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周家华 《上海医学》2008,31(12):886-887
上海市海员医院2004年2月-2007年8月应用埃索美拉唑、莫沙比利和铝碳酸镁片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粒酶活性及其亚单位表达水平与人胰腺癌发生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银染法(PCR-银染,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DNA测序等技术,对24例人胰腺癌中端粒酶活性及其亚单位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24例胰腺癌标本中端粒酶活性及hTERTmRNA表达表达阳性率为87.5%、83.3%,而癌旁组织为12.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TERTmRNA的表达是人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关键性因素。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的转移及临床分期明显相关。结论:端粒酶参与了胰腺癌的寻生;hTERTmRNA表达水平的上调可在胰腺癌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人胰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且有助于判断胰腺癌的恶性程度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建立稳定、高表达红色荧光蛋白(RFP)标记的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自发转移模型.方法 将稳定、高表达RFP的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RFP注射至裸鼠皮下,建立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外科手术原位移植裸鼠皮下荧光肿瘤组织小块,建立人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自发转移模型.应用整体荧光成像系统评价人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肿瘤转移及微转移的发生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12只人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自发转移模型,建模成功率为100%.应用整体荧光成像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原发肿瘤的牛长状况以及在肿瘤生长早期即可检测到各脏器微小转移的发生.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RFP标记的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自发转移模型稳定、可靠,可以在体外无创性动态观察肿瘤的发生、发展,具较强的灵敏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34.
李佳  周家华  许茜 《中国临床康复》2012,(47):8847-8852
背景: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目的:描述静电纺纳米支架对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静电纺纳米支架孔径大小、机械强度缺陷改进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数据库为CNKI数字图书馆全文、PubMed数据库2001至2011年有关静电纺丝和组织工程支架的文献。检索关键词为“组织工程,静电纺丝,支架;electrospinning,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nanofiber”。结果与结论: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直径、孔径大小及纤维表面对细胞生长行为有重要影响,小孔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支架不利于细胞浸润生长,且用单一电纺技术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支架机械性能较差,如何增加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支架孔径大小以提高细胞的浸润以及提高其机械性能强度,是目前应用研究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也是多因素参与的过程。肿瘤的转移不仅仅依赖于肿瘤细胞本身的特性,也与肿瘤细胞和宿主靶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通过产生某些可溶性的因子,使得骨髓中的前体细胞动员并迁移至靶器官,从而在肿瘤细胞到达靶器官形成转移前改变了靶器官的微环境,形成预转移小生境。本文中作者就近年来关于预转移小生境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人胰腺癌不同肝转移潜能细胞株分泌蛋白质谱的差异,筛选鉴定与胰腺癌肝转移相关的分泌蛋白质。方法: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一对来自同一亲本、具有不同肝转移潜能的人胰腺癌细胞株L3.6pl和Colo-357的分泌蛋白质,图像分析软件筛选出两者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部分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结果:建立了L3.6pl和Colo-357细胞分泌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识别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20个,质谱鉴定出5个蛋白质点,其中组织蛋白酶D前体、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高肝转移潜能细胞株L3.6pl中的表达水平高于低肝转移潜能细胞株Colo-357,而视黄醛脱氢酶1、二磷酸核苷激酶B、膜连蛋白A1在L3.6pl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低于Colo-357细胞株。结论:高、低不同肝转移潜能的胰腺癌细胞株分泌蛋白质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两者间的差异蛋白可能与胰腺癌肝转移密切相关,胰腺癌肝侵袭转移的特性可能是诸多蛋白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背景:胆管损伤修复是腹部外科手术的难题,组织工程胆管是解决这一难题的理想方法,而构建性能优异的组织工程胆管支架是这一研究的关键。 目的:观察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胆管内皮细胞与电纺纳米纤维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将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体外定向分化为肝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为胆管内皮细胞,并通过形态学及RT-PCR对分化完成的细胞加以鉴定。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并测定其短期(2周)内体外降解率。将分化的胆管内皮细胞与纳米纤维复合培养,观察细胞在纳米纤维表面的黏附、增殖能力,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在材料表面的分布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纳米纤维表面生长形貌。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4周后,细胞呈现典型树枝状胆管内皮细胞形态学改变,并且有CK19的表达。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电纺材料为连续的纳米纤维,纤维直径均分布在200-500 nm范围内,在2周内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纤维没有发生明显的降解。通过细胞黏附率计算、MTT法检测、荧光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证明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后的胆管内皮细胞与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8.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及细胞外间质相互作用后形成的肿瘤细胞生长的特殊环境.肿瘤微环境作为保护和支持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复发的必要机构功能单元的理论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而最新的研究证据表明,exosomes在肿瘤微环境中,参与了细胞与细胞间的沟通,对肿瘤的进展可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总结近年来的文献,就exosomes的性质、生物学作用以及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进展中的潜在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目的 采用腹腔镜、内镜联合技术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对同期及分期治疗的结果 进行比较.方法 患者60例,其中同期处理36例,分期处理24例.术前诊断依据B超、ERCP或MRCP检查,术中诊断依据术中胆道镜检查和胆道造影,全部病例均诊断为慢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同期手术者直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镜和(或)造影检查后行腹腔镜经胆囊管或胆总管胆道镜取石,闭合胆管开口或放置T管.分期手术者先行或者后行ERCP+经内镜乳头切开术/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取石,再行常规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60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成功,同期手术者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68 min,术后发生1例漏胆;分期手术者2次手术时间共60~120 min,平均80 min.同期手术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分期手术者(P<0.01),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二者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者住院费用较少(P<0.01),同时在胆总管一期缝合或胆囊管一期结扎的情况下,住院时间相对较短(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或经胆囊管探查术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内镜术前使用丙泊酚进行镇静是否会导致氧饱和度下降,并分析导致氧饱和度下降的因素。方法 200例(男103例,女97例)因各种原因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采用患者既往及术中实测值。记录术前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水平和心率。初始氧饱和度〈90%的患者被除外。患者被分为两组。第一组100例接受常规无镇静内镜检查,第二组100例接受镇静内镜检查(镇静剂:丙泊酚1~2 mg/(h.kg-1)。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从口咽部麻醉镇静前开始持续至内镜检查结束后1 min。在内镜检查过程中记录最低的氧饱和度和最大的心率值。记录整个检查过程中氧饱和度〈90%的持续时间,并判断此时内镜检查进行的阶段。结果两组间的体重指数、吸烟、血红蛋白和最大基础脉率、内镜检查持续时长、最低基氧饱和度、缺氧时间及缺氧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氧饱和度下降情况与性别、内镜检查时长、基础脉搏率及血红蛋白水平无关,而与吸烟有显著关系。结论丙泊酚作为上消化道系统内镜检查的镇静用药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对没有严重合并症的个体不会产生额外风险。但吸烟习惯应该作为考虑氧饱和度下降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