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死亡19例,病死率为50.0%,3例呈"植物生存",治愈16例,轻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3例。结论早期发现,及时合理的治疗,对降低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死亡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2.
IgA肾病患者血清IgA1对足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血清IgA1对足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Jacalin 亲和层析和Sephacryl S-200 分子筛用来纯化蛋白,单体IgA1(mIgA1)热聚合为聚合体IgA1(aIgA1), 同步化的足细胞与患者和健康对照来源的aIgA1共培养,流式细胞仪评价细胞凋亡情况,Real time PCR 检测Bcl-2, Bax, Fas and Fas-L mRNA表达情况。 【结果】 IgAN患者的aIgA1可诱导足细胞的凋亡,其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0.5 ± 5.4)% vs (20.6 ± 4.5)%, P < 0.05];而健康对照的aIgA1可诱导足细胞的凋亡,凋亡率也显著高于对照[(31.4 ± 5.3)% vs (20.6 ± 4.5)%,P < 0.05];IgAN患者的aIgA1诱导足细胞的凋亡呈现时间和浓度依赖?与对照相比,IgAN患者和健康对照来源的aIgA1诱导足细胞Fas mRNA 升高2.4倍(P < 0.05),而Bcl-2 mRNA和Bax mRNA无显著性变化(P > 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血清IgA1可诱导足细胞的凋亡,其可能参与IgAN的进展。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ANP与残肾功能关系。方法 收集24例无明显心力衰竭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检测血清ANP和肌酐水平,记录患者血压和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情况。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ANP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显著负相关(β=-0.421,P=O.041),而与血清肌酐水平显著正相关(β=0.518,P=0.01);血清ANT水平与透析间期增加体重/体重正相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ANT水平与收缩压显著正相关(β=0.509,P=0.011),与舒张压正相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ANT与残肾功能负相关。与收缩压正相关,检测ANP水平有助于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状态。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对慢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慢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血液透析滤过组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血液透析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细胞、白蛋白、球蛋白、肌酐、尿素氮和瘦素的改变。【结果】血液透析滤过组患者血清瘦素从(18.8±14.9)ng/mL降至(15.4±11.3)ng/mL,校正后瘦素/红细胞压积从(66.5±53.8)ng/mL降至(50.3±41.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单次清除率为9.7%;血液透析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瘦素和瘦素/红细胞压积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地清除瘦素,而血液透析不能清除瘦素。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与甲状旁腺素的关系。【方法】检测29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脂含量、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素和瘦素,多重直线逐层分析法筛选出对血清瘦素有影响的指标。【结果】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女性体脂及瘦素显著高于男性患者,血清瘦素与体脂呈正相关(γ=100.30),与甲状旁腺素水平呈负相关(γ=-0.0149),女性患者甲状旁腺素与瘦素/体脂负相关(γ=-0.454,P=0.045),男性患者甲状旁腺素与瘦素/体脂无显著性相关(γ=-0.454,P=0.832)。【结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血清瘦素与甲状旁腺素水平呈负相关,甲状旁腺素可能参与调节瘦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再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患者6例及再骨折的患者5例,行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植骨术。其中3例骨缺损较重者,术后给予自体骨髓移植3—5次。结果:随访l-3年,全部病例获骨性愈合,无感染及断钉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恢复根据K1emm分级标准,优9例,良2例。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牢固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活动,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及再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早期行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对32例34足在伤后3~8h内行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解剖型钛板内固定.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12~23个月,32足切口Ⅰ期愈合,有1足切口感染,1足切口皮肤表浅坏死,均经换药治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优13足,良19足,可2足,优良率94.1%.结论 在全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伤后早期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是可行的,术中注意手术操作技巧,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目的 通过探讨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I/R)后大鼠海马回中脑红蛋白(NGB)与核因子-κappaB p65(NF-κB p65)的表达关系,研究其在再灌注损伤后的作用.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30只和I/R组30只.观察I/R后3、6、12、24和48 h苏木素-伊红(HE)染色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数目;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的锥体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锥体细胞中NF-κB p65、NGB的表达.结果 NGB的表达随I/R时间的延长而下调,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O组比较在3、6 h下调不明显(P>0.05),但到12 h降低明显(P<0.01);锥体细胞凋亡率(AP)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与NGB表达呈负相关(r=-0.813,P<0.01);NF-κB p65在胞核中的表达随I/R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各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O组各相应观察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GB的表达呈负相关(r=-0.767,P<0.01).结论 随全脑I/R时间的延长,NGB在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中的表达下调.NGB与抑制NF-κB p65的表达及抗神经元凋亡作用密切相关,因此短期内可能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门诊患者的复诊情况及其特征.方法 对在9个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门诊随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随访,对首次就诊到观察截止期超过3个月病例的复诊情况进行分析,对未复诊患者依据患者就诊时登记的电话号码进行随访,以查明未复诊原因,督促其尽快复诊.结果 共有697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进入研究.慢性肾脏病的前3位病因分别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60.1%)、高血压肾病(6.9%)、狼疮肾炎(6.7%).病例平均年龄42.5岁,CKD各期的分布为CKDI期49.4%,CKD2期18.9%,CKD3期14.8%,CKD4期6.7%,CKD5期5.2%.对首次就诊到观察截止期超过3个月病例的复诊情况进行分析,发现63.6%病例坚持复诊,5.4%病例未复诊并已经中断治疗,1.0%放弃治疗,拒绝复诊.未复诊原因分别为:客观原因(33.2%)、主观无不适(50.3%)、经济原因(8.8%)和疗效原因(7.8%).结论 提高CKD患者的长期复诊依从性依然是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树脂吸附对慢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慢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血液吸附组(absorption AP)和血液透析组(hemodialysis HD),AP组接受HA型吸附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HD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iPTH(imuno-parathroid hornone)的改变,同时观察皮肤搔痒症状改变.结果AP组患者血清iPTH从(291.69±237.48)pg/ml降至(122.19±114.50)pg/ml,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单次清除率为48.60%,患者皮肤搔痒症状明显缓解,HD组患者血清iPTH从(297.68±211.3)pg/ml降至(248.11±105.53)pg/ml,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次清除率为13.14%.结论树脂吸附能有效地清除iPTH,缓解皮肤搔痒,而血液透析不能清除iPTH和缓解皮肤搔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