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医院2015年夏季从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到的肠炎沙门菌的耐药性特征及其流行关系。 方法 经生化和血清学鉴定后,对分离自腹泻病人大便的9株肠炎沙门菌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菌株进行PFGE分型分析。 结果 通过生化和血清学实验共鉴定到9株肠炎沙门菌,药敏试验中所有菌株对呋喃妥英耐药,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敏感,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及头孢类抗生素部分耐药。PFGE结果显示9株菌株共分为四个带型,相似度达到了87.34%~96.30%,分离时间接近的菌株,PFGE带型一致。 结论 肠炎沙门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仍然较高,但需注意产β-内酰胺酶趋势。相同时期分离到的肠炎沙门菌菌株在流行病学上高度相关,在长沙地区可能具有优势带型,并且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传播。  相似文献   
3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 )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发生的一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临床上可造成视网膜变性、并发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多种严重并发症[1]。随病变的发展严重影响患儿视力,甚至致盲[2],是世界范围内早产儿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指南,ROP患儿早期每隔1~2周需进行一次眼底检查[3],接受定期全麻下眼底检查术,能够有效给予健康指导,对于病情变化能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有效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挽救患儿视力。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对5株不同年份分离的猪链球菌进行病原学特征分析,以评估其对公共卫生的危害。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PFGE)。结果所有菌株的相关毒力因子cps2A、map、sly和ef均为阳性。酶切图谱显示2006、2007年菌株图谱完全一致,2010年分离菌与2006、2007年分离株存在差异。结论分离菌株有相当强的致病性,从人和猪分离到菌株酶切图谱完全一致,显示为统一来源或者同一克隆群;不同地域分离的菌株酶切图谱相似度较低。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LP(a)]、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2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5例]LP(a)、Hcy及Hs-CRP血清水平用免疫抑制法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LP(a)、Hcy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和UAP组血清LP(a)、Hcy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血清LP(a)、Hcy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P(a)、Hcy和Hs-CRP呈正相关(r=0.85,0.76,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LP(a)、Hcy和Hs-CRP水平对患者疾病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从分子水平鉴定湖南省一例疑似猪链球菌病病原菌的种、型及毒力基因,为流行病学和临床提供诊断分析依据。方法采用猪链球菌2型多重PCR快速诊断试剂盒以及另外合成的四对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结果用三重PCR试剂盒检出该菌携带cps2以及mrp基因,用合成的16srRNA、cps2j、mrp以及sly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后均显示阳性条带。结论2006年8月湖南省一例疑似猪链球菌病例确为猪链球菌2型感染,并且该菌携带多种毒力基因。  相似文献   
36.
临床辅助检查病例选择:选择19例病人,均为子宫肌瘤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ASA分级I~II级,不合并内分泌免疫疾病。病人术前一般状况、体重、年龄趋于一致,实验室检查均正常。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选择L1 ̄2为穿刺点,向头置管3.5ml,以2%利多卡因3~4m1为实验剂量,20~25ml为麻醉剂量,麻醉面控制在T10以下,术中监测病人呼吸、循环、出入血量、液体量。在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72小时分别采集病人外周静脉血,离心取得血清,测得病人血清IgA、IgG、IgM、C3、C4含量,记录列表。检测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原理:人血清中补…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siRNA抑制人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表达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LoVo细胞分为3组:正常细胞对照组、Lipo2000+ pGenesil-2.1 HK组(HK阴性对照组)、Lipo2000+ pGenesil-2.1-PTTG siRNA组.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48 h后各组细胞PTTG蛋白表达,MTT法检测转染24、48和72 h后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48 h后各组LoVo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情况.结果 pGenesil-2.1-PTTG siRNA质粒转染LoVo细胞后PTTG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和HK阴性对照组.MTT比色分析法显示,pGenesil-2.1-PTTGsiRNA质粒转染LoVo细胞后,在24、48和72 h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HK组(均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pGenesil-2.1 PTTG siRNA质粒后LoVo细胞Go/G1期细胞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和阴性HK对照组(均P<0.01),而S期细胞百分率均低于正常和阴性HK对照组(均P<0.01);Annexin V-PI双染结果显示,转染pGenesil-2.1 PTTG siRNA质粒后LoVo细胞凋亡百分率高于正常和阴性HK对照组(均P<0.01).结论 pGenesil-2.1-PTTG siRNA质粒可明显抑制LoVo细胞PTTG蛋白表达,并进而抑制LoVo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  相似文献   
38.
长沙地区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性质粒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淋病奈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及耐青霉素和耐四环素性质粒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80株淋病奈瑟菌对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碱裂解法分析产青霉素酶的淋病奈瑟菌(PPNG)株及耐四环素的淋病奈瑟菌(TRNG)株的质粒图谱;PCR扩增tetM基因片段,并经测序分析其基因型。结果:在测定的7种抗生素中,耐药性最高的为环丙沙星,耐药率为86.25%,敏感性最高的为大观霉素,为100%;PPNG和TRNG的检出率分别为50.0%和27.5%;40株PPNG株质粒电泳后发现除1株为非洲型耐青霉素质粒外,其余均为亚洲型耐青霉素质粒;22株TRNG株的PCR产物电泳条带均在约443bp处,取典型株经DNA测序分析与荷兰型tetM基因具有96%~98%的同源性。结论:质粒介导的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已普遍存在,本次研究中介导的耐青霉素和耐四环素质粒分别以亚洲型和荷兰型为主。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了解湖南省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为实验动物实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保证实验动物质量,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和实验动物科技事业工作者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方法 在相关单位生产繁殖群以单纯随机抽样原则采样,按照GB 14922.2-2001、GB/T 14926-2001和GB/T14926.21-2008进行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结果 SPF级大鼠批次合格率为73.68%,SPF级小鼠批次合格率为77.78%,普通级新西兰兔批次合格率为60.61%,普通级豚鼠批次合格率为100%.结论 我省2006 ~2010年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前期呈现下降趋势,后期得到较大改善.要继续采取措施加强实验动物管理,消除实验动物种群微生物感染.  相似文献   
40.
目的 了解2019—2020年本省分离到的新发X群和Y群脑膜炎奈瑟菌病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从病人血液和脑脊液中分离到的脑膜炎奈瑟菌经生化鉴定后,进行血清学分群、药敏试验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结果 新发的X群、Y群脑膜炎奈瑟菌药敏试验中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米诺环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阿奇霉素、美罗培南和利福平全部敏感;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与B群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比较具有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以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更高的敏感性,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显示X菌株为ST-5克隆群,两株Y群菌株为ST-23克隆群。结论 X群有可能是从A群菌株荚膜转换而来,Y群菌株与国际高致病流行ST克隆群一致,二者均有可能成为新的流脑流行群并引起暴发疫情,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