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小针刀定点松解枕下肌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定点松解枕下肌群治疗,对照组予以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2组组内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症状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小针刀定点松解枕下肌群治疗枕下肌肌筋膜疼痛症可明显改善椎动脉颈椎病的眩晕和头痛等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HLA-DR表达及癌组织中树突细胞(DC)的密度,探讨两者对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47例结直肠癌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癌组织HLA-DR表达和S100阳性树突细胞的浸润密度,并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直肠癌HLA-DR表达率27.7%(13/47),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但对预后无明显影响。S-100阳性DC丰富(≥10/HPF)的病例为44.7%(21/47),DC浸润密度在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方面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HLA-DR表达与DC浸润程度密切相关(r=0.522;P<0.01)。结论:HLA-DR表达与DC浸润密度可反映了结直肠癌患者的抗肿瘤免疫状况,可能成为判断临床分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腹壁直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方法 随机选择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80 例( 观察组) ,行新式剖宫产术,并与同期行传统腹壁直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80 例( 对照组) 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等指标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或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5 d 拆线,对照组7 d 拆线。结论 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损伤小,缩短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家父周志成 ( 1 941 -  )原在本院工作 ,现已退休。 1 960年前后曾得到江阴名医封仲瑛先生精心指点。从事中医临床 40余载 ,擅长治疗不孕症、骨关节痛、肝病等诸多疑难杂症 ,现择 3例 ,报导如下 :1 大剂麻黄附子细辛治重度水肿高某 ,男 ,48岁。 1 996年 7月 1 0日初诊。患者为某砖瓦厂负责人 ,1 993年 2月 ,在一次突发事件时发生 CO2 严重中毒 ,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出院 1个月后逐渐出现全身水肿。曾去多家医院就诊 ,查肝肾功能无明显损害 ,尿检无异常。先后予多种中西药物治疗 ,不见好转 ,水肿日甚而来诊。刻诊 :遍体浮肿 ,形如水桶 ,…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Ku70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 TERT)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u70和h TERT蛋白在10例正常胃黏膜、15例胃癌前病变黏膜和2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Ku70蛋白阳性表达定位于正常胃黏膜和胃癌组织的细胞核,胃癌前病变黏膜的细胞浆,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100%和80%;h TERT蛋白在正常胃黏膜几乎不表达,在胃癌前病变黏膜和胃癌组织中均定位于细胞浆,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100%和100%。胃癌组织中Ku70和h TERT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和胃癌前病变黏膜。Ku70和h TERT蛋白的表达显著相关。结论 Ku70和h TERT蛋白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端粒长度的变化与胃癌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集相对正常胃黏膜10例、癌前病变15例、胃癌20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5例;Southern blot分析端粒长度的变化。实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正常胃黏膜、癌前病变、胃癌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平均端粒长度分别为(9.20±1.09)、(8.70±0.81)、(7.66±1.77)及(7.30±0.42)kb。方差分析癌前病变组、胃癌组和转移癌组的端粒长度比正常组短;转移癌组、胃癌组的端粒长度比癌前病变组短(P<0.01)。胃癌中端粒长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正常胃黏膜、癌前病变、胃癌与转移癌组织的平均端粒长度逐渐缩短。端粒长度的改变可能参与胃癌形成过程,端粒缩短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HLA-DR表达及癌组织中树突细胞(DC)的密度,探讨两者对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86例子宫内膜癌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癌组织HLA-DR表达和S100阳性树突细胞的浸润密度,并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HLA-DR表达率27.9%(24/86),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但对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S100阳性DC丰富(≥10/HPF)的病例为46.5%(40/86),DC浸润密度在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LA-DR表达与DC浸润程度密切相关(r=0.522;P<0.01)。结论HLA-DR表达与DC浸润密度可能反映了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抗肿瘤免疫状况,可能成为判断临床分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兔死后玻璃体内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胆碱酯酶(CHE)、谷丙转氨酶(sGPT)四种酶的活性(酶活性单位)含量与死后经过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 PMI)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死后不同酶类的失活有无差异。同时观察环境温度对酶的活性变化的影响。探讨为更加准确地推断死亡时间提供一种新方法的可能。方法根据酶免反应和比色(比浊)法的有关原理,应用日本岛津全自动生化检测仪(用比色法)检测家兔死后0—54小时玻璃体液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高温组25—30℃,低温组10-15℃)四种酶的失活情况。结果四种酶的活性在死后一定时间内无明显改变,即出现一个平台期,不同的酶具有不尽相同的平台期,同一种酶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平台期也不相同,低温下平台期相对较高温下平台期长,平台期后玻璃体内酶的活性与死后即刻相比出现显著性差异,酶的活性迅速下降,低温组在死亡54小时后四种酶活性几乎为零,高温组在死亡48小时后四种酶活性几乎为零。结论(1)死后玻璃体内四种酶活性与PMI有较高的负相关性,在一定的范围内依据其各自的回归方程将可以大致地推断PMI。依据四种酶活性的多元回归方程可以较准确地推断PMI。(2)个体死后玻璃体内酶的失活过程中存在一个平台期,相同温度下不同种类的酶以及不同环境温度下同一种酶的平台期各不相同。(3)环境温度的升高可以加速酶的失活,缩短酶的失活平台期。(4)不同种类的酶在死后失活快慢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20.
人端粒正常功能的维持是在复杂的端粒蛋白网络的调控下完成的。其核心部分就是Shelterin。它包括TRFl、TRF2、RAPl、TIN2、TPP1和POTl六种端粒蛋白。它们相互作用或与其它端粒蛋白联合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端粒的长度、结构和功能。本文对Shelterin各个组分的结构和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