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7篇
  1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1.
施超  刘学刚  唐震  刘以尧  李小军  刘戈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341-1342,1417
目的总结右胸小切口微创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室应用右胸小切口完成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心内直视手术共275例,其中175例在常规体外循环下完成,另外100例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下完成。随机选择同期常规手术(胸正中切口+常规体外循环)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结果右胸小切口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停跳手术组CPB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单纯右胸小切口组;术后监护时间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胸微创小切口是一种简洁、高效、经济的微创技术,可和不停跳技术联合应用达到双微创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总结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DVR)治疗联合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室应用 DVR术治疗联合心脏瓣膜疾病101例,其中男46例、女55例,年龄32~63岁,体重45.2~68kg.风湿性心脏瓣膜病81例,退行性变瓣膜病变1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NYHA心功能 II级16例,III级74例,IV级11例.结果: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07.8±34.4) min,主动脉阻断(78.5±27.2)min,术后呼吸机辅助(10.5±4.8)h,术后监护(61.2±15.5)h,术后住院(10.4±4.3)d.手术死亡6例(5.94%),各类手术并发症22例(21.78%).术后84例随访时间4~48月,11人失访.随访患者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好转,活动能力显著改善;术后2年出现左房血栓1例,脑栓塞致左侧肢体瘫痪1例,二尖瓣轻度瓣周漏1例,尚未发现死亡病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主动脉瓣间断缝合、二尖瓣连续缝合、保留二尖瓣后瓣及三尖瓣环缩等外科技术的改进和加强术后处理可降低双瓣膜置换术的风险,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3.
目的:总结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DVR)治疗联合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室应用DVR术治疗联合心脏瓣膜疾病101例,其中男46例、女55例,年龄32~63岁,体重45.2~68k。风湿性心脏瓣膜病81例,退行性变瓣膜病变1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NYHA心功能Ⅱ级16例,Ⅲ级74例,Ⅳ级11例。结果: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07.8±34.4)min,主动脉阻断(78.5±27.2)rain,术后呼吸机辅助(10.5±4.8)h,术后监护(61.2-.I-15.5)h,术后住院(10.4±4.3)d。手术死亡6例(5.94%),各类手术并发症22例(21.78%)。术后84例随访时间4—48月,11人失访。随访患者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好转,活动能力显著改善;术后2年出现左房血栓1例,脑栓塞致左侧肢体瘫痪1例,二尖瓣轻度瓣周漏1例,尚未发现死亡病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主动脉瓣间断缝合、二尖瓣连续缝合、保留二尖瓣后瓣及三尖瓣环缩等外科技术的改进和加强术后处理可降低双瓣膜置换术的风险,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低剂量CT血流灌注成像(CTPI)在评估老年痴呆症病情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入组95例老年痴呆症患者(痴呆组),其中52例阿尔茨海默病,43例血管性痴呆;另选3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头颅平扫后再进行低剂量CTPI,灌注参数包括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选择双侧额叶、颞叶皮质和双侧海马、基底核区域进行测量,运用ROC曲线进行效能评价。结果痴呆组双侧额叶、颞叶皮质、海马和基底核的CBV、CB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其MTT和TTP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根据灌注参数左颞叶MTT、左基底核MTT、左海马MTT诊断老年痴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9、0.920、0.916,诊断价值较高,左额叶MTT、左基底核CBV曲线下面积为0.867和0.819,诊断价值中等。结论 CTPI诊断老年痴呆症有一定意义,可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5.
本文基于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sup{ TM}\sup 分析全球范围内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热点论文的国家分布、发表期刊情况和研究方向。结果表明,中国临床医学研究领域论文的影响力仍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启示我国医学期刊应重视热点医学研究,办出刊物特色,学习国外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加快我国医学科学在这些热点研究领域的产出,提高医学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究亚甲蓝与Hookwire联合定位与医用胶定位在肺小结节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1年4月进行肺小结节胸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定位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组(48例)与医用胶组(42例).收集2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术前定位方法对肺小结节胸腔镜手术患者穿刺效...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特异、灵敏、快速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快速检测71型肠道病毒(EV).方法:从Genebank下载EV71型VP1基因序列,在其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与TaqMan探针,并对荧光定量PCR体系与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该方法对EV71具有高度特异性,与非71型肠道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达2×10-2 TCID50/mL,反应体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整个操作过程仅需2.5 h.结论:所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灵敏、快速,适用于EV71的日常监测和暴发时应急诊断.  相似文献   
98.
卫生资源整合的目标是盘活存量、发展增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此战略目标指导下,无锡市人民医院整合原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无锡市儿童医院和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成立无锡地区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在资源整合和运行发展中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建立公立医院内部运行约束机制.为医院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连续缝合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7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采用连续缝合方法进行人工机械二尖瓣置换术。术中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在心脏缓慢空跳下,采用右心房-房间隔切口径路,加强左、右心吸引,保持术野清晰,用一根2-0 Prolene双头针带小垫片的缝线连续缝合行二尖瓣置换。同期合并手术有:三尖瓣环De Vega环缩术29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5例。结果:术后瓣周漏1例,再次手术修补成功,其余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气栓、血栓、卡瓣等发生,均治愈出院,随访2~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连续缝合法行二尖瓣置换术,缩短手术时间,采用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分析肺鳞状细胞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为确定肺癌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251例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术后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清除的2535枚淋巴结(LN)中,434枚(17.1%)发生转移。第1l、10、8、7、6、4、2组淋巴结转移率(LNR)均较高,第9、5、3、1组LNR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期患者LNR较低。中央型肺癌LNR(50.5%)较周围型(27.1%)高(P<0.01)。上叶肺鳞状细胞癌纵隔LNR较下(中)叶高。原发病灶位于上叶者易发生上纵隔组转移;原发病灶位于肺下叶者除下纵隔组外,亦可出现上纵隔组转移。跳跃性纵隔LNR为19.5%。结论: 肺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原发部位有关,且伴跳跃性纵隔淋巴结转移,外科治疗中对原发病灶位于上叶者,应重点清扫上纵隔组LN和下纵隔第7组LN;对下(中)叶者,除下纵隔组LN外,也应清扫上纵隔组L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