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研究DDT类农药(p,p′DDT、o,p′-DDT、p,p′-DDD、p,p′-DDE)的拟雌激素活性.方法 用重组人雌激素受体(hER)基因酵母细胞(W303-1A-hER-ERE-LacZ)评价DDT类农药的拟雌激素活性.将终浓度为10-9~10-15 mol/L的17β-雌二醇、终浓度为10-3~10-9mol/L的p,p′DDT、o,p′DDT、p,p′-DDD、p,p′-DDE加入酵母细胞培养液,作用4 h,通过定量测定β-半乳糖苷酶的活力表达DDT类农药的雌激素作用强度.结果 DDT类农药能像配体一样与hER结合,发挥雌激素效应,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o,p′-DDT雌激素活性较强,EC50为5.30×10-7 mol/L,p,p′-DDE雌激素活性较弱,EC50为9.28×10-5mol/L,同分异构体间(o,p′-DDT、p,p′-DDT)雌激素活性具有协同效应,联合效应相加指数(AI)为1.5;同系物间(p,p′-DDD、p,p′-DDE)雌激素活性具有拮抗效应,AI=-1.38;4种DDT类农药联合雌激素效应呈协同作用,回归方程为(y)=2.600 6χ2-28.079x-21.757,EC50为2.57×10-8 mol/L,AI=0.83.结论 DDT类农药是经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环境雌激素,p,p′DDT、o,p′-DDT、p,p′-DDD、p,p′-DDE联合效应拟雌激素活性呈协同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82.
黄连多糖抑菌活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黄连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扩散法研究黄连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并选用黄连水提液和盐酸小檗碱作为对照。结果黄连水提液和小檗碱对菌体均有抑菌效果,黄连水提液的抑菌效果尤为明显;黄连多糖没有抑菌作用。结论黄连多糖在体外条件下,不具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石嘴山地区耳鸣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其生活质量受影响的状况。方法以266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均以耳鸣为第一主诉或仅次于听力损失为第二主诉,应用国际通用的耳鸣致残量表(THI)对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THI可以反映耳鸣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得分与听力损失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得分与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病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嘴山地区职业人群耳鸣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60%为轻度以下,对生活质量影响不大,掩蔽治疗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人迎穴深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以人迎穴深刺为主,每日治疗1次,10次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 d,行下1个疗程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对照组以卡马西平片口服,每次150mg,每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在Mcgill量表中的疼痛评估指数(the pain rating index,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直观模拟量表(visual analohuc scales,VAS)、现在疼痛程度(the 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5个方面进行比较,除现在疼痛程度外,其余4项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1年后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22.4%,对照组为4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P<0.05).结论 以人迎穴深刺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镇痛作用均较好,且复发率较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妇女内分泌临床特征。方法选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妇女150例,与单纯不孕妇女150例、单纯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150例作为观察对象。结果三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指标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妇女泌乳素水平要明显高于单纯不孕妇女,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睾酮、胰岛素、雌二醇、泌乳素指标异常是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最为主要因素,能够有效给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根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长蛇灸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2、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长蛇灸配合俞募配穴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俞募配穴针灸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用放免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水平,用ELISA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FN-γ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63.3%;对照组总有效率41.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2、IFN-γ、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IL-2、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TNF-α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IL-2、IFN-γ、TNF-α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蛇灸配合俞募配穴针灸可较大地提高脾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其取效的机制可能是升高患者血清IL-2、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87.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临床表现为患肢疼痛、水肿及上肢活动功能受限等[1],严重妨碍患肢功能康复.目前,本病的治疗较为棘手,迄今为止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2009年6月以来,笔者采用赤凤迎源针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测观察其对患者上肢血流速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观察病例为2009年6月-2012年6月就诊的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采用PEMSR软件按1∶1对照产生的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期间共脱落3例(1例因不能耐受针刺手法、2例因无法保证连续治疗),最后治疗组39例、对照组38例纳入统计.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分布情况经x2检验和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的家庭护理.方法:通过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及家属掌握高血压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结果: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高血压病的防治.结论: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控制了血压.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阿魏酸(FA)对高糖诱导损伤的内皮祖细胞(EPCs)生物学功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脐带血EPCs,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双荧光染色法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等技术对培养的EPCs进行鉴定.将鉴定成功的EPCs用30 mmol/L的葡萄糖预处理120 h后,分别在不同浓度梯度FA(0、1、2、4、8、16 mg/L)条件下干预培养,确定FA促高糖受损EPCs增殖的最佳浓度.另将高糖诱导损伤的EPCs随机分为实验组(最佳浓度FA干预)和模型对照组(PBS干预),同时设置正常EPCs对照组(PBS干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黏附能力测定试验、Matrigel体外成管试验、划痕实验及ELISA法检测FA对细胞增殖、黏附、成血管、迁移能力及对EPCs分泌SOD的影响.结果 FA促高糖受损EPCs增殖的最佳浓度为8 mg/L;与正常组比较,高糖受损EPCs增殖、迁移、黏附及成管能力显著降低(P<0.05);当用FA干预后,高糖受损EPCs增殖、黏附、迁移及成血管能力显著增强(P<0.05).ELISA检测发现,与正常组比较,高糖受损EPCs分泌SOD能力显著下降(P<0.05),而用FA干预后,能部分逆转EPCs分泌SOD能力,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处理能改善高糖受损EPCs生物学功能,但对高糖受损EPCs分泌SOD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0.
目的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住院期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制定精准化的护理策略,预防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在血液科化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2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精准化护理策略,观察患者在实施不同护理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病原菌检出情况及治疗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流感染率为1.56%(2/128),低于对照组的7.03%(9/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P=0.03);对感染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共检出病原菌11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微小棒杆菌2株;研究组患者置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通过实行精准化护理策略可以有效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