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目的 了解贵州省65~74岁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9个县(市、区)共1 655名65~74岁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复杂抽样t检验;定性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表示,复杂加权后计算患病率,组间比较采用复杂抽样χ2检验,牙周炎患病的影响因素采用复杂抽样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655名调查对象中,牙周炎患者1 359人,加权患病率为81.3%,牙周健康率为6.5%,牙龈出血检出率为68.0%;牙结石检出率为92.1%;牙周袋≥4 mm检出率为58.0%;附着丧失≥4 mm检出率为7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汉族(OR=1.771,95%CI:1.268~2.473)、牙结石(OR=10.734,95%CI:6.622~17.397)、现在饮酒(OR=1.558, 95%CI:1.056~2.299)、既往自报高血压(OR=1.440,95%CI:1.015~2.043)与牙周炎患...  相似文献   
212.
目的 探讨碳水化合物摄入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使用贵州省自然人群队列研究数据库,队列于2010年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贵州省12个区(县)的48个乡镇共9 280人进行调查。2016至2020年,完成了随访调查。最终纳入5 546例进入本次研究分析。在基线和随访时收集血压、食物摄入及高血压发生情况等资料,获得各类食物的能量、宏量营养素摄入量及其供能比,分别计算总碳水、素食类碳水、动物类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根据供能比进行三分位分组。采用多因素Cox生存回归分析碳水化合物摄入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以5 546名成年人为分析对象,在随访期间,新发高血压1 200人,其中男性占48.58%,平均年龄为(40.60±13.86)岁。与总碳水供能比在第一分位组的人群比较,总碳水供能比在第二分位组、第三分位组、第四分位组的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为HR=1.30,95%CI:1.09~1.54、HR=1.21,95%CI:1.02~1.44、HR=1.32,95%CI:1.11~1.57,高碳水饮食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与素食类碳水供能比在第一分位组的人群比较,素食类碳水供能...  相似文献   
213.
肖俊杰  陈辉焕  周婕  李淑蕾  陈红霞 《新中医》2023,55(24):188-192
中风多因风、火、痰、气、虚、瘀六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引发气血逆乱,上扰脑窍而发病。 然历代医家对中风论治角度各有不同,治法繁多。中风论治从关键致病因素切入有助于取得更理想疗效,而痰 湿与中风关联密切。本研究从“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理论出发,通过中医古籍和文献研究发现,痰 湿既与中风危险因素高度相关,又是中风的关键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与气虚、瘀血等互相影响转化,贯穿于 中风各阶段,并表现出相应临床症状。故治疗中风应重视痰湿,注重调补脾肺,具体可按中风病情发展分期而 治,早期应化痰通腑以祛邪实,后期宜培土生金以补脾肺。  相似文献   
214.
目的 探讨吞咽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吞咽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恢复期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采用吞咽造影检查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对照组常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则根据吞咽功能状况进行吞咽训练,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AT-10)评估其效果。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6%vs 42%, P <0.05)。观察组EAT-10评分低于对照组[(2.30±1.04)vs(2.96±1.18),P <0.01],观察组吞咽功能异常率低于对照组(24%vs 48%,P <0.05)。结论 吞咽护理有利于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临床上应及早根据患者吞咽功能状况制定康复计划。  相似文献   
215.
目的 分析LDL-C/HDL-C比值对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为糖尿病防治管理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贵州省自然人群队列研究数据。从连续型变量及分类变量两方面分析LDL-C/HDL-C比值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运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Cox比列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采用R 4.2.2及EmpowerStats 4.1统计软件进行平滑曲线拟合。结果 平滑曲线拟合结果显示,较高的LDL-C/HDL-C比值能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当比值达到2.87时,发病风险趋于稳定。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LDL-C/HDL-C比值每增加1个SD,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14.8%,其中男性及年龄≥45岁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6.4%及19.0%。未发现LDL-C/HDL-C比值对女性及年龄<45岁人群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将调查对象按LDL-C/HDL-C比值的四分位数法进行分组,与Q1相比,全人群中Q2~Q4分位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HR(95%CI)分别为1.307(1.006~1.697)、1.287(1.013~1.633)及1.516(1.179~1.9...  相似文献   
216.
目的 分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比值(LDL-C/HDL-C)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为高血压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0年建立,2016—2020年开展随访的贵州省自然人群队列。使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t检验、χ2检验,采用Cox等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LDL-C、HDL-C及LDL-C/HDL-C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计算校正后风险比(adjusted hazard ratio, aHR)及其95%可信区间(95%confidential interval, 95%CI),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法描述其剂量反应关系。对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5 388例研究对象,累积随访37 475.37人年,随访期间新发1 160例高血压,发病密度为30.96/千人年。Cox等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相关因素后,全人群LDL-C、LDL-C/HDL-C每增加1个单位,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17%(aHR=1.17,95%CI:1.09~1.26)和6%(aHR=1.06,95%CI:1.02~1.11),将L...  相似文献   
217.
目的: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腋窝淋巴结的变化,探讨乳腺磁共振成像(MRI)在NAC治疗后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接受NAC的乳腺癌患者其治疗前后的MRI增强检查影像学表现及术后腋窝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在166名接受NAC治疗的患者中,有58名患者在手术治疗前接受了新辅助化疗后MRI检查并纳入分析。39例患者NAC治疗后MRI结果提示腋窝淋巴结状态正常,其中32例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7例直接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这39例中有28例在最终病理检查中转移为阴性,阴性预测值为71.8%。在19例乳腺癌NAC后MRI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状态异常的患者中,其中10例在最终病理检查中对转移呈阳性,阳性预测值为52.6%。结论:乳腺癌NAC治疗后MRI腋窝成像结果的评估,预测淋巴结病变阴性的准确性高于淋巴结病变阳性,乳腺MRI影像评估对NAC治疗后乳腺癌患者行腋窝手术选择具有一定的诊断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18.
目的 探讨体育运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5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为期3个月的体育运动,包括室外和室内运动.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及情绪、体质量、月经、不孕4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