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14篇
内科学   13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87篇
预防医学   164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40篇
  2篇
中国医学   106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沈洁  金璋  陈增边 《临床医学》2008,28(11):39-40
目的探讨亚砷酸同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05年5月至2008年4月经临床、化验及影像学明确诊断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5例,同步接受亚砷酸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客观有效率(CR PR)为42.8%,获益率(CR PR SD)为71.4%,;甲胎蛋白(AFP)下降率为84.3%,腹痛症状在3个月内基本缓解,缓解率为88.5%,主要副作用为发热、肝功能损害、血液学毒性及胃肠道反应。结论亚砷酸同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临床疗效可靠、无创、安全,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2.
外伤性大血管损伤的临床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洁 《浙江临床医学》2002,4(10):749-749
目前对外伤性大血管损伤的救治水平已大有提高 ,但常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及早诊治而延误病情 ,使肢体功能严重受损、截肢甚至危及生命。作者自1996年初至今共收治本病15例 ,现将临床救治过程中的要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9例 ,女6例。年龄25~62岁。大血管损伤情况锁骨下动、静脉断裂合并锁骨骨折 ,多肋多处骨折、血气胸2例 ;股动脉损伤合并脾破裂及骨盆骨折各1例 ;单纯股动脉、股静脉刀刺伤断裂3例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刀刺伤2例 ;月国动脉断裂合并胫、腓骨骨折、腓总神经损伤4例 ;肱动脉损伤…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孕中晚期妊娠糖尿病(GDM)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2007年4月门诊进行孕期健康检查的妊娠中晚期(24~35周)孕妇进行GDM的筛查,首先进行50g葡萄糖筛查试验,如1h血糖≥7.8mmol/L,则进一步于3d后行100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将筛查出的47例GDM孕妇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25例行72h动态血糖监测(CGMS),对照组22例行72h指尖末梢血糖测试,7次/d(包括三餐前、三餐后及睡前).结果 所有GDM孕妇在监测过程中均无低血糖自觉症状及低血糖事件记录;CGMS数据显示实验组高血糖比为(17.5±3.1)%,低血糖比为(2.4±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3±2.2)%及0.结论 建议采用血糖仪行血糖自我监测的GDM孕妇,在进行指尖末梢血糖测试的同时定期进行CGMS血糖监测,系统评价真实血糖控制情况,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4.
分级诊疗是国际上先进且成熟的就医模式,本研究通过对三级医院直接对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联体分级诊疗实践经验的总结,探讨现有医疗卫生体制下实行医联体分级诊疗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级诊疗的实践方案。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与闵行区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1+1医疗联合体"分级诊疗模式试点实践为例,并比较该模式开展1年前后的成效。结果表明,医联体影像诊断、心电图诊断、眼底镜筛查辅助检查诊断平台较分级诊疗模式实施前上升5.66、11.2及5.03倍;双向转诊患者预约转诊率较实施前增长了20%。"1+1医疗联合体分级诊疗"模式在"双向转诊、资源配置、优势互补"等方面的作用有一定程度体现,尤其是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的开通,为患者分级诊疗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5.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双能量X线吸收法(DEXA)测定6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BMD,PCR-RFLP检测ER基因多态性。结果2型糖尿病组PP型的BMD与Pp型相比,在L2,L3,L4及L2~4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45,0.021,0.019和0.019);与pp型相比,在L4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37)。Pp型与pp型相比,各部位BMD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ER基因型分布频率为PP型0.128,pp型0.333,Pp型0.539,PP型腰椎BMD明显低于Pp型与pp型。结论2型糖尿病易合并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ER基因PP型与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低BM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6.
玻璃体混浊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型超声对玻璃体混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观察玻璃体暗区内光斑形态、亮度、位置、后运动等情况,对206例玻璃体混浊进行诊断。结果:玻璃体积血126例,近视眼性玻璃体混浊25例,老年性玻璃体混浊20例,星状玻璃体12例,炎性玻璃体混浊10例,感染性眼内炎8例,少量硅油残留5例,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4.2%。结论:B型超声对玻璃体混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眼科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7.
耿直  丁霞  沈洁 《河北医学》2010,16(6):646-649
目的:探讨重症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心肌标志物及心电图的变化,以及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分别检测6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及58例对照组的心肌标志物和心电图,并随访重症脑梗死患者三个月的全因死亡情况。结果:重症脑梗死组中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升高的比例分别为53.3%、36.7%和76.7%,心电图异常的比例为88.3%,对照组中cTnI、CKMB和MYO升高的比例分别为17.2%、12.1%和22.4%,心电图异常的比例为20.7%,两组相比,重症脑梗死患者中出现心肌标志物增高及心电图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脑梗死组中cTnI的增高与死亡有关。结论:重症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合并有心肌损伤,cTnI的增高预示了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08.
[摘要]: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联合紫杉醇(PTX) 对肝癌细胞huh-7的杀伤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索拉非尼、紫杉醇单药及其联合对huh-7细胞的增殖抑制,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 索拉非尼单药及PTX 单药对huh-7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具有协同作用( P <0.05)。索拉非尼主要使细胞阻滞于G1期,PTX则使细胞阻滞于G2期和M期。两药联用后同时阻滞于G1 及G2/M期。联合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索拉非尼和PTX对肝癌huh-7细胞有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 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索拉非尼联合紫杉醇对肝癌huh-7细胞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联合紫杉醇(PTX) 对肝癌细胞huh-7的杀伤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索拉非尼、紫杉醇单药及其联合对huh-7细胞的增殖抑制,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 索拉非尼单药及PTX 单药对huh-7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具有协同作用( P <0.05)。索拉非尼主要使细胞阻滞于G1期,PTX则使细胞阻滞于G2期和M期。两药联用后同时阻滞于G1 及G2/M期。联合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索拉非尼和PTX对肝癌huh-7细胞有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 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约有半数的妇女在其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流产。然而,人们还不知如何给予这些妇女及其家庭最好的关照。已有的研究关注的是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可能的预防手段,但是少有成功。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药物流产及其对症护理替代近十多年来作为主要手段的侵入性更强且更昂贵的外科清宫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