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专家系统在修善顾博士行医经验和治疗原则的基础上 ,利用多媒体技术 ,结合声频、视频、图片和文本以治疗乳腺增生病。在医疗设计中 ,着重于顾博士的类型识别要点和乳腺增生病的自然规律。尤其 ,此医疗设计阐明了顾博士所总结的有价值的治疗经验 ,以突出此专家系统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笔者曾将此专家系统应用于临床 1 30份病例的治疗中。其结果表明此专家系统的临床治疗正确率与顾博士临床治疗相对照达 98%。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6月符合选择标准的107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男88例,女19例;患者初次脱位年龄13~48岁,平均23.3岁;脱位次数2~160次,中位次数7次;病程0.2~240.0个月,中位病程36.0个月。手术时年龄16~61岁,平均28.2岁。左肩43例,右肩64例。63例合并关节盂骨缺损,骨缺损达1.7%~16.1%,平均8.1%。MRI检查示均不合并肩袖撕裂和肩关节僵硬。术后1 d行CT三维重建检查,评估植入锚钉分布以及锚钉植入处有无关节盂劈裂骨折和拔钉等情况发生。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owe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评估患肩疼痛及功能。记录术后患者肩关节不稳复发情况、恐惧试验结果、恢复至术前运动水平患者例数以及患者自评满意度。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0~73个月,平均41.5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 d CT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代次间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为构建组织工程半月板和细胞治疗中的种子细胞优选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方法:采用机械分离与酶连续消化相结合的方法体外分离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单层培养传代至第5代。采用相差倒置显微镜和SEM观察各代细胞的形态变化和超微结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描绘生长曲线,采用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组化鉴定细胞分泌的蛋白聚糖和Ⅰ、Ⅱ型胶原蛋白。结果: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原代接种后8~12 h开始贴壁,48~72h大部分细胞贴壁,胞质逐渐展开,细胞变大伸长,形成突起,呈多角形,细胞形态规则,轮廓清晰,镜下观察有立体感,7~10 d后,细胞长满传代。传代后细胞贴壁生长能力和增殖速度明显加快,原代至第2代细胞形态较规则,多呈多角形,大小均一。第3代后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中梭形细胞增多,分泌和增殖能力下降,传代周期延长。第5代分裂相少见,密度稀疏,细胞形态不佳,约80%呈长梭形,分泌和增殖能力下降。SEM示第1代半月板细胞形态规则,呈多极性,表面有突起;第5代细胞形态不规则,多呈梭形。生长曲线可见第4代前半月板细胞生长速度及生长周期均相似,第5代后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增殖减缓。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胶原和蛋白聚糖的表达:随传代的进行,Ⅱ型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的表达逐渐减弱而Ⅰ型胶原表达逐渐增强。结论:体外单层培养条件下,随着传代的进行,细胞活力逐渐下降,生长速度减慢,传代周期延长,逐渐变为梭形,形态不规则。体外单层培养系统中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表型随传代的进行,Ⅱ型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的表达逐渐减少而Ⅰ型胶原表达逐渐增多,体外单层培养条件下培养的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从第3代开始逐渐失去其特异性表型,发生去分化,逐渐变为成纤维细胞的表型。体外单层分离培养的第5代前半月板细胞基本维持纤维软骨细胞的表型和生物学特性,可作为组织工程半月板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鉴定一个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家系的致病是否与PAX6基因突变有关.方法 提取该家系全部12名存活成员和96名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DNA,PCR扩增PAX6基因的第4~13编码外显子及侧翼内含子剪切区域,通过直接测序比较家系患者与正常人序列差异以确定致病突变.结果 对PAX6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家系3例患者中均存在一个无义突变,而在正常人和家系中非受累成员中则未发现.无义突变位于PAX6基因第10外显子1143位核苷酸c.1143C>T,突变导致精氨酸替换为终止密码(R261X).结论 PAX6基因突变R261X是中国人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的致病突变.  相似文献   
5.
背景:近年来对膝关节后外侧旋转脱位的评估常依赖传统影像技术获取静态解剖信息,同时以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进行功能评估,但这些均无法对患者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定量评价,亦无法为术后提供具体的康复指导。目的:通过对急性膝关节后外侧旋转脱位术后患者进行步态分析,动态评估术后的运动学指标和位移指标,帮助指导康复。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急性膝关节后外侧旋转脱位患者12例,行关节镜下一期韧带重建或修复,术后常规康复训练,同时采用Opti-Knee~?分析系统采集患侧膝关节(损伤组)及健侧膝关节(正常组)的6个自由度数据(包括运动角度和位移),计算其变化范围,并将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1)运动角度方面:2组膝关节最大内/外翻转角,内/外旋转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损伤组膝关节最小屈曲角,最大屈曲角及屈曲/伸展、内/外翻角、内/外旋转角度变化范围均大于正常组(P<0.05);(2)位移方面:2组股骨相对于胫骨前移、内移、外移最大值及内/外位移变化范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损伤组股骨相对于胫骨后移、下移最大值及胫骨前/后移变化范围大于正常组,而上移最大值和上/下位移变化范围则小于正常组(P<0.05);(3)结果提示,关节镜辅助一期治疗急性膝关节后外侧旋转脱位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膝关节步态,Opti-Knee~?分析系统可客观提供运动参数信息,其自由度数据的改变有助于指导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携带BMP-1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诱导外周血MSCs向肌腱/韧带细胞分化的效果。方法取3~4月龄新西兰兔外周血,体外分离培养外周血MSCs至第3代。采用Ad 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制备BMP-12重组腺病毒载体。将BMP-12重组腺病毒体体外转染第3代外周血MSCs,转染后24 h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转染效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转染后8、24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表达;转染后0、7、14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型胶原表达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肌腱/韧带特异基因Tenomodulin、Tenascin-C和Decorin m RNA表达水平,并设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转染后24 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示细胞生长增殖缓慢,细胞形态清晰;FCM检测示,转染组转染效率为99.57%,未转染组为2.46%;转染后8 h,荧光显微镜下即可见GFP表达,随培养时间延长GFP表达逐渐增多,24 h时几乎所有细胞均可见GFP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随转染时间延长,Ι型胶原表达逐渐增强;转染组转染后14 d,肌腱/韧带特异基因Tenomodulin、Tenascin-C和Decorin m 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061±0.013、0.029±0.008、0.679±0.067,均显著高于未转染组的0.004±0.002、0.003±0.001、0.142±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00,P=0.031;t=—5.741,P=0.020;t=—12.998,P=0.000)。结论 BMP-12重组腺病毒载体可明显促进外周血MSCs向肌腱/韧带成纤维细胞表型分化,并促进肌腱/韧带特异基因表达和细胞外基质产生,为外周血MSCs用于肌腱/韧带再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延迟清创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围手术期感染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清创时间延迟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感染防治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行延迟清创缝合者85例(87肢)。其中男68例,女17例;年龄17~78岁,平均40.5岁。Gustilo分度,Ⅰ度3例,Ⅱ度16例,Ⅲ度66例(其中ⅢA24例,ⅢB12例(14个肢体),ⅢC30例)。受伤8~38h,平均14.20h;其中8~12h37例,12~24h38例,24~36h7例,大于36h3例。合并创伤性休克13例,贫血者38例,营养不良者22例;创面分泌物涂片或培养阳性者19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及时清创,并按骨折Gustilo分度和伤情选择恰当的固定及处理方式。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1~3d,并注重支持对症治疗,及时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结果肢体缺血坏死再截肢2例,二期改行内固定20例。创面甲级愈合50例(58.8%),乙级愈合21例(24.7%),丙级14例(16.5%)。术后合并贫血70例,营养不良67例,均于3d内纠正到满意效果。结论对伤情严重且受伤时间长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只要清创彻底,固定方式恰当,合理使用抗生素,注重支持对症治疗,仍然可以获得较低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唐新  李永姝  贾克刚 《检验医学》2012,27(12):1054-1057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甲状腺激素(TH)、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ACS患者120例,按照病型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3个亚组;按照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再次发生MACE分为发生组[MACE(+)]和未发生组[MACE(-)],分别观察TH、cTnI和BNP水平。结果 NSTEMI组和STEMI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水平明显低于UA组(P<0.05、P<0.01);NSTEMI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明显低于STEMI组和UA组(P<0.05)。MACE(+)组TT3和FT3水平明显低于MACE(-)组(P<0.01)。STEMI组、NSTEMI组cTnI水平明显高于UA组(P<0.01),NSTEMI组高于STEMI组(P<0.05),但在MACE(+)和MAC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和BNP水平在STEMI、NSTEMI和UA 3组间以及MACE(+)和MACE(-)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cTnI、BNP阳性率与MAC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低TT3和FT3水平易发生MACE;cTnI和BNP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无提示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仿真3D打印联合CBL(Case-Based Learning)模式在运动医学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42名学员被随机分入仿真3D打印技术结合CBL组(实验组)和传统CBL组(对照组)。比较两组运动医学教学中客观考核成绩与主观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43.05±1.117)、实践技能(43.38±1.322)和多项主观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结合了仿真3D打印技术的CBL教学模式在运动医学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学员主观满意度,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方形截囊术在皮质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形截囊术对32例(35眼)皮质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三月散瞳后通过房角镜观察人工晶体的固定位置。结果 术中33眼(94.3%)成功完成方形截囊,2眼(5.7%)失败改为开罐式截囊。术后有30眼(85.7%)人工晶体的双襻均在囊袋内。结论 方形截囊术为皮质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提供了一个边缘光滑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