纳晶针作用后在皮肤表面形成针孔的存在和闭合;(2)以0.125%荧光素钠为模型药物,在荧光显微镜下对比观察纳晶针+荧光素钠和单纯外用荧光素钠后,荧光在大鼠皮肤的分布情况。结果 (1)纳晶针可在皮肤表层形成给药通道,该通道在20 min左右即可闭合;(2)经过纳晶针处理过的大鼠皮肤可见耀眼的荧光(+++);而未经纳晶针处理的大鼠皮肤仅在角质层可见明确的线状荧光(+),其他部位可见微弱荧光(-)。结论纳晶针对外用药物有明显的促进渗透作用,且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3.0T MRI 与64层螺旋 CT 在进展期胃癌术前 T 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胃镜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40例,于术前1周行 MSCT 及 MRI 检查,根据影像学资料进行 T 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RI 与 MSCT 术前 T分期与术后分期均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test ,P <0.05),MRI 与 MSCT T 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7.5%、72.5%,经统计学分析2种检查方法之间无统计学差异(McNemar-test ,P >0.05)。结论MRI 与 MSCT 在进展期胃癌术前 T 分期中诊断价值相当,MRI的诊断准确性稍高于 MSCT,尤其是在区分 T3、T4期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胃癌的关系。方法:观察肠上皮化生的胃黏膜形态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分别检测30例单纯肠上皮化生,38例不典型肠上皮化生和55例胃癌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减少表达率显著高于单纯肠上皮化生组织(P〈0.05),而与不典型肠上皮化生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参与了胃黏膜从肠上皮化生到胃癌的转化过程,不典型肠上皮化生与胃癌关系密切,属于癌前病变范畴。 相似文献
66.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肾衰泻浊丸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竭(CRF)大鼠BMP-7/Smads/TGF-β1岛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肾衰泻浊九延缓CRF进展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致CRF大鼠模型,观察实验大鼠治疗后血清BUN、Scr的变化及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Smad6及BMP-7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肾组织内的Smad6、BMP-7蛋白的表达,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肾组织内的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肾衰泻浊丸能够明显降低CRF大鼠血清BUN、S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能够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能够降低肾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增加Smad6,BMP-7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下调CRF大鼠肾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泻浊丸可能是通过升高Smad6,BMP-7蛋白的表达,降低TGF-β1的蛋白表达,从而抑制了TGF-β1信号向细胞核内转导的通路;肾衰泻浊丸通过影响BMP-7/Smads/TGF-β1信号通路的转导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可能是其延缓CRF进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luorodexyoxyglucose,18F-FDG)PET/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变PET/CT影像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24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 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甲状腺腺瘤10例、甲状腺局限性增生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4例、慢性甲状腺炎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其中10例患者甲状腺存在两个或多个病变。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异常PET/CT征象包括①甲状腺低密度结节或密度弥漫性减低;②甲状腺肿大;③钙化;④甲状腺局灶性或弥漫性FDG代谢增高。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未见PET/CT异常征象,仅2例FDG代谢增高(局灶性、弥漫性)。甲状腺腺瘤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低密度或略低密度结节;②囊变;③钙化;④甲状腺局灶性FDG代谢增高。10例甲状腺腺瘤仅2例局灶性FDG代谢增高。甲状腺局限性增生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低密度结节;②甲状腺局灶性FDG代谢增高。2例甲状腺局限性增生1例局灶性FDG代谢增高。桥本氏甲状腺炎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密度弥漫性减低;②甲状腺肿大;③甲状腺弥漫性FDG代谢增高。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弥漫性FDG代谢增高。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甲状腺炎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片状低密度灶;②甲状腺局灶性或弥漫性FDG代谢增高。结论甲状腺良性病变可出现FDG摄取增高,但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局限性增生出现比例低,而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炎性病变比例相对较高;甲状腺弥漫性FDG摄取多提示良性病变,而局灶性FDG摄取需作进一步的鉴别。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之间相瓦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50只采用成组设计方法分成假手术组、创伤组、7-硝基吲唑(7-NI)治疗组、氨基胍(AG)治疗组、AG和7-NI联合治疗组共5组,用Marmarou方法造成大鼠TBI,伤后1,3,6,12 h、1,3,7,14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CAI区nNOS和iN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nNOS表达在伤后6 h均达高峰,各组高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12 h 7-NI治疗组与创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高于创伤组(P<0.05).各组iNOS表达在伤后3 d达高峰,各治疗组高峰值均低于创伤组(P<0.05).结论 大鼠TBI后nNOS和iNOS之间通过NO的反馈机制相互影响,nNOS活性的增强是iNOS表达的始动因子之一,iNOS活性增强可以下调nN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69.
70.
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是人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主要引起滴虫性阴道炎或尿道炎,若不及时治疗,易造成交叉感染和反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滴虫病是性传播疾病,有助于HIV的传播[2].近年来,该病有上升的趋势,有资料显示,阴道毛滴虫可以传染给婴儿[3-5].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及科研人员致力于阴道毛滴虫的研究,体外培养阴道毛滴虫成为科研与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工作.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阴道毛滴虫的科学研究达到新的领域,但其前提是需要分离培养出高质量的虫体.目前,体外培养阴道毛滴虫的研究报道颇多,但对其转种密度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6-9].因此,为了节约资源以及达到最好的观察和研究效果,找到适合阴道毛滴虫的最适转种密度和最佳生长时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