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患者应用 CT 检查与超声造影(CEUS)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48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大小的肝血管瘤、是否合并脂肪肝等因素下的检查效率。结果 CT 检查检出42例,检出率为87.50%;超声造影检出43例,检出率89.58%;两种方法的检出
  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CT 检查>3 cm 的肝血管里发现率显著高于≤3 cm 的肝血管瘤( P <0.05)。对不同大小的肝血管瘤超声造影检查发现率无显著差异( P >0.05)。对不同大小的肝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为整体信号的增强变化均不显著( P >0.05);但是>3 cm 肝血管瘤的斑片状增强型信号显著高于≤3 cm 肝血管瘤组( P <0.05)。CT 对是否合并脂肪肝的肝血管瘤患者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P >0.05);超声造影检查,合并脂肪肝的肝血管瘤患者检出率为58.33%显著低于不合并脂肪肝的肝血管瘤患者的100%( P <0.05)。结论对于合并脂肪肝的肝血管瘤患者 CT 检出更具优势,超声造影检出结果受肝血管瘤大小的影响较小,两种方法可以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2.
唐山市1990至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山市为全国41个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点之一,自1980年11月首次经血清学确诊HFRS病例以来,每年均有散发病例.现将1990~2000年监测结果总结如下: 1 内容和方法 1.1 人间疫情监测包括HFRS病人发病时间、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分布以及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根据各地上报的疫情进行个案调查,核实后汇总统计. 1.2 健康人群HFRS隐性感染率监测包括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健康人群的隐性感染率.于每年3和10月对所辖县(市)、农场各选2个点,每点选1~2个村,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用滤纸片采集无HFRS病史、未接种HFRS疫苗的健康人耳垂微量全血,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查HFRS抗体,计算隐性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较高剂量补充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观察两种维生素对淋巴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50~59岁健康女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实验组每人每天服用β胡萝卜素25mg、维生素C100mg,实验期为24周,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全血分离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的分析采用"彗星"电泳技术分析;血清中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的测定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结果机体营养水平分析结果显示经过24周连续补充较高剂量的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后,实验组人群血清中维生素的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63.97%,β胡萝卜素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4.9倍(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分析发现DNA自发损伤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群中均较低,DNA损伤率分别为6.21%和6.70%,两组间差异无明显性;但是当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经H2O2处理后,对照组人群在50、100、200μmol/LH2O2剂量组细胞DNA损伤率逐渐升高,分别达到31.64%、58.59%和70.16%,并明显高于实验组H2O2相应处理剂量细胞DNA损伤率。结论通过补充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可以有效地降低H2O2所致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儿童接种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远期血清抗体水平, 评价其体液免疫持久性。
方法 用ELISA法对2009年12月-2010年1月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儿童进行新甲型H1N1流感抗体检测。
结果 2013年12月21日采集样本, 32名儿童血清新甲型H1N1流感抗体平均水平仅为69.75 ng/L, 阳性保护率为15.63%, 男女性别间及7~8、9~10岁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远期体液免疫保护较差, 7~10岁儿童如需取得较好抗体保护, 需再次接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高危儿管理模式的研究,探讨提高高危儿随访率、转诊率的方法,从而为其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医疗风险。方法建立全区高危儿分级分片管理模式,按照管理制度和流程对高危儿进行建档、筛查、干预与随访。结果龙岗区实施高危几分级分片管理模式3年前、后比较高危儿随访率(χ~2=1 097.426,P0.001),二级转诊率(χ~2=4487.744,P0.001),三级转诊率(χ~2=174.773,P0.001),高危儿随访次数构成比(χ~2=2 150.43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儿分级分片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高危儿随访率,促进二、三级转诊,提高家长主动参与高危儿保健依从性,降低了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7.
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患者,男18例,女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0余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个月。2 治疗方法2.1 选穴 穴位以患侧腧穴为主。主穴:风池、颊车、地仓、阳白、四白、合谷、太阳、下关。配穴:鼻唇沟平坦配迎香,人中沟歪斜配水沟,颜唇沟歪斜配承浆,乳突部疼痛配翳风,舌麻味觉消失加廉泉,眼睑闭合不全加睛明,每次选穴5~6穴,轮流选用。2.2 操作方法 选28~30号1.5寸毫针快速进针,患者产生酸胀感后,留针20分钟,初起以泻法为主,后期用补法,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两疗程间…  相似文献   
18.
对我院2001-10/2008—09经手术证实的14例17个不可触及型隐睾患者进行影像学回顾性分析,以提高隐睾的影像诊断符合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5~32岁,平均6.5岁。双侧3例,单侧11例。合并腹股沟疝6例,鞘膜积液2例,尿道下裂2例。临床表现为阴囊空虚,腹股沟包块或不育。全部行超声及CT检查,4例行MRI检查。经手术探查,行睾丸下降固定术或睾丸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 2 0 0 1年 4月— 2 0 0 1年 11月采用盖诺 (国产去甲长春花碱 )联合顺铂对 2 3例常规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化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 ,其中腺癌15例 ,鳞癌 8例。男性 17例 ,女性  相似文献   
20.
国内有关线粒体脑肌病的报道较少 ,我们遇到 3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例 1,男 ,2 3岁。发作性精神失常、四肢抽搐 5月。其妹有类似病史 ,1年前死于肺炎。检查痴呆状 ,双眼右侧同向偏盲 ,肢体肌阵挛。MR示左颞顶枕区皮层部长T1长T2 信号 ,其内间以正常脑组织。DSA左顶枕区血管行走紊乱。肌活检GT染色见破碎红边纤维(RRF)。  例 2 ,女 ,2 5岁。全身易极度疲劳 4年。其母有类似病史 ,2 0年前猝死 (病因不详 )。检查语音低弱 ,右眼外展障碍 ,咀嚼、伸舌、转头、耸肩均无力 ,咽瘫 ,四肢肌萎缩 ,肌力 4级 ,重频电刺激波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