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2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住院医师的学习目的是为人类提供卫生保健。对住院医师的考试应注重考查临床实践能力。我们建立的“模拟面试”考试系统利用真实的临床病例,通过模拟面试,全面考查学生对疾病的实际诊治水平及临床思维水平。并且通过考试督促教师和学生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使临床工作和教学规范化。  相似文献   
82.
胃手术中医源性损伤的原因和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药物治疗学的进步和治疗效果的提高,需要外科治疗的消化性溃疡病人已明显减少,但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包括胃癌在内许多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手术中医源性损伤时有发生,不恰当的消化道重建导致的并发症常常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因此,重视和了解胃手术中发生损伤的机制以及不同消化道重建术的利弊,有利于及时诊断,准确处理,减少或避免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3.
84.
本文从临床用血信息化的角度,阐述在临床用血的各个环节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确保做到临床输血的准确无误,确保患者安全,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质量,借助信息化技术为临床安全用血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5.
目的:为稳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使护理工作高效、实时、移动化.方法:利用PDA及条形码技术,加强患者身份识别,对给药、治疗等关键环节进行跟踪,将护理文书从桌面应用推向移动应用,系统自动统计工作量并进行资源提取和整合.结果:使用条形码标签的病区护理不良事件中给药错误发生例数为0例,全院护理文件书写时间由原来的1.20±0.20h缩短到目前的0.33±0.08h,通过护理工作量的实时测算和护士休假情况,调配护士60余人次.结论:通过移动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对护理相关信息存取流程进行优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患者安全,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从而推动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86.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开辟了肿瘤治疗的新纪元。目前ICIs已经广泛应用于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预测性标志物是精确筛选可从ICIs治疗中受益的患者群体的重要工具。本文回顾并总结了目前ICIs治疗结直肠癌重要的预测性标志物及其研究现状,包括错配修复缺陷及微卫星不稳定性、肿瘤突变负荷、DNA聚合酶ε/DNA聚合酶δ1以及PD-L1表达等。通过了解这些标志物对于结直肠癌ICIs治疗的响应及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筛选潜在获益人群,提高治疗效率,实现精准化治疗。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免疫评分及液体活检已经用于指导结直肠癌精准诊疗,结直肠外科技术向着更趋于理性和科学性发展,结直肠外科器官功能保护策略愈受关注,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的开展为结直肠癌的治疗选择提供了更多策略。同时,结直肠良性疾病的外科进展也在进一步挑战传统理念。医学的进步和理念的革新对我国结直肠外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努...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索与传统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TME)相比,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TaTME)的肛门功能情况。 方法回顾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施行的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资料40例,其中TaTME组20例,lap-TME组20例,用直肠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量表比较lap-TME与TaTME两组患者术后的肛门功能。 结果TaTME组与lap-TME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天数、远切缘和环周切缘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内TaTME组LARS总评分和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lap-TME组(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在排气控制和稀便漏出两项问题中的得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在排气控制、稀便漏出与排便后1小时内再次排便三项问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排便次数和排便急迫问题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术后早期,接受TaTME手术患者的肛门功能可能差于lap-TME患者,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经过适当的功能锻炼,TaTME术后肛门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9.
直肠癌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是利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或经肛门微创手术(TAMIS)中“由下而上”的操作路径并遵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的经肛门腔镜手术。taTME的最大优势之一是解决了既往TME对中下段直肠系膜周围间隙暴露不佳而造成的盆腔神经副损伤。taTME手术路径可以更直接地进入低位直肠系膜周围间隙,并清晰显露终末神经丛而进行保护。taTME在直肠中下段游离的解剖层面及盆腔神经易损伤区域,对增加taTME手术的安全性、降低盆腔神经损伤发生率和器官功能保护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作为独立的一类疾病。近半个世纪以来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近10年来.国内学者也加大了对其研究的力度。然而,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该疾病的命名仍存在不统一的现象,规范此类疾病的命名.有利于日后临床诊断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