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肺动脉扩张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扩张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正常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肺功能检查,指定同一名高年资、高职称医务人员按照仪器设备相关延期完成两组肺功能检测,具体项目包括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MVV/预计值%等。结果研究组PEF、MVV、FEV1/FVC、FEV1等各项肺功能指标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动脉扩张与肺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即肺动脉扩张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值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尼古丁是否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调控支气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分泌。方法尼古丁(6×10^-6 mol/L)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刺激24 h后细胞中HMGB1、TGF-β1和FGF-2分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RAGE表达。预先加入HMGB1 siRNA孵育48 h或RAGE中和抗体孵育1 h,再加入尼古丁刺激16HBE 24 h,ELISA法检测HMGB1、TGF-β1和FGF-2的分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RAGE的表达。结果尼古丁刺激24 h后HMGB1的分泌和RAGE的表达量较未予尼古丁刺激的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TGF-β1和FGF-2的分泌量也显著增加。加入HMGB1 siRNA后尼古丁刺激24 h组,HMGB1的分泌量较单纯尼古丁刺激组明显减少,RAGE的表达量显著减少,同时TGF-β1和FGF-2的分泌量较单纯尼古丁刺激组显著减少。加入RAGE中和抗体后尼古丁刺激24 h组,TGF-β1和FGF-2的分泌量较单纯尼古丁刺激组显著减少。结论HMGB1/RAGE信号通路参与了尼古丁调控支气管上皮细胞TGF-β1和FGF-2的分泌。  相似文献   
13.
朱建中  顾君  汤莉  周晓婷 《中国康复》2011,26(4):312-313
目的:探讨脑波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7例,均口服常规剂量的利培酮片。观察组配合脑波治疗,根据患者症状选择操作程序。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SCL-90总分和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躯体化单因子分及SDSS总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0.01);对照组仅抑郁、焦虑、躯体化单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SDSS总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辅助脑波治疗能有效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精神状况,改善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市成人腹型肥胖的流行现状,为制定成人腹型肥胖的干预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四川省绵阳市共抽取300 662名18岁及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以WHO规定的亚太地区标准作为划分成人腹型肥胖的标准。结果 调查对象中,共62 804名为腹型肥胖者,检出率为20.89%。其中男性腹型肥胖者有15 886名,检出率为12.36%,女性腹型肥胖者有46 918名,检出率为27.26%,女性高于男性(χ2=9 887.13,P<0.001);50~59岁年龄组的腹型肥胖检出率最高,为27.40%,腹型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χ2趋势=5 692.20,P<0.001);丧偶者腹型肥胖检出率最高(31.55%),未婚者最低(5.61%);无业者腹型肥胖检出率最高(26.42%),学生最低(4.26%);安州区腹型肥胖检出率最高(33.43%),江油市最低(1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四川省绵阳市18岁及以上人群总体腹型肥胖检出率较低,但50~59岁年龄组人群、丧偶者、无业者腹型肥胖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关注,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miRNA-190和miRNA-197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中表达水平及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PTE患者30例为PTE组,同期匹配心肌梗死患者45例为心肌梗死组,健康体检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浆miRNA-190和miRNA-197在所有受试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3组中的表达量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95%CI)评估两者单独或联合检测作为PTE诊断指标的意义。结果:血浆miRNA-190在3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 01±2. 01,1. 80±1. 02,1. 18±0. 67;其在PTE组血浆中表达量较心肌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高(t=3. 602,t=5. 814,P均0. 05)。血浆miRNA-197在3组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 82±3. 80,1. 88±1. 50,1. 38±0. 83;其在PTE组血浆中表达量较心肌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高(t=4. 791,t=5. 886,P均0. 05)。作为PTE的诊断指标,血浆miRNA-190的最佳临界值为1. 598,敏感度为75. 56%,特异度为80. 00%,AUC为0. 7844,95%CI为0. 6858~0. 8831;血浆miRNA-197最佳临界值为2. 40,敏感度为75. 56%,特异度为86. 67%,AUC为0. 7931,95%CI为0. 6870~0. 8991。血浆miRNA190和miRNA-197联合检测诊断PTE的敏感度为80. 00%,特异度为93. 33%,AUC为0. 9136,95%CI为0. 8516~0. 9756;均高于两者单独检测。结论:血浆miRNA-190和miRNA-197在PTE患者外周血血浆中表达量明显升高,两者联合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有助于PTE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住中途过度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对恢复期精神病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入住中途过度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对照组病人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接受常规的专科治疗。分别治疗半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为期半年过度宿舍的系统康复治疗,研究组PANSS量表评分(t=2.20,P<0.01),ADL量表评分(t=1.87,P<0.01)和SDSS量表评分均(t=2.13,P<0.01)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住中途过渡宿舍行系统康复治疗对其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3对人正常气道上皮细胞通透性及ZO-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为研究对象,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25羟维生素D3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分组为:对照组,不同浓度25羟维生素D3处理组。各处理因素作用细胞总时间为24h。跨上皮电阻测量仪测量标准化单细胞层跨上皮电阻(TER),比较各组TER差别。进一步用实时定量PCR观测各处理组紧密连接蛋白ZO-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5羟维生素D3处理组TER(P<0.05)显著增高,但各浓度的25羟维生素D3对ZO-1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25羟维生素D3可以使气道上皮通透性减低,但这种效应并非通过上调气道上皮ZO-1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07例晚期NSCLC合并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PD-1抑制剂治疗, 根据临床疗效将患者分为疾病控制组(82例)和疾病进展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Th1/Th2、Th17/Treg及临床资料,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PD-1抑制剂疗效的影响独立因素。结果治疗前疾病控制组Th1/Th2、Th17/Treg均高于疾病进展组(12.49±1.14比7.04±1.06, t=21.26, P<0.001;0.14±0.03比0.09±0.04, t=6.72, P<0.001)。与疾病控制组相比, 疾病进展组TNM分期Ⅳ期、存在淋巴结转移和脑转移患者比例均更高(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治疗前Th1/Th2(OR=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及动态变化观察。方法应用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00例结脑患儿和35例非结脑患儿的脑脊液ADA活性。结果结脑患儿脑脊液ADA活性明显高于非结脑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脑组治疗前后脑脊液ADA活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脊液ADA活性测定是鉴别结核性脑膜炎及非结核性脑膜炎的一个良好的辅助诊断指标,且ADA变化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红丝带青春校园行”活动的开展现状,为后续“校园行”活动的改进和促进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开展了“校园行”活动的8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学生代表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定量调查中,知晓“校园行”活动学生有902名,占44.35%;知晓本校举办过“校园行”活动学生有618名,占30.38%。知晓者中,参与本校“校园行”活动学生有330名,占66.99%;肯定“校园行”活动具有提高学生防艾意识作用的学生有469名,占75.89%;期待“校园行”活动邀请的明星类型分布较均匀。知晓且参与者中,其参与原因最多的是“掌握防艾知识很重要”(240名,占72.73%);知晓但未参与者中,多数学生未参与的原因是名额有限(115名,占40.78%)及时间冲突(118名,占41.84%)。定性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肯定“校园行”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收获很多,对“校园行”活动的建议主要涉及活动形式、举办时间和明星类型。结论 “校园行”活动对高校艾滋病防控意义重大,学生接受度高,但 “校园行”活动需要更多高校参与以扩大覆盖面,定期开展以增加持续性,增加形式新颖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加防艾技能知识比例以促进“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