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39篇 |
免费 | 230篇 |
国内免费 | 9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6篇 |
儿科学 | 33篇 |
妇产科学 | 50篇 |
基础医学 | 162篇 |
口腔科学 | 46篇 |
临床医学 | 406篇 |
内科学 | 213篇 |
皮肤病学 | 32篇 |
神经病学 | 49篇 |
特种医学 | 13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5篇 |
外科学 | 195篇 |
综合类 | 844篇 |
预防医学 | 1373篇 |
眼科学 | 48篇 |
药学 | 394篇 |
14篇 | |
中国医学 | 613篇 |
肿瘤学 | 1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99篇 |
2022年 | 112篇 |
2021年 | 169篇 |
2020年 | 107篇 |
2019年 | 118篇 |
2018年 | 121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101篇 |
2014年 | 273篇 |
2013年 | 255篇 |
2012年 | 176篇 |
2011年 | 225篇 |
2010年 | 195篇 |
2009年 | 203篇 |
2008年 | 218篇 |
2007年 | 224篇 |
2006年 | 216篇 |
2005年 | 187篇 |
2004年 | 233篇 |
2003年 | 168篇 |
2002年 | 146篇 |
2001年 | 111篇 |
2000年 | 90篇 |
1999年 | 82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87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85篇 |
1990年 | 46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63年 | 4篇 |
1962年 | 3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目的 探讨Doppler微型探头和硬性神经内窥镜在脑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 年4月至 2006年7月,96位脑动脉瘤患者在手术中同时应用Doppler和内窥镜,动脉瘤数为107个.Doppler探头的直径为 1.5 mm,频率为 20 MHz;内窥镜有0、30、70三种角度.在动脉瘤夹闭前和(或)夹闭后使用Doppler和神经内窥镜.结果 107个动脉瘤中的39个动脉瘤,内窥镜提供了显微镜所没有提供的信息;19例在内窥镜和Doppler探查后对动脉瘤夹进行了调整,其中10例因瘤颈不完全夹闭, 9例因穿通支受到动脉瘤夹的影响.结论 Doppler和神经内窥镜在动脉瘤手术中具有应用价值,可在夹闭前和(或)夹闭后应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分析破裂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及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 方法 对61个破裂动脉瘤的三维CT脑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动脉瘤的最大径,计算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分析其形态特征,观察有无小泡样凸起和分叶状改变. 结果 动脉瘤的最大径平均为8.54 mm;78.8%的动脉瘤最大径<10 mm.动脉瘤的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平均为2.15;65%的动脉瘤其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1.6. 45.9%的动脉瘤有小泡样凸起或呈分叶状改变. 结论 最大径<10 mm的动脉瘤同样可能破裂;60%以上的破裂动脉瘤其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1.6; 小泡样凸起和分叶状改变在破裂动脉瘤中比较多见.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保全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和缺损一期修复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0年5月~2007年3月收治下咽癌患者39例,其中梨状窝癌27例,环后区癌8例,后壁区癌4例.以简便易行且损伤小为原则,在肿瘤切除的同时分别应用局部缝合、舌骨下肌群皮瓣、胸大肌皮瓣、胃代食道等对缺损进行一期修复.结果 胸舌骨肌肌筋膜瓣修补患侧喉梨状窝13例、咽后壁1例及咽舌根4例;环后、食道切除胃上提修复咽、食道7例;咽局部缝合5例;胸大肌皮瓣修补3例;替尔皮片修补4例,胸锁乳突肌皮瓣修补2例.患者在生存期内均获随访,约半数患者术后有轻度误咽,适应训练后好转;2例患者有误吸.所有患者喉功能均恢复,其中21例患者拔除套管后呼吸及发音功能正常,18例带套管呼吸.术后1 a内死亡14例;术后存活>3 a有13例, >5 a有5例.颈部复发或颈淋巴转移再手术13例,最多手术次数6次;本组患者3 a生存率43.3%(13/30),5 a生存率37.5%(3/8).结论 根据下咽癌的不同部位和分期,选择保留喉功能的肿瘤切除术及咽、喉及颈段食管缺损的一期修复方法,可取得良好的功能恢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84.
中药散剂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并且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其发病率可达人群20%。因其发病机理复杂病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临床采用中药局部治疗。缓解病人的疼痛。促进溃疡面愈合。我科近期采用中药散剂治疗口腔黏膜溃疡5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破裂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及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方法对61个破裂动脉瘤的三维CT脑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动脉瘤的最大径,计算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分析其形态特征,观察有无小泡样凸起和分叶状改变。结果动脉瘤的最大径平均为8.54 mm;78.8%的动脉瘤最大径<10 mm。动脉瘤的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平均为2.15;65%的动脉瘤其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1.6。45.9%的动脉瘤有小泡样凸起或呈分叶状改变。结论最大径<10 mm的动脉瘤同样可能破裂;60%以上的破裂动脉瘤其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1.6;小泡样凸起和分叶状改变在破裂动脉瘤中比较多见。 相似文献
86.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定量分析方法,考察三七总皂苷对杠柳毒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影响。[方法]将18只大鼠随机分成杠柳毒苷单独给药组、杠柳毒苷和低剂量三七总皂苷配伍组、杠柳毒苷和高剂量三七总皂苷配伍组,大鼠连续口服给药7 d,在最后1次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的时间点从眼底静脉丛取血,采用LC-MS/MS法,以补骨脂素为内标,测定大鼠体内杠柳毒苷的含量,并运用DAS 1.0软件计算待测物的药动学参数。[结果]杠柳毒苷在1~500 n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符合要求。药动学结果表明,杠柳毒苷配伍三七总皂苷后,杠柳毒苷在大鼠血浆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AUC0-t、AUC0-∞与杠柳毒苷单独给药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LC-MS/MS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杠柳毒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三七总皂苷对杠柳毒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在舌-口底软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5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术后愈合良好,随访1-14年总成功率达81.4%,患者语言,吞咽等功能较满意。结论:前臂游离皮瓣具有血运丰富,解剖恒定,厚度适中,容易折叠,便于操作等优点,是舌一口底软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88.
染料木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黏附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体外研究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及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染料木黄酮(12.5、25.0、50.0和100.0 μmol/L)孵育MDA-MB-435细胞24 h.用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标记F-肌动蛋白,分别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情况;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对人工重组基膜的黏附能力.结果:不同浓度染料木黄酮均导致细胞内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发生解聚,同时细胞内F-肌动蛋白排列和分布及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此外,染料木黄酮可明显降低MDA-MB-435细胞对人工重组基膜的黏附能力,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染料木黄酮在体外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黏附能力,其作用可能与其诱导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组有关.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HC)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选择HC患者48例,每晚口服辛伐他汀20 mg,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周进行hs-CRP、vWF、血脂等指标的测定;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辛伐他汀治疗前后HC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胆固醇(HDL-C)含量升高(P〈0.05)。HC患者血清、hs-CRP、血浆vWF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辛伐他汀治疗4周后,hs-CRP显著降低(P〈0.05);治疗8周后,vWF显著降低(P〈0.05)。结论HC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基础,辛伐他汀不但能有效调节血脂,而且能抑制炎症反应,修复血管内皮,从而稳定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