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48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的发生及凝血功能。方法选择69例MPN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4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45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技术,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情况。同时检测MPN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浓度(Fbg)、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分析其与JAK2V617F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69例MPN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率为66.6%(46/69),其中PV 20例,阳性率83.3%(20/24);ET 27例,阳性率60.0%(27/45)。MPN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PT、aPTT、TT、D-D存在明显差异(P<0.05),vWF、ATⅢ无明显差异;MPN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PT、aPTT、TT、存在明显差异(P<0.05),D-D、vWF、AT均无明显差异。白细胞计数在MPN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MPN患者中发生率高,可作为MPN诊断、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初诊MPN患者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白细胞计数、凝血常规可初步评估MPN患者凝血功能,早期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12.
马莉  顾翔  吴蔚  倪军  王红  吉薇  沈连军  孙梅  顾健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989-1991
【目的】通过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pCsF)动员后的干细胞采集物中CD34+细胞及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以评估干细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患者经rhG—CSF动员后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采集干细胞,将采集物按照白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计数单个核细胞,取采集物一滴制成血涂片,以瑞氏染色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血细胞形态分析。同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面抗原标志CD34+以评估干细胞成分。将制备成一定的浓度的干细胞悬液进行相关疾病治疗,观察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采集当天供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为(47.36±17.21)×10^9/L。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为(0.12±0.12)%,采集物中CD34+细胞百分比为(0.33±0.30)%。单个核细胞数为(5.09±3.14)×10^8/L,单个核细胞比例为(81.62±17.94)%。其中淋巴细胞比例为(60.43±12.20)%,单核细胞比例为(15.30±9.24)%。幼稚阶段粒细胞(包括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中、晚幼粒细胞)比例为(8.32±4.16)%。以干细胞悬液进行心肌修复时,结果发现自体外周血CD34+干细胞移植后能改善心脏功能,使胸闷、胸痛、气短等临床症状好转。在以动员后的干细胞悬液治疗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结果显示经多点注射数天后病变部位可见散在新生小动脉,新生血管中有移植的细胞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标志。【结论】通过对rhG-CSF动员后的干细胞采集物进行CD34+计数、单个核细胞MNC分类及形态学分析,可以客观评估采集物质量,并可根据需要配制成不同浓度和细胞数的细胞悬液以应用于临床治疗,干细胞治疗的长期疗效,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评估保留与切除子宫Prolift盆底重建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POP-Q分度为II-IV期并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或穹窿脱垂患者共47例,分别进行保留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24例,保留子宫组)及不保留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23例,切除子宫组)。对合并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同时进行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术),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客观评价手术效果。结果保留子宫组手术时间平均(83.13±21.91)min,出血量平均(112.92±36.17)ml。切除子宫组手术时间平均(125.43±46.71)min,出血量平均(124.78±48.42)ml。术后随访5~14个月,平均随访(7.3±0.8)个月,随访率100%。保留子宫组术后6个月及1年客观治愈率分别为95.83%、90.00%,不保留子宫组术后6个月及1年客观治愈率分别为95.65%和94.12%,2组客观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全部或部分重建,与不保留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相比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近期疗效明确,远期疗效仍需观察。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究通窍鼻炎胶囊联合布地奈德对变应性鼻炎(AR)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AR病人14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49)、布地奈德组(n=48)和通窍鼻炎胶囊组(n=46)。布地奈德组接受布地奈德治疗,通窍鼻炎胶囊组接受通窍鼻炎胶囊治疗,联合组接受布地奈德加用通窍鼻炎胶囊治疗。对比三组总有效率、中医症状评分(鼻塞、鼻痒、流涕、喷嚏)、γ-干扰素(IFN-γ)、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h17)、白细胞介素-17(IL-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球蛋白E(IgE)、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清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变化情况。统计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3.88%比83.33%、73.91%)、IFN-γ[(86.47±4.85)mg/L比(80.63±4.28)mg/L、(75.46±4.73)mg/L]、Treg[(4.35±0.57)%比(4.08±0.53)%、(3.74±0.49)%]及TGF-β1水平[(34.72±4.03)ng/L比(31.27±4.35)ng/L、(28...  相似文献   
115.
 【摘要】 目的 分析1号染色体克隆性异常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发生频率、类型,并了解其临床和生物学意义。方法 对25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细胞遗传学R显带核型分析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累及1号染色体的异常核型及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256例中涉及1号染色体异常的恶性血液病25例(9.8 %),分别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2、骨髓增生异常综全征(MDS)、多发性骨髓瘤(MM)、淋巴瘤骨髓浸润、慢性粒细胞加速急变期、浆细胞白血病、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号染色体与其他染色体之间易位11例,其中t(1;19)3例,t(1;14) 2例,1号染色体部分增加或缺失7例,增加1条完整或部分缺失的1号染色体7例,1q等臂染色体3例。t(1;19)见于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t(1;14)见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随访涉及1号染色体异常的20例患者,临床疗效差,生存期短。结论 发生1号染色体克隆性异常的恶性血液病主要见于急性白血病、MDS、MM,非特异性的异常多见,特异性的异常主要是与其他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和1q三体。具有重现性的异常有t(1;19)、t(1;14),均与白血病免疫表型相关;而1q三体和1q21扩增分别对MDS和MM的治疗、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6.
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一识别E受体单克隆抗体T11a(JN20-5),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T11a(JN20-5)与多种T细胞反应,并识别人外周血全部T细胞。比抗体对E玫瑰花生成有明显阻断作用,其相应抗原又与E受体一样对胰酶消化敏感。经PHA刺激不同时间后T11a(JN20-5)与另一CP_2抗体一样,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反应百分率无明显增加,但反应强度增加。标准CO_2抗体Leu5b、Anti-CCT_3都有阻断F1TC标记T11a(JN20-5)的作用,说明T11a(JN20—5)为一识别E玫瑰花受体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17.
细胞表面的糖复合物主要以糖蛋白及糖脂形式存在,是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在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粘附、移动及细胞间识别等基本生命活动中起着广泛的作用。因此,倍受重视。尤其是对肿瘤细胞表面糖复合物与其各种行为间关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有效的诊治措施,并为糖复合物作为信息分子和其它功能分子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型。由于篇幅所限,文中主要涉及糖蛋白部分。细胞转化与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与 C 反应蛋白联合评分系统应用于儿童急性腹泻抗菌治疗的合理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江西省儿童医院新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无典型细菌性腹泻表现但被上述评分系统判为阳性,随 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15 例。实验组使用抗生素,对照组不使用抗生素,共观察 5?d,比较两组的治疗 有效率、 典型细菌性腹泻的发生率、 病死率及不良事件率。结果??实验组第 5 天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93.3% Vs?46.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典型细菌性腹泻的发生率相当,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无死亡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降钙素原与 C 反应蛋白联合评分系统对儿童急性腹泻的抗菌治疗具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 针对无典型细菌性腹泻表现但被该系统判为阳性的急性腹泻患儿, 抗生素治疗可使其受益。  相似文献   
119.
近交系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近交系大鼠同种异位腹腔心脏移植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改良的ono术式建立Brown Norway到Lewis大鼠的腹部异位心脏移植,将供心升主动脉、主肺动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进行端侧吻合。采用分别结扎右上腔和下腔静脉后一次性集束结扎法取心,行端侧血管吻合连续缝合法。结果:共进行了48例大鼠心脏异位移植,经过预实验16只的技术总结,正式实验32只手术成功率为96.88%,供心冷、热缺血时间和心脏复跳时间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至60min。结论:加强供心的综合保护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是移植模型建立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0.
新医改对改善当前医患关系有哪些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家新的医改方案对医药卫生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为医患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契机,特别是确定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强化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障机构的监管,这一系列改革在保证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改善医患关系、营造和谐诚信的医疗服务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