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目的 用简单定量方法描述中国不同地区狂犬病发病季节分布特征和规律,分析地理位置对其影响,为狂犬病风险评估、疫情预测提供依据.方法 以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2005-2011年29个省份报告的17 800例临床与实验室确诊狂犬病病例为研究对象,从国家地理信息中心获得各省地理经纬度资料,利用Excel 2003软件绘制季节分布曲线,利用SPSS 18.0软件计算季节分布曲线的第25百分位数(P25)、P50、P75、四分位数间距(Q)和峰度,并分别分析P25、峰度与纬度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 全国狂犬病发病以2月为低点,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峰值在8月.各省份狂犬病发病季节分布曲线的P25、P50、P25、Q和峰度不同,纬度越高地区的P25越大,Q值越小,峰度越大;在年均报告病例数>100例的9个省份,P25、峰度与纬度间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342、0.8528 (P<0.05).结论 中国狂犬病发病具有季节性,且存在地理差异和规律性,纬度越高地区季节性特征越明显.  相似文献   
32.
通过数年的实践与摸索,社区卫生服务的提供方在不断地完善服务模式,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是供、需双方互动的过程[1],社区卫生服务质量高低、是否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最终应由作为服务对象的社区居民做出评价。患者满意度是患者凭着自己对健康的理解,权衡自己的经济条件,结合自己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对所接受的医疗服务的一种主观的综合评价,它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就医行为。为此,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研究,能够真正了解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感受和期望程度,从而更有效地改进服务,提高满意度[6]。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评价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安全性以及在提高手术切除率方面的效果.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本科收治的11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接受了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新辅助放疗:6MV-X线;处方剂量:95% PTV 50Gy,2.0Gy/次,1次/天,5次/周,共25次;三维调强适形放疗技术(sIMRT);放疗野为盆腔5野照射.新辅助化疗:FOLFOX方案同步化疗.结果 11例患者均完成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其中Ⅰ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Ⅱ级不良反应发生率13%,无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肿瘤手术切除率为81%.结论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安全,同时可以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34.
熊玮仪  李昱  周航  殷文武 《疾病监测》2013,28(9):757-761
目的 评价我国布鲁氏菌病(布病)的网络直报报告质量,分析诊断情况。 方法 合并2004-2012年通过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布病年报数据库,采用自定义指标,对报告质量和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年份间的差异。 结果 2004-2012年,全国累计网络直报布病个案报告卡244 369张,9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68%。病例错误分类率为0.03%,逻辑错误率为0.02%,及时报告率为94.76%,及时审核率为100%。报告病例中,89.81%为实验室诊断,发病-诊断间隔中位数为21 d,异地就诊率为38.00%。99.62%的病例来自北方省份,南方省份报告病例逐年增多。与北方省份相比,南方省份的病例错误分类率较高、发病-诊断时间间隔较长、异地就诊率较高。 结论 我国布病网络直报报告质量总体较好,但存在一定的诊断不及时现象,报告质量和诊断情况存在南北差异。现有的病例分类方式和按发病日期统计的统计规则不符合布病实际,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35.
化疗加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诱导化疗加辅助化疗配合常规放疗综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6 0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组 ,将单纯放疗的 30例鼻咽癌患者设为单纯放疗组 (单放组 ) ,诱导加辅助化疗配合常规放射治疗的 30例鼻咽癌患者设为综合治疗组 (综合组 )。两组放疗方法、时间 /剂量分割相一致。结果 综合组和单放组的 5a生存率分别为 5 0 % (15 / 30 ) ,2 6 .7% (8/ 30 ) ,鼻咽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5 6 .7% (17/ 30 )和 33% (10 / 30 ) ,颈淋巴结转移控制率分别为 5 3.3% (16 / 30 )和 36 .7%(11/ 30 ) ,远处转移率分别为 2 9% (8/ 30 )和 5 0 % (15 / 30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毒性反应主要表现在综合组比单放组更多发生Ⅰ、Ⅱ级骨髓抑制 ,胃肠道反应。结论 DDP加 5 -Fu联合化疗方案采用诱导和辅助化疗的方式配合常规放疗可提高晚期鼻咽癌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 ,减少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中阴道常见真菌分布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健康女性(H组)、单纯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SVC组)、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RVC组)阴道常见真菌菌种,分析真菌菌种分布与病程发展的关系.结果 RVC组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真菌数量较SVC组和H组都显著升高(均P<0.001),克柔念珠菌和酿酒酵母菌的数量仅显著高于H组(P<0.05),而与SV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SVC组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的真菌数量较H组显著升高(均P<0.05).白色念珠菌是各组研究对象阴道标本中检出率最高的菌种.RVC和SVC组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阳性检出率都显著高于H组(均P<0.05),而前两组之间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的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VC组非白色念珠菌比例较其他两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常见真菌菌群结构发生显著改变,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快速诊断和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成功救治高致病性禽流感A/H5N1病毒感染(简称人禽流感)患者的诊断流程和临床管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16日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人禽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影像学改变和临床管理等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病毒分离确诊为人禽流感病例.患者男,29岁,平素体健,发病前有活禽市场环境暴露史,以发热、畏寒起病,尤明显流感样症状,高热时伴有肢体抽搐和意识障碍,继之出现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病情进行性加重,先后出现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心房颤动,影像学显示双侧肺炎进行性加重,并伴双侧胸腔积液.病程第8大给予有创呼吸机治疗,并给予奥司他韦,但病情仍进一步加重.病程第10天给予高滴度A/H5N1病毒疫苗免疫血浆后,患者病情日见好转,呼吸道症状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心房纤颤转为窦性心率,病程第23天肺内病灶明显吸收后好转出院.结论 人禽流感患者发病可无典型的流行病学史,病变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心脏损害时病情危重,预后不佳;如能在2周内及时给予适当的病毒免疫血浆治疗,则可能迅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8.
目的:建立大鼠离体肝动脉/门静脉灌流系统的实验方法。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麻醉状态下,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插管;经肝动脉冲净残留血液,灌流状态下游离肝脏;定量蠕动泵调节肝动脉或门静脉的Krebs—Henseleit平衡液(或加等渗葡聚糖)的灌流流速,泰盟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监测肝动脉或门静脉的压力变化,采用Prism-4非线型可变斜率回归获得“有或无胶体渗透压”KH液灌流的流速-压力曲线及方程式,计算半效流速及其95%的可信限。结果:无胶体渗透压灌流状态下的肝脏系数无差别,肝动脉的半效流速为2217(95%CI1209~4068)μl·min^-1,对数流速-压力直线方程为Y=142.4x+706.9;门静脉半效流速为3791(95%CI3549~4049)μl·min^-1,对数流速-压力直线方程为Y:479.6X+5034。等效胶体渗透压灌流状态下的肝脏系数无差别,肝动脉半效流速为3754(95%CI3175~4440)μl·min^-1,对数流速-压力直线方程为Y=133.5X-719.0;门静脉半效流速为6018(95%CI5565—6508)μl·min^-1,对数流速-压力直线回归方程为Y:538.3X4-4704。半效流速接近正常大鼠生理平均值,各半效流速95%可信限涵盖大鼠正常生理状态的变化范围。有或无胶体渗透压灌流状态之间总体无差别。结论:在恒流测压模式下,等渗灌流大鼠离体肝动脉和门静脉灌流系统的视窗时程长、机能变化稳定、操作流程简便,为认识肝动脉和门静脉离体舒缩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现行免疫学检测乙型肝炎5项、艾滋病、梅毒等8项感染指标方法的安全性,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HBV、HCV、HIV核酸扩增(NAT)检测方法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酶标法对我院库存血和血浆共计4 726份,进行乙型肝炎5项、丙型肝炎、艾滋病及梅毒检测。结果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阳性数(阳性率)分别40(0.85%)、6(0.12%)、0(0)、1(0.02%)。抗-HBc阳性1390份,阳性率29.41%;单抗-HBc阳性146份,阳性率3.09%。结论采用酶标法检测抗-HCV阳性率低于HCV核酸检测法;核酸检测可早期发现“窗口期”献血者病毒感染指标,宜在献血者中开展此项检测,并需建立献血者的风险模型。  相似文献   
40.
目的:检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的水平及其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12年10月~2013年8月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40例PM/DM患者,20例健康人血清中sTRAIL的水平.分析sTRAIL水平与PM/DM各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PM/DM患者组血清sTRAIL水平为1380.71±126.49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93.89±33.32ng/L(P<0.05).吞咽困难的PM/DM患者血清sTRAIL水平(1775.76±321.95ng/L)显著高于无吞咽困难者(958.24±155.66ng/L,P<0.05).是否合并肺间质病变,其血清sTRAI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Jo-1阳性的患者组血清sTRAIL水平为562.36±52.99ng/L,显著低于Jo-1阴性的患者组1334.57±181.21ng/L(P<0.05).PM/DM患者血清sTRAIL水平与乳酸脱氢酶(LDH)显著负相关(r=-4.03,P<0.05).结论:TRAIL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其异常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