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目的探讨量化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运动处方组16例使用糖尿病四级量化运动处方(处方4.2)干预,每天运动43 min,每周6 d。运动对照组24例保持患者原有的习惯运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等变化,并记录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1)运动处方组FBG、2h PBG、Hb A1c、T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运动对照组FB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2周后运动处方组与运动对照组相比FBG、2h PBG、Hb A1c、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期间,运动处方组中68.75%(11/16)患者降糖药物中剂量调整平均比例为-53.39%;运动对照组中50%(12/24)患者降糖药物中剂量调整平均比例为+88.89%。结论 (1)糖尿病四级量化运动处方(处方4.2)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2)运动具有等同或优于药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2.
在"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之间的协调关系理论指导下,用安心汤(生地黄、丹皮、知母、黄柏、玉竹、麦冬、黄连、竹叶、枣仁等)治疗经心电图(EKG)或24小时遥测动态心电图(DCG)明确的过早搏动患者172例,并与炙甘草汤治疗30例对比观察,结果有效率达88.37%,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证实安心汤有较好地纠正过早搏动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3.
加强中西医结合师资培训的必要性及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已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一种趋势。中医学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完善、最系统、最具影响力的传统医学之一,在与现代医学结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94.
调压降脂胶囊治疗高血压病10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调压降脂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分层随机设计的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服用调压降脂胶囊。对照组服用卡托普利,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并观察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后两组E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NO水平升高(均P〈0.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调压降脂胶囊有较好的降压和改善症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5.
目的观察调压降脂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分层随机设计的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调压降脂胶囊治疗)和对照组(卡托普利治疗)各100例;两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测定血压、血脂、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并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压下降,ET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症状和血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调压降脂胶囊有较好的降压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6.
护理程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护理程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以提高教育效果,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方法将200名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健康教育形式,观察组则由经过培训的专科教育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其采取强化健康教育。出院前1天从治疗依从性、饮食控制、运动、血糖监测、低血糖发生情况及住院期间的空腹血搪、餐后2h血糖进行统计、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使教育个性化、系统化、专业化,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患者的主动性,激发其参与治疗护理,使其逐渐学会自护,同时采用反复教育的强化教育形式,能使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7.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规律,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例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12年。2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3年后分别死于肝、肺转移和骨、肺转移;8例行乳腺改良根治术者,其中1例患者2年后死于骨、肺转移,其余7例均存活4年以上。其中4例存活8年以上。2例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未行根治术的患者,放疗后锁骨上淋巴结缩小,至今已分别随访2年半和3年,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采用适宜的影像学检查,对不明原因的腋下肿块提高警惕,要进行腋窝淋巴结切除活检。对已确诊为隐匿性乳腺癌者治疗应选择乳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并加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8.
患者男,20岁,油漆工人.因前胸部出现许多蓝灰色丘疹半年,近1个月增多就诊.患者在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前胸部突然出现许多蓝灰色丘疹,自觉轻度瘙痒,热时瘙痒加重.2011年8月10日来我院就诊,取前胸皮损行病理检查,诊断为发疹性毳毛囊肿.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堂兄有相同病变,现26岁,20岁发病.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皮肤科情况:前胸可见散在许多毛囊性丘疹,呈蓝灰色,直径1~3 mm,质中偏硬,少数丘疹表面可见脐窝,但未挤出白色黏稠物(图1).前胸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无明显改变.真皮中部有一卵圆形囊肿形成,囊壁较薄,由数层鳞状上皮细胞构成,囊腔内含有无定形物和许多毳毛横断面或斜切面,囊周有少许纤维组织包绕,无炎症细胞浸润,也未见皮脂腺附着(图2).  相似文献   
199.
目的: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状况,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2007-2008年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状况。结果:2007-2008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中,心、脑血管疾病占首位,其次为恶性肿瘤;市区高于农村;70-79岁年龄组最高,和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关。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逐年增多,需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以健康促进为手段,提高全社会的防病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200.
周爱民 《北方药学》2011,8(7):60-60
目的:采用不同浓度的利多卡因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效果。方法:收集了我院2009~2010年确诊为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50例,都采用了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用药分别为1%的利多卡因和0.3%的利多卡因,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A组Horner’s征的出现率为100%,B组轻度面部潮红的出现率为17.39%。结论:使用较低浓度的利多卡因,在疗效相同的同时,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