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3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IL-18、TNFα在脂多糖介导的急性肝坏死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晏春根  谢青  徐玉敏  周霞秋  俞红  郭清 《肝脏》2003,8(2):21-24
目的探讨IL-18、TNFα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900mg/kg与脂多糖(LPS)10μg/kg诱导BALB/C小鼠急性肝坏死动物模型,腹腔内注入D-Gal/LPS后0~9h分别检测血清转氨酶(ALT、AST)、肝组织病理、DNA梯形条带,评估肝损伤情况;用半定量RT-PCR和相应的分析软件分析不同时间点肝组织中IL-18 mRNA、TNFαmRNA表达及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IL-18、TNFα的蛋白表达.结果D-Gal/LPS给予后4h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7h小鼠开始死亡,10h死亡率达80%.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5h肝窦扩张、炎性细胞浸润、库普弗细胞增生;7h肝细胞大量凋亡、坏死或肝组织出现大量出血性坏死;5h电镜示肝细胞核仁碎裂、线粒体肿胀或空泡变性;7h核仁边聚,呈半月型,表现为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线粒体大部分空泡变性.DNA电泳显示5h始出现梯形条带.正常情况下肝组织IL-18 mRNA少量表达,经D-Gal/LPS诱导后小鼠肝组织IL-18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表达高峰在LPS刺激后1~2h(与0h比较,P<0.01);正常情况下肝组织TNFα mRNA不表达或呈微弱表达,但在该模型诱导过程中肝组织TNFα mRNA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其表达的时间模式与IL-18 mRNA不同,TNFα mRNA表达高峰见于LPS刺激后2h和5h(与0h比较,P<0.01).血浆IL-18、TNFα蛋白表达也与mRNA表达一致.结论本实验诱导的急性肝坏死模型中,肝细胞凋亡和坏死同时存在,在肝细胞坏死的发生过程中细胞因子IL-18 mRNA、TNFα mRNA及其蛋白在肝内的表达量明显增多,其变化早于转氨酶指标和组织学变化,而且在LPS刺激后IL-18 mRNA的表达先于TNFαmRNA,提示IL-18、TNFα均参与了此型肝损伤,且IL-18可能是TNFα的上游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分析上海地区输血后HCV感染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PCR检测HCV RNA载量、ELISA检测抗-HCV,分析输血后HCV感染者的年龄、原发病因、暴露年份、输血成分与输血量、潜伏期和肝功能损害等.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327例中的279例(85.3%)感染者HCV RNA载量≥3.0 log10拷贝/mL、中位数为5.99 log10拷贝/mL;19.7%病例为3.0~4.0 logl0拷贝/mL,69.9%为5.0~6.0 log10拷贝/mL.HCV RNA定性阳性率为81.6%(40/49),抗-HCV阳性率达99.7%(383/384),其阳性敏感度高于HCV RNA定量和定性检测(F=57.138,P=0.000;F=63.149,P=0.000).输血后HCV感染以30~60岁年龄段多见,84.4%病例暴露时间为1990年至1994年问,感染者中10%以上总病例数的疾病分别为妇产科、骨科疾病和胃肠道出血.输入全血者占80.0%,输血至临床诊断时间平均为(86.0±54.6)个月.89.0%感染者有肝功能损伤,但大多数ALT升高水平≤5×正常值上限(ULN).结论 输血后HCV感染以成年人居多,常伴有肝功能损伤,但ALT升高≤5×ULN;血清HCV RNA载量多为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明确多种生长因子对胚胎肝脏前体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胶原酶从胎龄14.5d SD大鼠胚胎肝脏分离单个细胞,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生长因子对胎肝细胞体外增殖的促进作用,并观察生长因子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对胎肝干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双标记及G-6-P酶活性测定以检测肝前体细胞表面标记的表达及向成熟肝细胞的分化能力。结果 肝前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时显示克隆样生长的特性。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能促进肝前体细胞的增殖,使DNA合成加速,并促进干细胞集落的形成及角蛋白19、白蛋白、G-6-P的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α对肝前体细胞的促增殖作用较弱。转化生长因子β对肝前体细胞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细胞基质成分Ⅰ型胶原、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能促进肝干细胞集落的形成,而纤维连接蛋白的作用较弱。肝干细胞单克隆增殖需要生长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的共同参与,加入新鲜分离胎肝细胞培养液上清液时单细胞增殖较快,于第5天即形成细胞集落。结论 HGF、EGF对肝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起重要作用,细胞外基质成分亦参与了其增殖分化过程。肝干细胞单克隆培养除需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外,可能亦有某些造血细胞、间质细胞分泌的因子参与其增殖分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64.
65.
重型肝炎多中心药物治疗(附1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重型肝炎多中心药物治疗(附166例临床分析)周霞秋斯崇文王兆荃张定凤朱理珉巫善明邬祥惠林秀玉徐道振在国家科委领导下经“六五”、“七五”攻关,对重型肝炎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使重型肝炎病死率有一定的下降[1],并在疗效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八...  相似文献   
66.
双环醇治疗病毒性肝炎Ⅲ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 目的 评估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与对照药(联苯双酯或安慰剂)进行比较,并分析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 2 方法 系多中心的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经卫生部批准,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按照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67.
病毒性肝炎红细胞内谷胱甘肽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病毒性肝炎红细胞内谷胱甘肽的检测及意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传染病科(200025)周霞秋,郭清,严振宜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系(200025)李立群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一种含有半胱氨酸的三肽(γ-谷氨酸-半胱...  相似文献   
68.
线粒体细胞色素C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线粒体细胞色素C具有调控细胞能量代谢和凋亡的双重功能,它既通过对细胞能量代谢的调节,调控细胞死亡方式;又能通过对凋亡信号的传导和放大作用,直接介导细胞凋亡。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Bcl-2家族及Caspase活化均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有关。本文主要就线粒体细胞色素C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释放机制与Caspase及Bcl-2家族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9.
重症病毒性肝炎常伴有肝性脑病。肝性脑病(肝昏迷)是急性肝功能衰竭时常见的一组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进行性神经精神变化,从性格改变、嗜睡和/或行为异常开始,很快进入意识障碍和/或昏迷。晚近,Sherlock 对此病的命名提出修正意见。以往大多称为“肝昏迷前期”或”肝昏迷”,现认为称“肝性脑病”更为确切。这一建议已得到大多学者的赞同。一、肝性脑病的早期客观检测Schalm 等对肝性脑病的客观检测进行了评述。他认为对临床医师来说,预计肝衰竭肝昏迷的后  相似文献   
70.
急性暴发型肝衰竭(AFH)病死率较高,估计为75%,但如能抢救,有希望完全恢复.近来,有报告认为胰岛素/胰高糖素和氨基酸输注对急性重症肝炎有效,但这些制剂是否对急性肝衰竭同样有效,尚须进一步证实.皮质激素对急性重症肝炎和AFH两者的作用仍然不十分明确,有些研究表明效果肯定,有些认为无效,更有人认为非但无效,而且有害.1978年Blitzer等提出氨基半乳糖引起的家兔肝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