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临床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 (ABPC/SB)、阿莫西林 /舒巴坦 (AMPC/ SB)敏感性降低的特征。方法 琼脂二倍稀释法、酶动力学参数及等电点测定、质粒提取和转化。结果 临床产酶 3株大肠埃希氏菌 Ec1、Ec2、Ec3及 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 Kp1、Kp2、Kp3、Kp4对 ABPC/ SB、AMPC/ SB的敏感性明显降低 (MIC≥ 12 8mg/ L ) ,(1) Ec1、Ec2、Ec3及 Kp1对所试头孢菌素类及碳青霉烯类敏感 ;仅见一约 35 kb的质粒 ;含有单一β-内酰胺酶 (p I,5 .4 ) ,与 TEM- 1相比 ,各酶活性降低 ,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下降 ,对 AMPC的 Km值比 TEM- 1高 2~ 4倍 ,三唑巴坦 (TB)、舒巴坦 (SB)、克拉维酸 (CA)对各酶的 IC50 比 TEM- 1高 4~ 32 0倍 ,表明此 4株菌对青霉素类亲和力明显降低 ,对酶抑制剂的敏感性显著下降 ;(2 ) Kp2、Kp3、Kp4与 Kp1不同 ,对 ABPC/ SB、AMPC/ SB和头孢菌素类均耐药 ,含有多个质粒 ,显示多个β-内酰胺酶 ,p I值分别为 5 .4、7.6、8.2等 ;而 4株质粒转化菌株所提取β-内酰胺酶的 p I值均为 5 .4 ,且均仅见一条约 35 kb的质粒 ,对 ABPC/ SB、AMPC/ SB获得了耐药 ,但仍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敏感。结论 本研究中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  相似文献   
12.
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诊断(附16例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侧脑室脑膜瘤16例,其中男3例,女13例,年龄为15-69岁,平均年龄33.9岁,16例均行MRI平扫与增强,2例行单体素(SVS)氢质子波谱(1HMRS)扫描.结果 侧脑室脑膜瘤好发于侧脑室三角部(8/16);边界清晰,呈类圆形(7/16)或分叶状(9/16);T1WI 表现为等(11/16)、稍低(5/16)信号,T2WI呈等(7/16)、稍高(6/16)、稍低(3/ 16)信号,增强扫描多数(11/16) 呈明显均匀强化;肿瘤内可有囊变坏死(5/16),大多数(12/16)瘤周无或轻度水肿;2例行1HMRS表现为NAA峰低矮或未见,Cr峰下降,Cho峰增高,出现倒置的Ala双峰.病理类型纤维型(13/16)多见.结论 侧脑室脑膜瘤有相对特征性的MRI表现特点,结合患者发病年龄及性别、MRS表现等可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新四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第四代注射用头孢菌素头孢匹罗对 8株包括质粒介导与染色体介导产酶菌株 β -内酰胺酶的稳定性 ,并与其它 4种头孢菌素进行比较 .方法 采用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细菌 β -内酰胺酶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对抗生素的水解率 .结果 头孢匹罗对各产酶菌株 β -内酰胺酶的相对水解率 <5 % ,尤其对质粒介导的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TEM - 3、SHV - 4及染色体介导Ⅰ型 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头孢噻肟及其他头孢菌素 .结论 头孢匹罗对 β -内酰胺酶具有高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背景: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不断形成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并且可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表现出一定的多分化潜能.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对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成成纤维细胞集落的影响,及其在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 方法:分离小鼠双侧股骨、胫骨,全骨髓法分离总骨髓细胞,采用反复转移非黏附的骨髓细胞培养法纯化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5代总骨髓细胞和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含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神经细胞诱导液培养2周.观察非黏附骨髓细胞产生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能力,表皮生长因子对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影响,甲苯胺蓝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总骨髓细胞、反复转移的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能够不断产生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给予表皮生长因子处理后,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效率明显增高.诱导2周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总骨髓细胞和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表达神经细胞特异性蛋白NeuN和NF-200;经甲苯胺蓝染色在部分细胞中可见神经元特异性标记尼氏体.证实表皮生长因子可有效促进小鼠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成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效率,经反复转移的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蛋白酶诱导的骨关节炎(OA)模型的异同.方法 12只新西兰兔被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经皮右膝关节腔内注入1.6%木瓜蛋白酶0.3 ml (4.8 mg)或Ⅱ型胶原蛋白酶溶液0.5 ml(2 mg)各两次建立模型,末次注射后第6周行右膝放射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两组模型大体及显微镜病理检查均显示内侧胫骨平台关节软骨呈骨关节炎样退变,其中胶原蛋白酶组的软骨退变程度较木瓜蛋白酶组严重,Mankin评分分别为(10.2±1.9)分及(4.3±1.0)分(t=-4.699, P<0.01),胶原蛋白酶组的关节边缘还可见骨赘形成,而木瓜蛋白酶组无可见骨赘.结论 两种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均可成功建立起骨关节炎动物模型,低剂量的胶原蛋白酶可较稍高剂量的木瓜蛋白酶诱导出更为严重的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第四代注射用头孢菌素头孢匹罗对8株包括质粒介导与染色体介导产酶菌株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并与其它4种头孢菌素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细菌β-内酰胺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对抗生素的水解率.结果头孢匹罗对各产酶菌株β-内酰胺酶的相对水解率<5%,尤其对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TEM-3、SHV-4及染色体介导Ⅰ型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头孢噻肟及其他头孢菌素.结论头孢匹罗对β-内酰胺酶具有高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不同配比头孢哌酮 三唑巴坦 (1∶1、2∶1、4∶1、8∶1)的抑酶增效作用 ,并与同类复方制剂头孢哌酮 -舒巴坦、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细菌 β内酰胺酶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对抗生素的水解率、抑酶保护率。结果 :β内酰胺酶对头孢哌酮 三唑巴坦 (1∶1、2∶1、4∶1、8∶1)的相对水解率明显低于头孢哌酮单用 ,且优于头孢哌酮 舒巴坦 1∶1及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8∶1,其中头孢哌酮 三唑巴坦 1∶1的酶稳定性最强。不同浓度舒巴坦、三唑巴坦、克拉维酸的抑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关系 ,且抑制作用三唑巴坦 >克拉维酸 >舒巴坦。结论 :三唑巴坦明显增强头孢哌酮对 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 ,具有抑酶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产科医学的发展,新生儿出生时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已有了明显降低,但临床上仍经常有新生儿颅脑损伤发生。现将我院神经外科病房收治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54例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坛生、原位癌、鳞癌Ⅰ级、Ⅱ级、Ⅲ级进行核仁组成区相关嗜糖蛋白(Ag-NOR)计数,同时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其中的25例进行DNA含量的原位定量及核浆比测定,结果8C及8C以上细胞群的出现是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Ag-NOR计数及核浆比与细胞DNA含量变化呈正相关,随病理分级逐级增高,并在判断肿瘤恶性程度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2弛豫时间(T2值)测定在不同时间段去神经骨骼肌退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七组,每组5只,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建立去神经支配腓肠肌实验模型,于模型制成后1、24、48 h,1、2、4、6周不同时间段行双侧下肢MR扫描,测量不同时间段腓肠肌的T2值,扫描后分别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去神经肌肉1及24 h各扫描序列上信号均无异常,去神经侧腓肠肌1~24 h的T2值:(31.76±1.23)ms,假手术侧T2值为:(30.65±1.05)ms,T2值与假手术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F=3.884,P0.05)。48 h后T2图上可显示去神经支配腓肠肌信号轻度增高,T2值为(40.75±1.02)ms;1~2周时肌肉T2值继续升高,6周达高峰(57.04±1.79)ms,T2值时间曲线呈缓慢上升型。假手术侧T2值与48 h的T2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异(F=346.903,P0.01);T2值增加与病理上出现肌肉水肿、变性,肌细胞间毛细血管增多,扩张相一致。结论损伤后48 h的T2值测定可早期发现去神经肌肉的异常改变,明显早于肌肉萎缩的形态学改变,T2值随着去神经骨骼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T2值时间曲线可客观反应去神经后肌肉的退变,可作为检侧去神经肌肉异常的敏感、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