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水平、动脉硬化指数,评定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TC、LDL-C水平,动脉硬化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2.
周爱民 《光明中医》2010,25(8):1533-1534
长期以来,计算机的机房学习效果比较差已是大家的共识。老师已经想了很多办法来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方法,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是不见高涨,学习效果依然低下。笔者从学生最关心的成绩入手,采用正误法来评定学生成绩,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3.
患者,女,36岁,因患腰椎间盘突出症5个月入院,行瞬间大重量(180kg)、定距离(35mm)牵引治疗,牵引治疗后第3d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既往无静脉栓塞病史,无高血粘度、高血脂病史。查体:左下肢较右下肢明显肿胀,皮肤弹力高,皮温升高,沿股静脉有压痛,足背动脉搏动良好。B超示:左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浅、深静脉广泛血栓形成并部分再通。入院后经抗炎、溶栓治疗,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94.
补阳还五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流变及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清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以及血脂康组,除空白对照组大鼠常规饲料喂养外,其余大鼠喂养高脂饲料,同时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补阳还五汤28、21、14g生药/kg,血脂康组灌服血脂康0.12g/k,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灌服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喂养8周。末次给药后,禁食12h,所有动物断头取血,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黏度、红细胞比积(HCT)、红细胞沉降率(ESR)、纤维蛋白原(FIB)及NO。结果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TC、TG、LDL—C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HDL—C明显升高(P〈0.01,P〈0.05);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在升高HDL—C方面优于血脂康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均明显降低(P〈0.01);HCT明显降低(P〈0.01),ESR明显减慢(P〈0.01),FIB明显降低(P〈0.01);补阳还五汤高、中剂量组在降低纤维蛋白原方面优于血脂康组(P〈0.01);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血清NO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阳还五汤中、高剂量组NO含量与血脂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浓、黏、凝、聚状态,具有提高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患者韦××,女,56岁,务农,隆安县人。阵发性腹痛伴解水样便5个月。自诉12岁开始有阵发性上腹部及脐周隐痛,近一年来腹痛加剧,伴嗳气反酸。1980年7月份开始解水样大便,每天5至6次,便中有肉块、茶叶、饭粒等,身体日渐消瘦。病后曾在当地卫生院住院治疗,诊为肠道寄生虫病而作驱虫治疗,症状元缓解,反解粘液血便。1980年9月9日来我院内科住院,按慢性结肠炎施治,症状稍有好转。后作胃肠钡餐检查时,发现有胃结肠瘘,12月1日转外科。检查:慢性病容,消瘦,左锁骨上窝有一黄豆大淋巴结,活动,无压痛。心、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脑缺血预处理(CIP)后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探讨NO在脑缺血耐受(BIT)诱导中的作用。 方法: 将140只凝闭双侧椎动脉的Wistar大鼠分为sham、CIP组、损伤性缺血组和CIP+损伤性缺血组。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致全脑缺血3 min作为CIP,10 min作为损伤性缺血,第4组中CIP与损伤性缺血之间间隔3 d。所有动物均于末次脑缺血恢复再灌注后0 h、2 h、16 h、24 h、36 h、72 h和7 d(每个时点n=5)取海马CA1区脑组织,分光光度法检测NOS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2-/NO3-含量。 结果: CIP组NOS活性和NO2-/NO3-含量于再灌注后16 h开始升高,24 h达高峰,接近sham组的1.5倍,36 h降至基础水平,其升高的持续时间短于BIT诱导的时程(1-7 d);损伤性缺血组NOS活性和NO2-/NO3-含量的变化趋势与CIP组类似,但其峰值(24 h)超过sham组的2倍,显著大于CIP组(P<0.05);CIP+损伤性缺血组NOS活性和NO2-/NO3-含量亦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其峰值(24 h)明显低于损伤性缺血组(P<0.05)。 结论: CIP引起NOS活性及NO2-/NO3-含量的适度增加,参与BIT的诱导;同时CIP阻止损伤性缺血后NO的过量生成所致的细胞毒性作用可能是其诱导BIT的另一途径。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含马齿苋及水溶性甘草提取物护肤品(商品名: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及薇诺娜舒敏控油凝露)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治疗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对110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干、中性敏感性皮肤受试者80例,油性敏感性皮肤受试者30例)面部分别外用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及薇诺娜舒敏控油凝露,每日2次,连续使用1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5 d、30 d分别对受试者皮肤进行皮肤生理功能测试,同时对乳酸试验、皮损恢复情况、受试者对该产品的满意度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0d后,干性、中性敏感性皮肤组受试者角质层含水量由治疗前71.53%±3.34%增加至74.49%±2.87%,油脂含量由治疗前(74.30±29.19)μg/cm2增加至(90.01±11.45)μg/cm2.油性皮肤组受试者含水量由治疗前71.95%±2.34%增加至75.09%±1.67%,油脂含量由治疗前(247.13±41.90)μg/cm2下降至(223.23±40.19)μg/cm2,治疗前后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皮肤弹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酸试验分值由治疗前4.39±0.82降至2.58±0.40(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肤改善者87例,占79.09%;与使用前相比(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及薇诺娜舒敏控油凝露对于、湿性敏感性皮肤有辅助治疗作用,有助于恢复皮肤屏障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8.
炎症后弹性组织松解伴皮肤松弛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炎症后弹性组织松解伴皮肤松弛(postinflammatoryelastolysisandcutislaxa)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皮肤病,病因不明,先表现为皮肤炎症,皮肤松弛为炎症后继发,可能是伴有轻度全身性表现的获得性皮肤松垂的一种变形,该病常见于非洲儿童,多为女孩。我科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患儿男,4岁,因面部散在片状红斑、皮肤萎缩、松弛伴瘙痒2年余就诊。患儿2年前无明显诱因在面颊部出现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炎性丘疹,自觉瘙痒,有轻微胀痛感,渐发展至蚕豆大小的炎性斑片,出现皮肤萎缩、松弛,如不经治疗,1~2周后,炎性红斑可自行消退,遗留斑状萎缩和…  相似文献   
99.
Toll样受体4在人体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是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细胞跨膜受体及病原模式识别受体之一,在急性炎症反应细胞吞噬作用的调节和细胞信号转导及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目前TLR2、TLR4研究较为深入。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TLR4基因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并在细菌脂多糖介导的单核吞噬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淋巴样组织中如何作用,尚不清楚。为了解角质形成细胞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和激发后天免疫的效能,本研究首次探讨了TLR4在正常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致病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的致病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38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高血压致病原因及相关因素作调查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与年龄、吸烟、饮酒、遗传、体力活动少、职业紧张有明显关系,与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相一致。结论充分认识原发性高血压致病因素,有利于原发性高血压预防控制策略的制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压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