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便秘是骨科卧床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颈、胸、腰椎疾病的发病率高.笔者自2009年9月~2011年5月采取早期服用芪蓉润肠口服液配合腹部按摩防治脊柱疾病患者便秘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住院的骨科脊柱疾病患者70例,排除有胃肠道疾病,电解质紊乱、腹水、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实验组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53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53.5岁.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进一步了解重症肝炎患者的护理方法,促进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康复,减少病死率.方法:收集临床重症病毒肝炎共74例,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其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74例重症肝炎患者中腹水、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72.97%、66.22%、62.16%,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患者病死率最高,分别为90%、87.76%、82.61%.结论:对重症肝炎患者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医院内科门诊患者心理障碍临床表现及与躯体疾病的关系,分析心理治疗及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门诊患者登记簿进行登记调查,对有关病例资料进行归类和统计。结果在内科门诊就诊的1726例患者中,639例(37.0%)为躯体疾病,324例(18.8%)为心理障碍,763例(44.2%)为心身反应疾病。763例心身反应疾病患者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及放松训练,效果良好;324例心理障碍患者中,295例躯体化障碍患者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及对症治疗,症状明显减轻;29例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患者,治疗上给予抗抑郁、焦虑药物应用及心理疏导治疗,疗效较好。结论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在关注患者躯体症状的同时要考虑其是否存在心理精神障碍,注意识别诊断,应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等多角度入手,以改善患者的精神健康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苏北地区居民生物因素、饮食行为等各种影响因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对近两年苏北地区胃癌患者应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213例胃癌病例及对照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生物因素、饮食因素、生活行为等因素进行筛选。结果胃炎既往史、幽门螺旋杆菌、三餐是否规律、腌制食物、油炸食物、植物油、食盐用量、生活节奏、生气、常饮酒为危险因素,辛辣食物、鸡蛋、豆制品为保护因素。结论胃癌是生物因素、饮食生活习惯、社会因素等对具有不同遗传体质的个体长期反复作用的结果,宜采取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6.
先证者(Ⅲ5) 男,10岁.双侧手中央纵裂,中指缺如兼第3掌骨缺如.同时伴发环指和小指部分合并等多发畸形,左手尤为严重,抓握功能几乎丧失(图1a).双侧足表现似裂手,近侧分裂至跗骨,并伴跗骨异常、跖骨缺如、趾畸形而拇趾和小趾存在,双足发病,形成"龙虾足"(图1b),右脚轻度外侧翻,跑步时尤为明显.查体:患者发育正常,智力正常,心肺及其他脏器未见异常.家系调查:经知情同意调查该家系3代,无近亲婚配.  相似文献   
67.
WHO1997年报告全世界约有1.35亿糖尿病患者,预测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糖尿病足(DF)群体也在逐渐扩大。在非创伤性截肢中,糖尿病患者占50%以上[1],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并降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8.
周凤娟 《吉林医学》2004,25(4):35-35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2002年~2003年应用路路通治疗脑梗死62例,并进行疗效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心血管造影(ACG)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对80例经心脏彩超检查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介入手术,其中室间隔缺损24例、动脉导管未闭50例、肺动脉狭窄6例。所有患者手术前进行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CDFI)检查,测量缺损和狭窄处直径;术中进行心血管造影监测封堵器/球囊是否安放到位。术后采用心脏彩超检查有无残余分流。结果采用ACG和CDFI测量得到的病变直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术中根据造影显示调整封堵器/球囊位置,24小时后所有患者都不存在残余分流。结论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一样能准确测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病变处直径,并能指导封堵器/球囊的安放,在先天性心脏病中介入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产前诊断中染色体异常检测技术是保证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妊娠期内预防遗传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DNA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作为对怀疑存在染色体异常临床表现的患者及具有相关异常家族史人群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的金标准,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面临新的应用挑战。本文简要综述了临床上常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包括常规染色体G显带、N带、C带等的综合应用及与其他技术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定量荧光PCR(QF-PCR)、无创DNA检测技术的优劣比较,旨在说明将各种染色体核型检测分析技术合理地联合应用,取长补短,能更好地为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