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血压测量次数对人群高血压的诊断和防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在人群血压筛查时血压测量次数对人群高血压的诊断和防治的影响。方法 利用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规定,分析调查时测定的三次血压不同读数间对群体收缩压、舒张压变化趋势、波动幅度、高血压患病率、血压水平和分类的影响。结果 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均值都是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从第1,2及3次血压测量中估算的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15.0%,14.0%13.8%,也是随血压测量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但第二次与第三次所测患病率甚近。连续三次血压的测量对血压的分类显示出理想范围血压的百分比随血压测量次数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一级患病率第一次测量高于第二次和第三次。高血压二级和三级基本保持稳定,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其亚组的患病率则随测量次数的增加有较明显的降低。对血压波动振幅的分析显示SBP在正负4mmHg内为82.6%~90.0%,DBP则为87.6%~92.8%。结论 本文结果提示在人群高血压抽样调查时仍应按WHO规定连续测三次血压比两次为好。  相似文献   
7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知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心血管专科及基层医师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知晓情况,为今后加强《指南》的培训和普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参加学习班的心血管专科医师和市、区医院,厂矿企业单位的基层医师不记名问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348份问卷中,在此次培训前看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9.9%,其中心血管专科医师看过《指南》的人数40.8%;基层医师看过的人数17.7%,经卡方检验P<0.001。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到什么水平时,心血管专科医师与基层医师知晓大致相似。结论 心血管专科医师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知晓情况好于基层医师,但临床医师对高血压病的现代治疗及目标血压的知晓率都低,建议加强培训临床医师高血压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73.
我国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工作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心血管病有计划有规模的人群试点防治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群生活方式的变化,不仅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在增加,而且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渐升高,政府将防治人群心血管病作为政策出台,使科研、临床、流行病工作者有了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在  相似文献   
74.
我国人群冠心病流行现况与趋势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建国 5 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开展了人群抽样调查和疾病监测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心血管病健康统计资料 ,比起有些发达国家来还有相当差距 ,但已获得数据表明 ,对我国冠心病近2 0余年来的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已有初步了解。这些资料有助于提高广大群众对冠心病自我防病的意识 ,有利于引起医务界对冠心病临床和社区防治的重视 ,对我国卫生工作的决策可提供一些科学依据。中国人群冠心病流行现况、特征和趋势表现在 :1 与高发国家相比我国流行率仍属较低水平据 Chambless等〔1〕报道 WHO MO-NICA 1985~ 1990年 2 9个监测…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北京房山农村社区8a健康促进后的吸烟危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方法1991—1992年在北京市房山区的5个乡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干预区和对照区,针对心血管病分别采取加强干预和自然干预(对照区),并于当时和其后的1995、1997、1999年对两区分别进行抽样调查和评估。结果经过8a干预后,干预区和对照区人群对吸烟危害知识、态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干预区在吸烟会影响血压的认知方面提高较对照区更加明显;行为方面,戒烟率在两区都有提高,但干预区提高明显,且差距逐年增大,虽吸烟指数两区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干预区增加平缓,表明干预区对吸烟危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效果较明显,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区吸烟、戒烟和吸烟指数比较,经Z检验,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促进对于提高人群吸烟有害的知识、态度和促进戒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6.
北京房山区农民1991至1999年膳食营养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房山区农民人群膳食营养素摄入的变化情况和趋势。方法:1991—04/1999—06在北京市房山区农民人群中对35~65岁的随机抽样样本进行膳食营养调查。应用24h膳食回忆法分别进行了1991/1992年,1995年和1999年的调查,随机样本人数分别为.443人(男209人,女234人),367人(男163人,女204人)和393人(男180人,女213人)。分性别和不同年龄组对营养素的摄入变化进行比较。结果:1991/1999年,平均每人每天膳食中摄入热量和总蛋白质略升高;动物蛋白质,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Keys分值(膳食脂质分值)变化呈一致性明显逐渐升高趋势,55~65岁男性年龄组中其升高全都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在35~54岁女性年龄组中其升高也基本都有显著性意义;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质.钠的摄入略降低,钾、钙、乙醇的变化不大。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农民9年来膳食营养摄入的变化呈增加心脑血管病尤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的趋势,需要进行这方面饮食平衡的指导。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对首都钢铁公司男性职工心血管病危险20年长期随访分析,比较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人群,总胆固醇(TC)水平对于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于1974、1979和1980年分三次对首都钢铁公司5137名男性职工进行基线调查,并于1982、1987、1993和2001年分别对这部分人群进行了四次随访,共随访到4986人,平均随访20.84年。将人群分为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两组人群TC升高对于心肌梗死发病的风险,并加以比较。结果在20年长期随访中,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男性职工,TC升高对于心肌梗死的发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C升高对于心肌梗死发病的风险比,在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中分别为2.05和2.10;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分别为23.58%和30.75%。结论TC升高作为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中均具有较强的作用,但在高血压组中其作用更加明显,有更多的心肌梗死的发病可归因于TC水平的升高。因此,为了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长期发病风险,应在全人群,尤其是在高血压人群中,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还应加强对TC水平的控制。  相似文献   
78.
我国十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7,自引:0,他引:87  
目的 调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人群为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10个年龄为35~59岁的人群,共计25656人。用统一设计、统一表格和统一标准化的调查方法,按国标规定方法测量血压。结果经过平均5年的定群随访,确诊高血压年发病率男性为1.20%,女性为1.07%,临界及以上分别为3.27%和2.68%。同患病率一样,人群间存在着北方高(3.01%~5.62%)南方低(0.76%~1.50%)的趋势。在工、农、渔不同职业、不同性别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别。多元回归分析还表明,基线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水平和体重指数对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最为明显。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体重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未来5年内,确诊高血压发病危险增加9%;在正常范围内的SBP每增加1.3kPa(10mmHg),未来5年内确诊高血压发病危险增加71.5%。DBP每增加1.3kPa(10mmHg),确诊高血压发病危险增加102.4%。此外,分层分析表明,在35~59岁之间,年龄越小,相对危险增加幅度愈大。结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应在35岁前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20年来对2736例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措施和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进行高血压管理,采取综合措施,管理第一年血压恢复正常者占24.5%,临界高血压占29.9%.第12年高血压者占26.8%,卡方检验P<0.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高血压管理进行得越早效果越好,进行管理对高血压病人的恢复,防止出现合并症,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极大.  相似文献   
80.
老年心血管病的社区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老年心血管病社区管理的意义1 1 心血管病在老年人中多发 ,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 ,老年心血管病死亡率随年龄而增加 ,尤其在 40岁以后明显上升 ,6 0岁以上每增加10岁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增高一倍左右。北京市崇文区调查资料表明 ,1985~ 1987年占死因前三位的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占总死因的 5 9 7% ,但到 1991~ 1993年则上升到 6 5 % ,其中尤以心血管病死亡增加明显 ,由 6 9 6 /10万上升到 12 1 1/10万。全国卫生统计资料也表明 :死亡年龄段主要集中在中老年 ,特别是老年后期 ;如 40~ 49岁、 5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