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pBMP/MPTCP复合人工骨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猪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与磁性多孔磷酸三钙(MPTCP)结合制成人工骨,手术造成兔桡骨中段1cm缺损,分别嵌入pBMP/MPTCP(A组),自体红骨髓/多孔磷酸三钙(BM/PTCP)(B组)及pBMP/MPTCP(C组)。观察术后一般情况、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大体标本骨痂量、X线、组织形态学、骨钙素检测、新骨形成面积比、生物力学实验等指标。实验结果显示,三组骨缺损均有不同程度修复且生物相容性良好,但A组较另二组有更多新骨形成及更好的力学性能(P<0.01);B,C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作者认为pBMP/MPTCP有以下特点:促进新骨形成能力强,生物相容性良好,有良好的填充作用,可在体内逐渐降解。 相似文献
22.
在行胸腰椎椎体肿瘤根治和病灶清除术、椎体爆裂性骨折前路减压术等术式后,如何有效地进行脊柱前柱重建是脊柱外科的一个难题。传统的髂骨块植骨存在稳定性不足、取骨区并发症多、骨融合率欠佳等问题。各种人工椎体在临床的应用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但操作复杂,且对多节段椎体重建应用受限。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随着椎间界面融合理论的兴起,一种垂直放置的钛网椎间融合器(titanium mesh cage)得以开发和投入临床使用。我们从2001年1月起开始应用钛网融合器进行胸腰段脊柱重建,取得一些初步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24.
25.
目的:研究人骨髓基质细胞(humanbonemarrowstromalcells,hBMSC)在复合材料的表面生长和增殖情况,为成骨细胞载体研究和材料表面改性提供直接依据。方法:进行原代人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传代至第3代后,将hBMSC和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磷酸三钙(tricalciumphosphate,TCP)进行混合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MTT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测定碱性磷酸酶了解分化情况。结果:hBMSC在HA/TCP复合材料上生长、增殖良好,并可见细胞向材料孔内生长,对碱性磷酸酶无明显影响。结论:HA/TCP复合材料是良好的骨组织工程的细胞载体,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评价融合至k的后路TSRH治疗King Ⅳ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分析本院收治的9例King Ⅳ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采用后路TSRH矫形、下终椎L3置入两枚椎弓根螺钉、植骨融合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为150min,矫正率为81.2%,全部病例随访平均23(4~38)个月,最后一次随诊时,矫形丢失率1.1%,腰椎未融合区无代偿性弯曲,无曲轴现象。[结论] 融合至L3的后路TSRH治疗KingⅣ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凸效果满意,同时,可最大范围的保留腰椎活动度;只要病例选择恰当,该方法是确实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7.
分离性上肢运动障碍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离性上肢运动障碍型颈椎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发病机理。方法 :综合分析 4例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和诊治过程及预后。结果 :2例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均有恢复 ,另 2例保守治疗的病人则无恢复。结论 :该型颈椎病因症状、体征和常见的神经根型及脊髓型有较大差异而不易诊断 ,易与神经内科病特别是运动神经元病相混淆而漏诊、误诊 ,提高对这种少见的非典型颈椎病的认识 ,尽早明确诊断和选择手术治疗对该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29.
硬膜外前腔注射法治疗腰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突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诱因之一 ,以往机械性的压迫刺激学说占主要地位。因此 ,大多数患者均采取手术摘除突出髓核进行治疗。随着对腰突症发病机理的不断认识 ,目前大多数患者均采用非手术的保守疗法 ,在临床上收到良好的疗效。硬膜外前腔注射法 ,则是根据腰突症病理变化及解剖特点产生出的一种新方法。 1 996年 1月至1 999年 5月 ,本文采用硬膜外前腔注射法治疗腰突症 2 0例 ,并与常规硬膜外注射法 2 0例、综合疗法 2 0例进行临床疗效的比较观察。结果表明 ,三组疗法对腰突症均有显著疗效。尤为硬膜外前腔注射法。此疗法还具有操作简单 …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