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篇 |
内科学 | 2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7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44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目的:分析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226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预防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主要种类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46.4%)、头孢菌素类(18.4%)、喹诺酮类(15.2%);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平均疗程为3d;术后继发感染3例,发生率为1.3%.结论: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继发感染比例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高,不应常规预防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疗程过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黑骨藤(HGT)中分离筛选免疫抗炎活性部位,探讨其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为研制和开发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巴豆油诱发的急性小鼠耳肿胀及二硝基氯苯(DNCB)诱发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作为免疫抗炎活性的评价指标,观察HGT 5A对急性炎症及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HGT 5A 100~500 mg8226;kg 1灌胃给药对巴豆油诱发的小鼠急性耳肿胀具有明显抑制作用,50~100 mg8226;kg 1灌胃给药对DNCB诱导的DTH反应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对DTH模型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HGT 5A具有较明显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甘草酸类药临床疗效及作用特点,为临床选用药品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将2009年12月—2010年11月间的全部住院患者(17 68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只使用1个品种甘草酸类药,并排除联合用其他保肝降酶药的患者入组(9 902例)。着重研究各品种甘草酸类药临床疗效,详细探究对于不同类型肝病患者中各品种临床疗效及应用情况。结果:(1)作为保肝降酶药,3种甘草酸类药用于绝大多数肝病患者的治疗是有效的;(2)3种主要甘草酸类药治疗乙型肝炎或酒精性性肝炎患者,有效率>90%者均可选用;(3)对于丙型和乙丙合并感染性肝炎,异甘草酸镁或复方甘草酸苷有效率较高,可优先选择;(4)对于戊型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甘草酸二胺有效率分别为92.75%和92.72%,可优先选择;(5)对于诊断不明的肝功能异常患者,临床也可以选用甘草酸类药改善肝功能异常,然后再酌情修订治疗方案;(6)年龄<18岁的患者总体疗效不太理想,>58岁的患者疗效有下降的趋势,值得注意。结论:本文统计的3种甘草酸类药在临床治疗慢性肝炎时,疗效是肯定的,但对于不同类型肝炎,3种主要甘草酸类药显示出疗效的差异,值得临床参考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等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最终招募到的258名有效病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29名),干预组由临床药师给予药学监护,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分别在随后的9个月内给予每3个月1次的随访,记录药师用药建议、血压达标率和用药依从性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研究开始前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在研究结束时,对照组依从性良好,患者从55例(42.6%)增加到71例(55.0%),而干预组从56例(43.4%)增加97(75.2%),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对照组血压达标率从45例(34.9%)提高到65例(50.4%),干预组血压达标率从44例(34.1%)提高到98例(76.0%),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在相关常识知晓率方面差异更为显著。研究期间,临床药师共给予干预组患者192条用药建议,对照组未获得解放军302医院临床药师的任何用药建议和药学监护。结论临床药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药学监护,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有针对性的用药建议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达标率。 相似文献
16.
17.
银屑病患者血浆NO、SOD、LPO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氧化氮(NO)是一种源于内皮细胞的松弛因子,一般认为NO的产生常伴有免疫功能的抑制.银屑病的病因不明,已知免疫介导机制参与发病.我们对33例银屑病患者的血浆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进行检测,以了解它们与银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笔者曾遇多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在长达10月至18年的病程中,因多次误诊而未获正确治疗,现将其中4例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