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娩头困难的相关因素及其处理。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8例第二产程剖宫产娩头困难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娩头困难的原因:胎头深嵌24例,巨大儿5例,产妇肥胖6例,麻醉效果差3例。发生子宫下段撕裂延长8例,产后出血6例,新生儿窒息20例。结论加强对产妇的评估及产程观察,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尽量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背景:研究表明,持续高血糖可导致大鼠颌下腺的细胞出现退行性改变,表现为细胞因子表达增加,糖原代谢改变,分泌功能减弱。关于肥大细胞及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糖尿病颌下腺组织病变的关系研究较少。 目的:观察糖尿病状态下颌下腺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与形态变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四氧嘧啶成模后的4,8,12周测量体质量和血糖,并与对照组大鼠一同取下颌下腺组织做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并计数肥大细胞,SP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棕黄色阳性细胞数量。 结果与结论:①肥大细胞在正常鼠及糖尿病鼠颌下腺组织中均有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肥大细胞数随病程延长而增多,实验组不同时期明显多于对照组(P < 0.01)。②转化生长因子β1阳性细胞数在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颌下腺的腺泡细胞、颗粒曲管及纹状管细胞中均有表达,阳性颗粒位于胞浆内,糖尿病时,随病程延长而增多,实验组不同时期明显多于对照组(P < 0.01)。结果可见糖尿病大鼠颌下腺中肥大细胞与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增强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现将我院近 5年收治的 57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伤害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1008名在册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回顾性调查。结果1008名中小学生中,1年期间共有153人发生伤害,伤害发生率为15.18%;伤害共发生230人次,次数发生率为22.82%;伤害发生者中仅发生1次伤害(单发伤害)的报告率为11.01%(111/1008),发生2次及以上伤害(多发伤害)的报告率为4.17%(42/1008);跌倒/跌落为首位发生伤害类型,操场、体育馆、游泳馆等为伤害发生主要地点,手部/脚部是最常见的伤害部位。负二项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年龄、肥胖、闯红灯、打架次数、家庭类型和父亲文化程度等是伤害频次的影响因素。结论中小学生的伤害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学生伤害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防治体会(附3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系表现为子宫脱垂等盆底器官膨出和压力性尿失禁(SUI)等一系疾病.盆腔脏器脱垂(POP),是当盆底组织退化、创伤,先天发育不良或某些因素引起损伤,张力减低导致其支持功能减弱,使女性生殖器官和相邻脏器向下移位,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和子宫脱垂.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对生活质量的日益重视,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病、预防和修复逐渐受到重视,现就本院2005年3月~2009年7月收治的女性盆腔脏器脱垂39例的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产前出血的病因分析,以便做出及时诊断处理。方法对三年中收治的28例产前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出血患者:前置胎盘15例,占53.5%,有2例新生儿死亡;胎盘早剥6例,占21.5%,有2例新生儿窒息,1例死胎;胎盘边缘血窦破裂5例,占17.9%;重度宫颈糜烂1例;前置血管1例,前置血管破裂对胎儿危害较大,新生儿窒息率100%,但因处理及时未造成新生儿死亡。结论积极预防产前出血的发生,对出血患者加强监护,正确诊断,及时处理,才能真正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
背景:研究表明,持续高血糖可导致大鼠颌下腺的细胞出现退行性改变,表现为细胞因子表达增加,糖原代谢改变,分泌功能减弱。关于肥大细胞及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糖尿病颌下腺组织病变的关系研究较少。目的:观察糖尿病状态下颌下腺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与形态变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四氧嘧啶成模后的4,8,12周测量体质量和血糖,并与对照组大鼠-同取下颌下腺组织做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并计数肥大细胞,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棕黄色阳性细胞数量。结果与结论:①肥大细胞在正常鼠及糖尿病鼠颌下腺组织中均有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肥大细胞数随病程延长而增多,实验组不同时期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②转化生长因子β1阳性细胞数在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颌下腺的腺泡细胞、颗粒曲管及纹状管细胞中均有表达,阳性颗粒位于胞浆内,糖尿病时,随病程延长而增多,实验组不同时期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果可见糖尿病大鼠颌下腺中肥大细胞与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增强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牙内陷是一种解剖特征多样的牙体畸形,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Ⅱ型牙内陷内陷程度较大,牙根解剖形态复杂,而锥形束CT能够更准确地分析复杂的根管系统,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本文报道了一例Ⅱ型牙内陷根尖周炎患牙在锥形束CT指导下使用牙科显微镜和超声设备进行根管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病例。  相似文献   
20.
唐春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580-1581
现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57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57例 ,年龄40~70岁。本组患者绝经至入院时间平均为11 7年。主要是阴道出血 ,其中伴阴道分泌物增多4例 ,腹部肿块或腹胀绞痛8例 ,阴部肿块脱出4例 ,外阴瘙痒19例。凡经手术的标本和诊刮的子宫内膜组织均送病理检查 ,并以此作为主要诊断依据 ,另辅以B超、宫腔镜、阴道镜检查及血清肿瘤指标的测定等。1 2绝经后阴道出血分别为良性包括各种妇科炎症23例 ,内膜息肉9例 ,子宫脱垂4例 ,良性肿瘤 (卵巢赘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