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pBMP/MPTCP复合人工骨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猪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与磁性多孔磷酸三钙(MPTCP)结合制成人工骨,手术造成兔桡骨中段1cm缺损,分别嵌入pBMP/MPTCP(A组),自体红骨髓/多孔磷酸三钙(BM/PTCP)(B组)及pBMP/MPTCP(C组)。观察术后一般情况、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大体标本骨痂量、X线、组织形态学、骨钙素检测、新骨形成面积比、生物力学实验等指标。实验结果显示,三组骨缺损均有不同程度修复且生物相容性良好,但A组较另二组有更多新骨形成及更好的力学性能(P<0.01);B,C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作者认为pBMP/MPTCP有以下特点:促进新骨形成能力强,生物相容性良好,有良好的填充作用,可在体内逐渐降解。  相似文献   
22.
钛网融合器在胸腰椎前路重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行胸腰椎椎体肿瘤根治和病灶清除术、椎体爆裂性骨折前路减压术等术式后,如何有效地进行脊柱前柱重建是脊柱外科的一个难题。传统的髂骨块植骨存在稳定性不足、取骨区并发症多、骨融合率欠佳等问题。各种人工椎体在临床的应用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但操作复杂,且对多节段椎体重建应用受限。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随着椎间界面融合理论的兴起,一种垂直放置的钛网椎间融合器(titanium mesh cage)得以开发和投入临床使用。我们从2001年1月起开始应用钛网融合器进行胸腰段脊柱重建,取得一些初步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股骨头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并分析其结果.方法分析18例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Yoon's分类方法,Ⅰ型(3例),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小的骨折片;Ⅱ型(9例)及Ⅲ型(4例),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术;Ⅳ型(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术后X线检查证实骨折复位良好,全髋关节置换者假体位置良好.随访3~5年,采用Epstein评价方法,优4例,良9例,可3例,差2例.结论由于Ⅰ型骨折复位固定较为困难,应切除小的骨折片,Ⅱ型及Ⅲ型损伤应早期切开复位,行螺丝钉内固定术,对于Ⅳ型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个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4.
新生儿股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股骨骨折包括股骨干骨折和股骨近端、远端骨骺损伤,在儿童股骨骨折中有其显著的特殊性。兹将新生儿股骨骨折的发病率、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标准与方法和远期疗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人骨髓基质细胞(humanbonemarrowstromalcells,hBMSC)在复合材料的表面生长和增殖情况,为成骨细胞载体研究和材料表面改性提供直接依据。方法:进行原代人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传代至第3代后,将hBMSC和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磷酸三钙(tricalciumphosphate,TCP)进行混合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MTT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测定碱性磷酸酶了解分化情况。结果:hBMSC在HA/TCP复合材料上生长、增殖良好,并可见细胞向材料孔内生长,对碱性磷酸酶无明显影响。结论:HA/TCP复合材料是良好的骨组织工程的细胞载体,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评价融合至k的后路TSRH治疗King Ⅳ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分析本院收治的9例King Ⅳ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采用后路TSRH矫形、下终椎L3置入两枚椎弓根螺钉、植骨融合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为150min,矫正率为81.2%,全部病例随访平均23(4~38)个月,最后一次随诊时,矫形丢失率1.1%,腰椎未融合区无代偿性弯曲,无曲轴现象。[结论] 融合至L3的后路TSRH治疗KingⅣ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凸效果满意,同时,可最大范围的保留腰椎活动度;只要病例选择恰当,该方法是确实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7.
分离性上肢运动障碍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离性上肢运动障碍型颈椎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发病机理。方法 :综合分析 4例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和诊治过程及预后。结果 :2例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均有恢复 ,另 2例保守治疗的病人则无恢复。结论 :该型颈椎病因症状、体征和常见的神经根型及脊髓型有较大差异而不易诊断 ,易与神经内科病特别是运动神经元病相混淆而漏诊、误诊 ,提高对这种少见的非典型颈椎病的认识 ,尽早明确诊断和选择手术治疗对该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患者,干部,以颈胀、头痛、眼花、头皮阵发性麻木,易出汗、疲劳。一年中约有半年加重之主诉于1995年6月在外院就诊,查体:颈部活动可,颈后压痛明显,可独脚站立,行一字步可。X线片显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5-6前纵韧带钙化,且椎体有退变现象,双斜位片无异常。TCD、MEG正常。诊断为椎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给予扩血管类药物并行中医外治等方法。症状时好时差,  相似文献   
29.
硬膜外前腔注射法治疗腰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突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诱因之一 ,以往机械性的压迫刺激学说占主要地位。因此 ,大多数患者均采取手术摘除突出髓核进行治疗。随着对腰突症发病机理的不断认识 ,目前大多数患者均采用非手术的保守疗法 ,在临床上收到良好的疗效。硬膜外前腔注射法 ,则是根据腰突症病理变化及解剖特点产生出的一种新方法。 1 996年 1月至1 999年 5月 ,本文采用硬膜外前腔注射法治疗腰突症 2 0例 ,并与常规硬膜外注射法 2 0例、综合疗法 2 0例进行临床疗效的比较观察。结果表明 ,三组疗法对腰突症均有显著疗效。尤为硬膜外前腔注射法。此疗法还具有操作简单 …  相似文献   
30.
骨化性纤维瘤多发生在上、下颌骨,四肢长骨少见。临床上对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缺乏足够的认识,难以确诊和治疗。我院1979年1月至1984年12月收治4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例,男女各2例;平均年龄9(4~16)岁。病变均位于胫骨,左3例,右1例;3例无意中发现,1例感小腿上段轻微酸胀痛1月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