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0篇 |
免费 | 107篇 |
国内免费 | 12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篇 |
儿科学 | 57篇 |
妇产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84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226篇 |
内科学 | 51篇 |
皮肤病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19篇 |
特种医学 | 62篇 |
外科学 | 115篇 |
综合类 | 460篇 |
预防医学 | 207篇 |
眼科学 | 32篇 |
药学 | 278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65篇 |
肿瘤学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63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109篇 |
2011年 | 97篇 |
2010年 | 123篇 |
2009年 | 96篇 |
2008年 | 99篇 |
2007年 | 77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在体研究CITED1在骨代谢即成骨/破骨平衡中的调节作用,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方法利用野生型小鼠(WT小鼠)和构建的CITED1基因敲除小鼠(KO小鼠),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定量测量WT小鼠和KO小鼠股骨长度、骨量和骨皮质以及骨松质厚度等骨骼表型。用ELISA检测骨代谢的血液学相关指标。用RT-qPCR检测骨标志基因的表达,从分子水平探究骨代谢改变的原因。结果 KO小鼠颅骨成骨细胞中CITED1表达极少,表明敲除成功。KO小鼠股骨长度、骨量和骨皮质以及骨松质厚度显著高于WT小鼠。KO小鼠外周血血清中I型原胶原肽(P1NP)、骨钙素(OC)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浓度均显著高于WT小鼠,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浓度显著低于WT小鼠。RT-qPCR结果显示,KO小鼠颅骨成骨细胞中OC和BALP基因表达较WT小鼠显著增加(P<0. 001);同时,KO小鼠颅骨成骨细胞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表达较WT小鼠显著降低(P<0. 05)。结论小鼠CITED1敲除后可以通过上调OC和BALP基因表达,下调TRAP基因的表达,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相似文献
62.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对32例鼻腔黑色素瘤进行临床和病理(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资料观察.结果 临床症状为进行性鼻塞和或鼻衄,6例伴有轻重不等的头痛.12例临床诊断为鼻息肉、鼻窦炎,16例诊断为鼻肿瘤,4例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为手术加放、化疗综合手段.生存时间为3-65个月.组织学特征为:黑色素瘤组织结构既有象癌的组织像,又有似肉瘤的组织像,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部分病例瘤细胞内外可见粗大的黑色素颗粒.4例电镜检查各种瘤细胞胞浆内均可见数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黑色素小体.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HMB4590.6%、S-100100%、Vim71.9%、CK21.1%、EMA8.3%,LCA及Actin不表达.结论 鼻腔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其生存期短,恶性度高.根据其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下特征,可以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63.
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PDLLA/HA复合纤维,探讨PDLLA/HA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和性能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分子量为12万的PDLLA中,加入一定量4~20μm的HA颗粒能提高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在PDLLA基体中添加HA的质量分数以10%为宜,以此配比制备的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高于其它配比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采用分子量为20~30万的PDLLA制备的复合纤维断裂强度高,性能优异。复合纤维断裂强度随纤维直径的增加而下降,在直径为40~60μm时,复合纤维断裂伸长率高,弹性好。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方法将2015-01—12门诊10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研究组接受14d的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的减少率,比较2组治疗14d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14d及1个月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老年失眠症有效、安全,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5.
白思嘉陈丰洋龙超王春晖韩磊唐裕福叶剑桥江少杰周文平张巍 《临床军医杂志》2023,(2):149-15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血管瘤围术期的临床效果,以及影响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2月至2021年7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5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肝部分切除术组(n=17)与血管瘤剥除术组(n=28),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结果4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196.4±93.3)min,肝部分切除术中出血量200(100,475)ml,术中输液量(2333.0±847.8)ml;7例患者术中输血,输血量为400(350,775)ml,无术后输血;术后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15例,均为Clavien-DindoⅠ级;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2,3)d,术后进食时间为2(2,3)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5.0(4.0,6.3)d,术后住院时间为6(5,8)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巨大血管瘤、血管瘤位置是术中出血量较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合并基础疾病、术中出血量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血管瘤围术期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6.
自1973年Bliss和Lomo发现海马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现象以来,LTP已广泛应用于学习记忆的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数据采集和分析是LTP实验中的关键步骤,数据采集分析软件的功能特性对实验操作和数据的准确性都有较大影响。但目前国内尚缺乏专门用于LTP数据采集分析的软件,而国外已有的用于LTP实验的商业化软件, 相似文献
67.
度洛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更年期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更年期女性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更年期女性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联合喹硫平组(研究组)和度洛西汀组(对照组),两组各35例,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77.1%,提示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8周后,两组HAMD17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均<0.05),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在第2、4周末研究组HAMD17和HAMA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显著,两组间比较其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安全性方面,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更年期女性首发抑郁症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8.
69.
种植修复已成为临床上牙列缺损或缺失后常规的义齿修复方法.上颌后部牙齿缺失需要种植的病例约为种植病例的1/3,该部位由于有上颌窦的存在,使得牙齿缺失后牙槽嵴顶距上颌窦底的高度有限,往往不能满足种植的需要,上颌窦外侧壁开窗窦底提升植骨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就1例上颌窦底位置较低同时伴有牙槽嵴顶严重吸收的病例,行上颌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