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洛汀新和钙通道抑制剂洛活喜对慢性移植物肾病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26例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2例,两组均调整免疫抑制剂,但治疗组另加服洛汀新10mg/d,洛活喜5mg/d;随访监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及生化指标,并于治疗后1年行移植肾穿刺活检。结果治疗组动脉血压、血肌酐、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对照组血肌酐上升速度减慢,但仍上升,其他生化指标变化不明显。移植肾穿刺活检显示治疗组大部分病例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无变化,而对照组大部分病例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有所加重。结论洛汀新和洛活喜联合使用可减缓移植’肾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膜型人类白细胞抗原(mHLA-G)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肾移植排斥反应及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126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肾功能稳定组42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组40例,术后发生感染组44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4组外周血mHLA-G、血清PCT、 hs-CRP水平,分析这些指标在肾移植排斥反应及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肾移植后4周,AR组mHLA-G表达水平最低,与稳定组、感染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mHLA-G表达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稳定组、AR组(P0.05);稳定组mHLA-G表达水平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后4周,AR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与对照组(P0.05),但稳定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AR组、稳定组、对照组(P0.05)。肾移植后4周,AR组与感染组血清hs-CRP均明显高于稳定组与对照组(P0.05),且AR组与感染组无明显差异(P0.05)。mHLA-G联合PCT、 hs-CRP与在肾移植排斥反应及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单一检测指标。结论:mHLA-G联合PCT、 hs-CRP在肾移植AR及感染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背景:相关实验表明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物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与肾移植受者移植后免疫变化的相关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7-09/2008-07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及其实验室完成。 参试者:52例病情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治疗。 方法:肾移植后患者均服用三联免疫抑制剂。所有患者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肾排斥反应以及感染均按照相应指南诊断及治疗。分别于移植前和移植后1,2,4,8,12周以及发生排斥反应和感染时抽血检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按其免疫力恢复情况分为正常组26例,排斥反应组17例,感染组9例。 主要观察指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所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排斥反应组CD4^+CD25^highFoxP3/CD4^+的比值降低(P〈0.05),而感染组显著增高(P〈0.01)。与感染组比较:排斥反应组CD4^+CD25^highFoxP3/CD4^+的比值显著降低(P〈0.01)。 结论:肾移植后受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受者免疫状态密切相关。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可以反应机体的免疫状态的变化,其升高或降低可以作为预测肾移植受者移植后发生感染或排斥反应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背景:如何有效防治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肾移植领域的研究重点。但目前其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系统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两种小鼠,一种为芳香族碳氢化合物核转移子(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nuclear translocator,ARNT)基因敲除小鼠,一种为同窝对照组小鼠。每种小鼠分别进行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缺血再灌注时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缺血再灌注时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立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比较再灌注损伤后1 h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24 h血清肌酐值、肾组织PAS染色肾小管损伤评分和TUNEL法计算肾小管细胞凋亡数。 结果与结论:再灌注后1 h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ARNT敲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4 h血清肌酐水平ARNT敲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 0.01)。ARNT敲除组明显比对照组损伤程度重,肾小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 0.01)。ARNT敲除组阳性凋亡细胞数明显多于ARNT+/+组(P < 0.01)。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后,ARNT敲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0.05)。结果表明,缺氧诱导因子系统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可能是促红细胞生成素来介导其最大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输注体外光化学疗法处理的单核细胞对肾移植大鼠排斥反应影响。方法 首先手术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分离受体大鼠单个核细胞,制备8-甲氧基补骨脂素联合紫外线光照的大鼠单核细胞(ECP),根据静脉输注成分不同,将实验分为4组(每组12只),组1接受ECP处理,组2接受传统抗排斥药物,组3接受安慰剂处理,组4非移植组,接受ECP组和安慰剂组受体分别于手术前7 d、手术当天和术后7 d按组别从尾静脉注入ECP细胞(ECP组)或磷酸盐缓冲液PBS(安慰剂组);接受免疫抑制大鼠术后第1天起,皮下注射环孢素A 5 mg/kg连续10 d。组4未接受任何处理。观察受体大鼠的淋巴细胞数、细胞因子变化以及肾功能、移植大鼠肾病理情况。结果 ECP组和免疫抑制剂组大鼠IL-2、INF-γ有不同程度减少、IL-10水平升高,其CD4+、CD8+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肌酐较安慰剂组低,排斥反应程度较安慰剂轻,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CP可调节细胞因子和T细胞,减轻肾移植大鼠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8.
HIF-l是目前发现的一个在特异性缺氧状态下发挥活性的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缺氧条件下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可以调控许多靶基因的转录,具有许多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其在肾组织细胞中有广泛表达,在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起一定的保护作用,随着对HIF-1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对缺氧缺血性肾脏损伤的机制的理解,相信可通过HIF-1途径进行干预,以期达到改善缺血性肾损害.  相似文献   
19.
蒙善东  周结学  吴家清  黎程  申升  王建富  焦石  刘东 《河北医药》2011,33(24):3741-3742
目的探讨甘利欣联合阿托莫兰治疗肾移植术后肝损害的疗效。方法选择肾移植术后肝损害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其中男27例,女12例;对照组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术前肝功能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治疗组给予甘利欣注射液3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阿托莫兰1.2g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选用维生素C2.0g+肝泰乐针1.0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结果治疗组39例中显效30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31例中显效17例,有效率7例,总有效率为77.4%,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甘利欣联合阿托莫兰治疗肾移植术后肝损害,疗效好、安全可靠。并不需停用抗排斥药物,对移植肾功能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IVIG)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59例分为两组,一组单独使用抗病毒药,另一组联合应用IVIG和抗病毒药。结果更昔洛韦组26例中,14例有效,12例无效;而IVIG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组的33例中30例有效,3例无效,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治疗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IVIG联合使用抗病毒药可提高CMV肺炎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是安全有效的抗CMV病毒感染的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