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易感染表皮及黏膜鳞状上皮的病毒.HPV引起的疾病可达数十种,尤其是可引起全球女性第四大癌症的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增加人群疾病负担.本文将从HPV相关疾病负担情况和HPV流行病学特征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为制定H PV感染引发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巴氏水肿胎儿序列征流行趋势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围产儿巴氏水肿胎儿序列征发生的变化趋势、分布特点和产前诊断水平,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广东省出生缺陷监测网的数据,有严格的三级质控,全部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广东省1998~2003年巴氏水肿胎儿序列征的发生率总体变化不大,有波动.农村的发生率高于城市;山区、东西两翼地区高于珠江三角地区;女性患儿的比例高于男性患儿;产前确诊的比例为70.4%,目前主要依靠产前B超诊断,占69.0%;产前生化筛查的比例仅占2.1%;治疗性引产的比例为38.3%.结论巴氏水肿胎儿序列征的发生率与产前筛查诊断水平有关.对于巴氏水肿胎儿序列征的产前筛查诊断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1.加强宣教,实施人群监控和筛查,为高危夫妇提供咨询、产前检查、产前诊断等高质量的服务;2.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规范咨询、筛查的培训,提高产前筛查诊断的水平.3.建立地中海贫血咨询筛查诊断网络,实现三级医院规范转诊、信息技术资源共享,有效预防重症α-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10~19岁青少年青春期健康知识自评及需求情况,为在海珠区开展基于微信平台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策略依据。方法抽取海珠区17所学校,整群抽取小学五、六年级、初中和高中各年级、职中和大学一、二年级各一班,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学生青春期健康知识自评及需求。结果学生自评青春期健康知识及格率为69.1%。在青春期健康知识自评及格率模型中,相对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OR值分别为2.277、1.778和2.213;相对于父亲文化水平为小学及初中的学生,父亲文化水平为高中及大学的学生的OR为1.432;相对于未接受过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学生,接受过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学生的OR值为3.406。学生希望获取的前2位青春健康知识是青春期生理(70.2%)和心理(70.7%)。小学和初中学生希望获得的第3位青春期健康知识为性自我保护,高中、职中和大学生希望获得的第3位青春期健康知识为性卫生保健。结论海珠区青少年自觉青春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应重点开发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以及性与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分析广东省各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mother-to-chlid transmission,MTCT)的服务需求与能力,了解工作的薄弱地区和环节。  方法  收集2014年-2017年广东省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孕产妇及暴露婴儿的服务需求及干预情况,使用SPSS 21.0软件分析各地服务需求与能力差异,以及各地助产机构和母婴保健人员数量与HIV的MTCT之间相关性。  结果  感染HIV孕产妇文化程度不高,以初中为主(54.49%);各地感染HIV的孕产妇服务需求不同,珠三角区外来少数民族(12.96%)、山区非本地居住(43.75%)、东翼感染途径不详(77.78%)孕产妇占比高;各地服务能力不同,山区和东翼孕产妇多产时/产后确诊(占比41.67%和44.44%)、治疗晚(山区和东翼超过36周治疗或未治疗占比43.75%和55.56%)、孕产妇和婴儿未治疗比例高(山区和东翼为2.08%和33.33%),且东翼母乳喂养比例高(11.11%);东翼助产服务机构和母婴保健服务人员数量少,覆盖面小;各地助产机构和母婴保健人员数量与MTCT均无相关性(均有P>0.05)。  结论  山区和东翼是广东省预防HIV的MTCT工作薄弱地区,检测晚、干预不规范、信息质量低是薄弱环节。有针对地消除服务能力的地区差异,是实现广东省消除HIV的MTCT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东省宫颈癌监测试点地区农村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情况,并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影响因素,为改进人群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2016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惠州市博罗县两地35~64岁农村妇女的个案信息,有效个案60 204例。筛查方法为运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进行初筛,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诊断金标准。结果 2014-2016年共有筛查60 204名35~64岁妇女,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细胞学阳性率8.5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OR=2.09,95%CI:1.13~3.89)、初中(OR=1.97,95%CI:1.10~3.53)、孕次(OR=1.087,95%CI:1.01~1.17)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往接受过宫颈癌检查(OR=0.72,95%CI:0.59~0.89)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广东省宫颈癌监测试点地区的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较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群筛查可结合高危因素有针对性的筛查,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干预,进一步提高宫颈癌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东省30年内孕产妇死亡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和评审资料,用SPSS和Epi Info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广东省3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1978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为142.4/10万,1990下降到88.3/10万.1992~2008年全省监测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由32.5/10万下降到2008年的19.5/10万(χ2=57.35,P=0.0000<0.01).死因分类也发生了变化,产科出血比例下降(χ2=18.96,P=0.0002<0.01),羊水栓塞(χ2=8.87,P=0.0310<0.05)、妊娠合并内科疾病(χ2=40.89,P=0.0000<0.01)比例有上升趋势;死亡孕产妇产前检查的比例平均为41.4%;在家分娩的比例已逐渐减少(χ2=40.89,P=0.0000<0.01);主要的死亡地点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在家死亡和在乡镇卫生院死亡的比例下降(χ2=39.28,P=0.0000<0.01;χ2=7.34,P=0.0250<0.05).在孕产妇死亡评审中,可避免死亡的比例较高,个人因素的影响比例最高;医疗服务因素的影响以乡镇卫生院的比例较高,并且有上升趋势(χ2=42.05,P=0.0000<0.01).结论 广东省30年降低孕产妇死亡工作的成绩归功于干预措施的有效落实.今后全省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工作重点将是继续加强对服务人群的健康教育,普及围生期保健知识,增强个体的知识技能;同时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县区级医院的服务能力,重点加强在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和妊娠合并内科疾病防治方面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1996年至2004年监测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广东省出生缺陷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或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1996年至2004年广东省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和趋势分析。结果 1996年至2003年广东省总的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4.4/万(7301/543062),2004年为212.2/万(2111/99483),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同母亲年龄(P〈0.01)和围产儿性别(P〈0.01)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6.5%的出生缺陷患儿母亲孕早期接触过不良因素;广东省常见的出生缺陷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水肿综合征、总唇腭裂、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等;诊断依据以临床诊断和B超诊断为主。结论 广东省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仍需加强;干预措施要针对高发出生缺陷和高危因素制定。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围产儿先天愚型的流行趋势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围产儿先天愚型发生的变化趋势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广东省出生缺陷监测网的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广东省1998~2003年先天愚型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且随产母年龄的增加发生率成倍增加;城镇发生率高于农村,珠江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高于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结论:先天愚型发生率的升高与诊断水平的提高有关,同时也与高龄产妇的增多有关。应加强孕前期和孕期的宣传、保健、遗传咨询工作,尽快建立一种简便、快捷、诊断准确率高、规范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方法,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尤其是提高基层农村医疗保健机构的产前筛查识别能力,从而达到降低先天愚型患儿出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东省孕产妇急危重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病规律,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和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普查和病例对照相结合的方法,普查采取在全省乡镇以上有产科的医院登记所需数据,然后逐级上报;病例对照研究是选取2家不同级别的妇幼保健院,以2001年和2002年住院的所有妊高征和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病例,采用病历过录的方法获得资料.结果2001-2002年广东省产科急危重症中产后出血(48.22%)和妊高征(43.76%),共占90%以上;从不同级别和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发现率来看,除羊水栓塞外,其他各种疾病发现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在级别较高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产科急危重症的发现率较高;孕次较少、异常感觉发生的孕周较晚、既往有产科并发症、孕期有内科合并症等是妊高征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较多产次、胎盘较长、人工剥离胎盘、胎盘滞留等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居住地为平原、阴道产、新生儿早吸吮等为产后出血的保护因素.结论广东省产科处理急危重症的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基层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医疗保健机构;另外对于妊高征和产后出血的处理和预防需要加强,应该针对高危因素制定合理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