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0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人在某一工作环境里因各种原因已产生了相当严重的心理问题,就可能表现出对周围同事、本部门领导、乃至整个单位的严重不满,甚至不相信他周围的任何人,尽管大家已非常关心他并尽力帮助他,组织上也  相似文献   
32.
情景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按常规的三基护理标准进行培训;观察组除常规培训外,还进行相应的骨科护理安全管理情景模拟培训.定期进行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和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考核及护理人员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在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和自我评价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情景模拟是一种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和护理人员双方安全的骨科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3.
循证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40例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状况。对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160例施行循证护理,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找出常规护理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的直接和间接实证,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实践,制定出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脑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4.
周咏梅  陶剑虹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43-304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中年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炎性因子的变化,同时监测其调脂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入选60例女性ACS患者经PCI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治疗,其中中年女性(40~59岁)组30例,老年女性(60~75岁)组30例,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分别抽血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G、TC、LDL-C、HDL-C及ALT、AST、CK.结果:(1)中年女性组血脂异常患病率低于老年女性组;(2)中年女性组与老年女性组术前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术后即刻hs-CRP均高于术前(P<0.05);(4)两组在术后1周及1个月hs-CRP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年女性ACS患者虽然血脂异常率低,但其炎性因子水平仍有明显增高,使用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和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对83例高血压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同时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其中血压晨峰高于55 mmHg 39例(晨峰组),非晨峰组44例。对两组HRV各参数和心律失常进行比较。结果晨峰组HRV各参数显著低于非晨峰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晨峰现象提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特别是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6.
20%甘露醇在临床应用广泛,特别是在神经科,是脑卒中脱水治疗的一线药物[1].但在静脉注射时由于药物的高渗和微粒等因素,可使局部静脉出现疼痛、管壁变硬、弹性消失、管腔闭塞、不充盈等现象[2].据文献报道,采用静脉留置针反复静滴20%甘露醇,2 d内静脉炎发生率为45.69%,2 d后发生率达100%[3].这样不仅增加了病员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抢救、治疗工作.近年来,为防治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现将20%甘露醇输注时对机体的损伤机理和防治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对156例高血压患者做24h动态血压监测及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根据动态血压监测情况分为两组,晨峰组(86例),血压晨峰(起床后2h内平均收缩压一睡眠时最低平均收缩压)≥55mmHg(1mmHg=0.133kPa),其他为非晨峰组(70例)。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间期(Q—T),校正Q—T间期(Q—Te),Q—T离散度(Q—Td),校正Q—T离散度(Q-Ted)。结果:晨峰组与非晨峰组Q—Tc,Q—Td,Q—Tcd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有晨峰现象的患者,Q—Te,Q—Td,Q—Ted显著延长,心室肌电不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预防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本院2006以来的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47例,按采取新护理对策时间分为两组:A组(2006年3月~2008年4月),B组(2008年4月~2010年10月),对比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A组(2006年3月~2008年4月)有4例发生TURS,经治疗后完全康复,B组(2008年4月~2010年10月)采用新护理对策以来未发生TURS。结论防止TURS发生的护理对策关键是做好术前心理护理、病情评估和术中密切观察,及时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沟通,提前采取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9.
40.
吕旭东  周咏梅 《浙江医学》2021,43(7):781-782,788
目的探讨B超测定不同部位皮下脂肪厚度在判断营养不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诸暨市人民医院行门诊体检或住院的患者共100例,通过超声测量身体不同部位脂肪厚度、双上臂中段外侧、右肩胛下1cm处、双侧大腿中段外侧、脐周1cm的皮下脂肪厚度,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SF评分)进行分组,其中分值≥11分为营养良好(甲组)64例,分值<11分为营养不良(乙组)36例,并与BMI、上臂围、腰围、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绝对数等常规营养指标比较。结果传统的BMI、前白蛋白、腰围在判断营养状况良好与不良中的价值最大,但超声下脐上下皮下脂肪厚度可以替代BMI、前白蛋白、腰围监测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结论家庭随访患者可通过B超检查测量脐上下皮下脂肪厚度判断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