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5篇 |
内科学 | 2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44篇 |
预防医学 | 18篇 |
药学 | 9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近年来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疫区逐渐扩大 ,不典型病例增多 ,而该病目前早期尚缺乏特异性诊断 ,故易误诊误治。我院 1994- 11~ 2 0 0 0 - 10共收治 HFRS75 3例 ,误诊 75例 ,误诊率达 9.96 %。本文仅就误诊病例及原因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 1例 ,女 2 4例 ,年龄 14~ 70岁 ,平均36 .5岁。除 1例因血尿 3d入院外 ,均以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收住院。入院时间 1~ 15 d,平均 4.5 d。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6年烟台全国 HFRS防治会议诊断标准 ,且经血清学检查确诊。1.2 误诊疾病及分类 1病毒感染 :包括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骨动夕阳”诊疗小组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骨科患者212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骨科患者35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诊疗和护理,观察组采用“骨动夕阳”小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2组骨质疏松诊断率、治疗率和患者住院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骨质疏松的诊断率、治疗率和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χ2=6.509,P=0.012;χ2=8.216,P=0.004;χ2=8.344,P=0.004)。结论 “骨动夕阳”小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率和治疗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心肌损害5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病提供客观有效的理论数据,提高医患双方对该病的进一步了解。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SFTS心肌损害患者56例(之前无心脏疾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心脏指标、肌红蛋白(MB),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常规及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相关代谢产物谱。另收集12例患者全血和血清作为对照组,记录B型尿钠肽、心率及血常规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FTS心肌损害患者血小板、白细胞与对照比较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LDH、AST、α-HBDH、CK、CK-MB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TS患者应及时做相应的心肌酶谱检测,及时发现病症并及时治疗,减缓心肌损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降低SFTS心肌损害加重的心力衰竭病死率,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及血清因子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5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该院确诊并治疗的SFTS患者138例,作为SFTS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2个亚群变化的特点,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同时选取该院门诊体检健康者1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检测相同的各项指标表达水平。结果 SFTS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为(22.69±5.02)%,健康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数量比SFTS组多,为(56.11±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TS组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为(39.03±4.09)%,健康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数量比SFTS组患者少,为(24.51±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CD8~+T在感染布尼亚病毒(SFTSV)后明显降低。SFTS组IL-2表达水平为(55.81±7.52)μg/L,健康对照组为(117.02±5.31)μg/L;SFTS组TNF-β表达水平为(72.91±6.03)μg/L,健康对照组为(112.84±4.91)μg/L;SFTS组IFN-γ表达水平为(21.01±8.20)μg/L,健康对照组为(103.15±3.74)μg/L,SFTS组患者感染SFTSV后IL-2、TNF-β、IFN-γ均明显下降,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TS患者感染SFTSV后,导致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减少,CD8~+T淋巴细胞增加,CD4~+T与CD8~+T比例失衡;造成外周血清中IL-2、TNF-β、IFN-γ因子表达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45.
数字PCR和荧光定量PCR诊断急性期布鲁菌病的灵敏度比较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用于布鲁菌检测的数字PCR技术,初步用小样本开展研究,比较数字PCR和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差异,验证数字PCR作为急性期布鲁菌病诊断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符合我国急性期布鲁菌病诊断标准的20例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用数字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初步比较2者在急性期布鲁菌病诊断中的灵敏度差异,并分析差异原因。结果20例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清样本中,数字PCR检测阳性20例,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0例。结论初步证实在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清标本检测中,数字PCR检测灵敏度高于荧光定量PCR,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尚须进一步扩大样本完成实验诊断技术临床研究,并进行多实验室验证。 相似文献
46.
患者男,43岁.入院前5 d无明显诱因地开始发热伴持续性头痛、腰痛、呕吐伴轻微腹痛、腹泻,在当地诊所疑为"急性胃肠炎"应用"丁胺卡那霉素"治疗2 d无效. 相似文献
47.
患者男,43岁.入院前5 d无明显诱因地开始发热伴持续性头痛、腰痛、呕吐伴轻微腹痛、腹泻,在当地诊所疑为"急性胃肠炎"应用"丁胺卡那霉素"治疗2 d无效. 相似文献
48.
49.
急性有机磷中毒胆碱能危象后至迟发性周围神经损害之前,可发生中间综合征(IMS),其发病突然,主要表现为肌无力,可累及肢体近端肌肉、屈颈肌、部分颅神经支配肌,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醉而致死亡[1].现将我院收治的10例IMS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干扰素(IFN)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重要药物,抗病毒机理主要包括免疫调节作用和直接抗病毒作用,国内外报道(IFN)治疗结束后HBeAg和HBV DNA阴转率为30%~50%,停药1年后仅为20%~25%。且IFN治疗CHB存在副作用较大,患者顺应性较差,停药后易反跳,适应症较窄等局限性,故联合治疗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治疗CHB临床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IFN治疗CHB的联合用药作一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