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唐骅  李其庆 《创伤外科杂志》2014,16(2):162+164-162,164
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5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50例均骨折愈合,其中优36例,良10例,差4例。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具有安全、牢固、快速、并发症较少的特点,能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2.
叶增纯  汤颖  娄探奇  王成  唐骅  陈珠江 《广东医学》2008,29(12):2092-2094
目的比较单次与分次服用缬沙坦对慢性肾脏病疗效和耐受性的影响。方法慢性肾脏病患者共54例,随机分为单次服药组和分次服药组。观察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24h尿蛋白、血压、血钾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5个月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57.4±32.3)ml/minvs(57.5±35.4)ml/min,P>0.05];24h尿蛋白从(0.95±0.60)g/24h下降到(0.27±0.26)g/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139±26)mmHgvs(117±12)mmHg,P<0.05]也有显著下降。血钾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相比,在稳定肾功能、减少尿蛋白、降低血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单次服药组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分次服药组(P<0.05)。结论分次服药具有与单次服药相似的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疗效,不增加血钾和血肌酐升高的发生率,但可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大剂量服药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 单中心横断面调查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尿酸(UA)水平的基础状况.方法 对我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CKD患者进行为期9个月的前瞻性横断面调查.结果 共有713例CKD患者入选.前3位CKD的病因分别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61.2%,436/713)、高血压肾病(7.2%,51/713)和糖尿病肾病(5.8%,41/713).随着CKD分期的进展,UA水平(F=73.569,P=0.000)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χ2=138.156,P=0.000)显著上升.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A水平和GFR呈显著负相关(RR=-1.045,P=0.000),UA水平和DBP、尿蛋白、吸烟、BMI呈显著正相关(RR分别为1.400、15.149、37.696和3.421,P均<0.05).结论 针对CKD患者UA水平进行单中心横断面调查,有助于确定CKD患者UA水平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综合防治CKD及其心血管并发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评价Cockcroft-Gauh(CG)方程及肾脏疾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方程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适用性.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就诊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43例,用CG方程、MDRD1方程和简化MDRD方程,分别计算GFR值与99Tcm-DTPA检测的GFR(sGFR)进行比较.结果 Bland-Altman分析显示CG方程估计的GFR和sGFR的一致性较好,但所有各方程估计的GFR和sGFR的一致性限度均超过事先规定的专业界值.线性回归结果 显示,CG方程估测的GFR与x轴的斜率较其他方程更接近0.从总体以及慢性肾脏病(CKD)的不同分期分析,CG方程较其他方程有较小的偏差和更优的准确性.结论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的评估,当血肌酐的测定方法 为酶法时,CG方程优于MDRD1方程和简化MDRD方程.  相似文献   
76.
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性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1例仅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67例,分治疗组1和治疗组2,组1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开搏通治疗,组2在组1的基础上再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糖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2血糖及糖化血红蛋成于对照组,并且尿白蛋白排泄率降低明显。提示: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调查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水平的基础状况。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CKD患者进行为期9个月的前瞻性横断面调查,分析其病例基线特征及各期血CO2水平与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结果:共有715例CKD病例入选。前4位CKD的病因分别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肾炎和糖尿病肾病。CKD3期以后,随着CKD分期的进展,血CO2-CP水平逐级显著性降低,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逐级显著性升高。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CO2-CP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呈显著性正相关,血CO2-CP水平和血清钾以及蛋白尿程度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对CKD患者血CO2-CP水平单中心横断面调查,将有助于确定CKD患者血CO2-CP水平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综合防治CKD及其并发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不同钙浓度(1.25mmol/L和1.75mmol/L)透析液治疗6个月对患者血压、钙、磷和甲状旁腺素影响。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例,首先接受钙离子1.75mmol/L(高钙)透析液治疗6个月,而后接受钙离子1.25mmol/L(低钙)透析液治疗6个月,其它治疗不变。检测两种治疗组入组时、后3个月和6个月患者透析前后血压、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的水平。结果使用低钙透析液单次治疗4h后血压下降(P<0.05),血钙下降7.5%(P>0.05),甲状旁腺素升高(P<0.05);而高钙透析液治疗后血压和血钙均升高(P<0.05),甲状旁腺素有所下降(P>0.05);治疗6个月后,使用低钙透析液,患者血压下降(P>0.05),血钙下降(P>0.05),血磷和钙磷乘积显著下降(P<0.05),甲状旁腺素升高(P>0.05),碱性磷酸酶升高(P<0.05);两种钙离子浓度透析液应用后收缩压、甲状旁腺素和碱性磷酸酶的变化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次应用低钙透析液进行透析,透析后甲状旁腺素升高,血压下降;与使用高钙透析液相比,长期应用(6个月)低钙透析液进行透析,钙负荷减轻,血钙磷乘积和收缩压下降,血清甲状旁腺素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相似文献   
79.
目的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Leptin)的清除.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P组、HDF组、HD组,AP组接受树脂吸附联合血液透析治疗,HDF组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HD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 结果①AP组患者治疗后血leptin从(15.59±13.25)μg/L降至(9.72±10.11)μg/L,单次清除率为39.92%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HDF组患者治疗后血leptin从(18.89±14.93)μg/L降至(15.48±11.32)μg/L,经校正后leptin/Hct从(66.51±53.87)μg/L降至(50.33±41.30)μg/L,单次清除率为9.79%,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HD组治疗后血leptin从(16.08±12.09)μg/L降至(15.60±11.24)μg/L,经校正后leptin/Hct从(58.47±47.37)μg/L降至(54.52±39.38)μg/L,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树脂吸附能有效清除leptin,单次清除率达39.92%,清除率明显高于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②血液透析滤过也能清除leptin.③血液透析不能有效清除leptin.  相似文献   
80.
瘦素水平与性别及残余肾功能关系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残余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1例(患者组),男16例,女15例;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38例(对照组),男18例,女2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瘦素水平,测定血液透析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①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犤(11.820±5.507)μg/L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犤(6.163±3.230)μg/L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②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女性血瘦素水平犤(15.710±4.969)μg/L犦高于男性犤(8.173±2.879)μg/L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③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素氮无相关性(P>0.05)。结论:①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②女性患者血瘦素水平高于男性,性别是影响血瘦素水平的一个独立因素。③慢性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瘦素水平与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