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89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1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可行性,应用时间序列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对江西省结核病发病率进行预测,为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ARIMA乘积季节模型(p,d,q)(P,D,Q)s对2006-2011年江西省结核病分月发病数据进行ARIMA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并对预测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江西省2006-2011年结核病分月发病数即含有长期递减趋势又含有以年为周期的季节效应,拟合的相对最佳模型为ARIMA(0,1,1)(0,1,1)12。 结论 ARIMA乘积季节模型能有效的预测江西省结核病发病率的短期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2.
为比较常用的几种复杂抽样调查的设计效率,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数据为依据构造抽样总体,利用统计模拟的方法,估计出不同复杂抽样调查的设计效率值。结果显示,不同复杂抽样的设计效率值差别较大,样本量越大、抽样阶段数越多、分层数越少,复杂抽样的设计效率值越大。实际中采用复杂抽样时,可尽量减少抽样阶段数,细化分层类别,以降低设计效率值,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2010年全国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医疗机构内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特征,提供减少医疗机构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建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导出医疗机构内死亡日期为2010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记录共39421条,分析其年龄性别构成、死因构成等指标。结果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男孩占62.26%,1岁以下占75.67%。最高诊断依据大多数是单纯临床诊断,占53.79%;其次是临床+理化诊断,占40.37%。医疗机构内居于前5位的死因分别为围生期疾病(38.25%)、呼吸系统疾病(15.41%)、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14.94%)、传染病和寄生虫病(8.37%)及意外伤害(7.72%)。结论降低医疗机构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提高医疗质量,需要关注居于前几位的疾病,采取适当措施,以减少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基于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CHI)(2017)研究,首次掌握北京市人群心血管健康水平现状,为北京市人群心血管疾病干预和防控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CHI(2017)分省研究结果,分析北京市CHI得分及指数各个维度得分情况。 指数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健康水平越好。结果北京市CHI总分为75.4分,位列全国第1名。 心血管疾病流行情况(A维度)得分68.0分,低于上海市(76.6分),全国第9名;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得分为22.3分。 危险因素暴露情况(B维度)得分37.0分,低于上海市(49.6分),全国第27名;代谢性指标得分8.5分,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3.1%、25.9%、47.8%、35.5%、19.4%和36.7%,患病率高于上海市和全国水平。 危险因素防控情况(C维度)得分96.0分,全国第1名,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9.2%、42.0%和14.9%。 心血管疾病救治情况(D维度)得分62.0分,全国第1名,救治能力位居全国首位,急救车数量、胸痛中心数量和卒中中心数量分别为85.6/100万、0.2/100万和0.5/100万,救治过程和救治结局得分分别为41.1和64.1分。 公共卫生政策与服务能力情况(E维度)得分77.1分,低于上海市(79.5分),全国第2名。 中国CHI的52个指标中北京市有26个劣于上海市。结论北京市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防控和救治能力位居全国首位,但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危险因素尤其是代谢性指标暴露水平高,高血压控制率有待提高,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数量不足,救治过程和救治结局有待改善,慢病保障政策制定略滞后。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究中国88个区/县大气臭氧(O3)对人群脑卒中死亡的急性效应。方法利用分布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88个区/县2015-2018年每日脑卒中死亡、大气污染和气象的数据。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首先运用准泊松分布和广义相加模型相连接的方法,控制长期和季节变化趋势、气象因素和“星期几效应”的影响,定量分析各个区/县大气O3对人群脑卒中死亡的影响,然后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各区/县的效应值,获得88个区/县平均水平上O3对人群脑卒中死亡的急性效应,并对O3在不同区域、季节、性别和年龄的效应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在88个区/县平均水平上,大气O3浓度(lag1)每升高10 μg/m3,人群脑卒中的死亡风险增加0.30%(95% CI:0.13%~0.47%)。 在区域平均水平上,华南地区的效应最强,为0.74%(95% CI:0.08%~1.40%)。 分层分析结果表明,O3浓度对女性脑卒中死亡影响的效应值高于男性,分别为0.38%(95% CI:0.13%~0.63%)、0.23%(95% CI:0.002%~0.460%);O3和脑卒中死亡的关联强度在年长人群中更强;此外,暖季O3的效应值略高于冷季,但经统计学检验,不同区域、季节、性别和年龄组间效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气O3浓度的升高增加了人群脑卒中死亡的风险,应加强开展O3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气温与济南市4 个区居民日均非意外死亡的关系,探讨气温在不同滞后天数下对各死因别死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济南市4 个区(市中、槐荫、天桥、历下)2008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死亡资料,以及同期气温数据和空气污染指数(API)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长期趋势和季节效应以及其他混杂因素后,研究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滞后天数时气温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部分亚类(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影响。结果 济南市4 个区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暴露-反应曲线为“W”形;低温的滞后天数较长,累计效应可达1 个月,高温的滞后天数较短,不超过5 d,且呈现出收获效应;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存在热效应,高温当天的RR 值分别为1.12(95%CI:1.07~1.17)、1.06(95%CI:1.02~1.31)、1.08(95%CI:1.003~1.16)、1.10(95%CI:1.02~1.20)、1.13(95%CI:1.003~1.26),滞后期较短,泌尿系统疾病和高血压病在极高温时有较高的RR 值,分别为2.30(95%CI:1.18~4.51)、1.65(95%CI:1.02~2.69);其中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均呈现出一定的冷效应,30 d 滞后的累计效应分别为1.51(95%CI:1.42~1.60)、1.90(95%CI:1.64~2.20)、2.12(95%CI:1.67~2.69)、1.48(95%CI:1.08~2.03)、1.60(95%CI:1.46~1.75)、1.40(95%CI:1.26~1.55)、1.68(95%CI:1.45~1.95)。结论 气温与济南市4个区居民的非意外死亡及各死因别死亡存在关系,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是其危险因素,在高温或低温期间需针对敏感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8.
69.
周脉耕  杨功焕 《疾病监测》2009,24(5):382-385
目的探索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诊断、居住地等因素和患者死亡应地点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的数据,以不同人群特征为自变量,是否死在医院为应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有868 484例死亡病例纳入分析,其中医院死亡169 206例,占总死亡的19.48%,家中和其他场所死亡699 278例,占总死亡的80.52%。通过调整其他因素后发现,男性死于医院的IOR/I值为0.960(95%ICI/I:0.948~0.973)。随着年龄的增加,死在医院的可能性降低。教育程度越高,死在医院的可能越大。与已婚者相比,未婚、离异和丧偶者死在医院的可能性低。城市较农村更易于死在医院里(IOR/I=2.092, 95%ICI/I:2.063~2.122)。与工人相比,领导干部和办事人员更易于死在医院中,IOR/I值及其95%ICI/I为1.538 (1.490~ 1.587),而农民更可能死在家中,IOR/I值及其95%为ICI/I为0.196(0.192~ 0.200)。母婴疾病和先天异常死在医院的比例较高(IOR/I=2.501, 95%ICI/I:2.363~2.646),呼吸系统疾病(IOR/I=0.837, 95%ICI/I:0.818~0.855)和精神神经系统疾病(IOR/I=0.515, 95%ICI/I:0.483~ 0.548)死在医院的比例较低,其他疾病死在医院的比例则相差不大。结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群死在医院的可能较大,母婴疾病与先天异常更易死在医院中,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更易死在家中,中国中部地区的人群死在医院的可能性更大。这些联系应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和卫生服务系统情况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70.
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肝癌疾病负担研究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肝癌疾病负担结果。方法 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描述中国人群肝癌的疾病负担现状,主要指标包括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同时,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并计算2013年与1990年的变化幅度,描述疾病负担指标的变化。结果 2013年中国人群肝癌死亡总数约35.81万人,死亡率为25.85/10万,其中,继发于乙型肝炎(乙肝)的肝癌死亡约16.36万人(占45.69%),继发于丙型肝炎(丙肝)的肝癌死亡约13.42万人(占37.48%);肝癌造成的DALY为4080.40万人年,按照DALY排序,第一位依然是继发于乙肝的肝癌,其次是继发于丙肝的肝癌、其他肝癌、继发于酒精性肝病的肝癌,导致的DALY依次为465.20、339.43、96.43、59.21万人年,男性人群继发于肝病的肝癌DALY均显著高于女性。与1990年相比,肝癌标化死亡率下降25.00%,肝癌DALY绝对值上升16.95%,肝癌的年龄标化DALY率下降33.47%;其中,继发于丙肝的肝癌疾病负担日趋严重,23年来,其标化死亡率上升106.18%,标化DALY率上升91.68%。分年龄组来看,青壮年和老年人群的肝癌疾病负担最为严重,与1990年相比,肝癌标化DALY率在各个年龄段均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大是5~14岁,其中,继发于乙肝的肝癌DALY率在5~14岁年龄段下降幅度为46.37%,而继发于丙肝的肝癌DALY率在各个年龄段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现阶段肝癌依然是造成严重疾病负担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继发于乙肝的肝癌疾病负担下降,但继发于丙肝的肝癌疾病负担显著上升,男性人群肝癌疾病负担显著高于女性,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