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5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41.
目的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含量,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与脑实质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2位正常人及30例脑梗死患者血清MBP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血清其MBP含量分别为(5.63±3.56),(1.10±0.45)μg/L,差异有极显著性(t=7.145,P<0.001),且血清MBP含量与脑梗死体积有一定的关系.结论脑梗死时血清MBP含量明显升高,且与脑实质损害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2.
本文采用放免法检测了76例健康献血员、89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PCI)的含量。结果,急性肝炎、慢性过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单纯性肝癌和其它肝病患者血清中PCI含量较正常人升高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肝硬化及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PCI含量显著升高(P>0.001),表明PCI对肝硬化病人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3.
应用血液学自动分析仪同血涂片镜检的比较敬永霞,唐中(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血液细胞分析仪是用自动方法分析血液有形成分数量及其分布状态的仪器。近几年,已在国内外许多大、中型医院推广应用,它不仅提高了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而且在短时间内能为临床提供许...  相似文献   
44.
偶氮氯膦I显色EDTA褪色法测定血清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试剂稳定的血清钙偶氮氯膦Ⅰ显色EDTA褪色测定法。方法 在 2 氨基 2 甲基 1,3 丙二醇 (AMP)缓冲介质中 ,偶氮氯膦Ⅰ与钙络合显色 ,加入EDTA使钙解离 ,测定吸光度的下降来分析血清钙。对反应条件和方法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线性范围 0 - 5 .0mmol/L ,回收率为 97.5 - 99.2 % ,平均 98.4 %。批内变异系数 (CV)和批间变异系数 (CV)分别为 0 .98%和 1.93%。与邻甲酚酞络合酮 (OCPC) (X1)比较 :Y =1.0 0 5X1- 0 .0 32 ,r=0 .994 ;与偶氮胂Ⅲ(X2 )比较 :Y =1.0 0 2X2 - 0 .0 2 5 ,r=0 .996 :血清胆红素高达 5 0 0umol/L ,血红蛋白 10g/L ,镁 2 .5 0mmol/L及intralipid高达 15mmolL时均对本法无显著干扰。结论 该法具有简便、快速、试剂稳定和灵敏可靠的优点 ,适合血清钙的手工测定和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45.
目的为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主动发现性病感染者。方法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赛乐迪亚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凝集法)确诊试验。结果4528例检测对象,共检出血清梅毒抗体阳性患者64例,阳性率约为1.4%。结论对输血前受血者进行血清中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指标的检查,可以主动发现性病感染者,还可直接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保障医疗安全,对医患双方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6.
重视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实习教学,应对学生的临床实习进行统筹安排、科学管理和系统培训。  相似文献   
47.
术文对5748例临床标本常规细菌培养的分析结果,提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目前临床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胆道感染中高达94.2%,尿路感染中占81.7%,呼吸道感染为58.6%,在败血症中已达43.5%,并有逐步升高趋势。特别是条件致病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大量分离,表明致病菌的种类,分市已在逐渐发生变迁,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3+CD4-CD8-(double negative T,DNT)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 C,CHC)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92例CHC患者、93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的DNT细胞及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结果 CHC患者DNT细胞百分比(8.57%±6.16%)高于正常对照组(6.78%±4.50%)(P<0.05),其绝对数在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C患者CD4+%,CD4+/CD8+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 CHC患者DNT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可能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互动教学在医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在让学生当教师的实践中感悟教学的真谛,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法在川北医学院2006级检验本科学生临床免疫与检验课程中尝试了互动教学,并对这一尝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大多数学生认为互动式课堂教学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自学、创新、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结论互动式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多种综合能力的培养,适合于高等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50.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累及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是SLE患者较常见的血液系统表现之一,发生率为7%~30%,其中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40×109/L)的发生率为5%~10%.除病毒感染、药物因素可引起轻、中度血小板减少外,自身免疫因素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