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MSCT测量圆孔骨性通道相关参数的数值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4年8月20日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头颅、鼻窦和眼眶MSCT检查的152例非外伤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0例,年龄16~89岁;女72例,年龄17~79岁。所有患者行MSCT扫描,从冠状面、横断面、矢状面上显示152例304侧圆孔骨性通道,在MSCT图像上测量圆孔的深径D、圆孔中轴线与翼腭窝中轴线的夹角B、两侧圆孔中点连线与圆孔中轴线的夹角A1、同侧圆孔中轴线与翼腭窝中轴线的夹角A2、同侧圆孔外口外侧和内口内侧连线与翼腭窝中轴线的夹角A3。对比相同性别不同侧别间及同一侧别不同性别间圆孔骨性通道的相关参数,计算测量数据的变异系数(CV) 和测量者个体间的CV,并采用组间相关系数(ICC)分析各测量参数的可信度。结果 MSCT能够清晰显示152例304侧圆孔的形态、大小及走行,图像质量良好。圆孔深径D值为(4.76±1.61) mm,角B、A1、A2、A3分别为93.13°±8.68°、87.78°±8.64°、134.49°±8.63°、160.16°±8.22°。相同性别不同侧别间比较:角A1右侧均大于左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圆孔深径D和角B、A2、A3右侧和左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一侧别不同性别间比较:圆孔深径D和角A1、A2、A3 、B在男性、女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 B、 A1、A2、A3CV范围分别为31.58%~37.14%、8.15%~9.78%、8.35%~9.94%、5.50%~6.74%、4.43%~5.59%;测量者间的CV分别为20.63%~21.54%、9.13%~9.16%、2.54%~3.77%、2.00%~2.59%、1.58%~2.69%。角B测量可信度为较好,圆孔深径D和角A1、A2、A3的测量可信度为极佳。结论 在MSCT图像上对圆孔骨性通道进行测量,其结果稳定、可靠,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基于磁共振图像纹理特征的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对子宫内膜癌(EC)病理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子宫切除术前行3.0 TMR检查且病理证实为EC的188例患者资料.在其T2WI矢状位图像上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使用纹理特征提取软件MaZda,获得纹理特征参数,训练并建立逻...  相似文献   
33.
原发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器官来源原发腹膜后肿瘤是指除胰腺、肾脏、肾上腺等脏器以外起源于腹膜后组织的肿瘤,较少见[1,2],术前定位、定性诊断有一定困难,本文回顾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腹膜后肿瘤,探讨影像学检查价值。1材料与方法本组29例均为我院近5年间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34.
我院自1973~1990年3月共收治小儿重症肌无力(MG)25例,发生肌无力危象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5例,女20例。2~7岁18例,~13岁7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9年,其中<2周9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健康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志愿者手指关节 MRI 的主要表现,检验所研制手指线圈的成像效果。方法应用研制的手指线圈,与机器所配的肢体线圈、柔性表面线圈和3英寸(1英寸=2.54 cm)表面线圈,分别对自制的水模型,用同样T2 WI 序列进行扫描,采用单幅图像测量信噪比(SNR)的方法进行比较。应用中指标本(1个手指)并邀请健康志愿者5例(8个手指)和 RA 志愿者18例(22个手指)参与研究。结果手指线圈的 SNR 比3英寸表面线圈高出1.5倍以上,比肢体线圈和柔性表面线圈高出4倍以上。RA 志愿者22个手指中出现17例滑膜炎、10例关节积液、5例骨髓水肿、7例有骨侵蚀和6例腱鞘炎表现。结论手指线圈具有很高的 SNR。  相似文献   
36.
目的:运用3.0T MR T2 mapping 成像技术定量研究椎间盘退变及生物力学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分析34例下腰痛(LBP)及(或)坐骨神经痛患者腰椎间盘 T2值与 Pfirrmann 分级、椎间盘部位、年龄的相关性及加压前后腰椎间盘 T2值。结果髓核 T2值与 Pfirrmann 分级、椎间盘部位、年龄存在相关性。结论(1)T2 mapping 可以对椎间盘退变作无创性定量检测;(2)体外压力负荷变化可影响椎间盘 T2值。  相似文献   
37.
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是一种少见的瘤样病变,术前误诊率较高.笔者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原发性ABC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瘤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术前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X线表现,以提高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水平,评价X线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7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病例,观察其X线表现,评价X线对并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股骨柄无菌松动49例,髋臼假体无菌松动14例,X线表现为假体周围轮廓与假体形态一致的透亮带伴或不伴假体移位;感染伴股骨柄假体松动3例,X线表现为假体周围轮廓与假体形态不一致的透亮带和(或)假体移位,同时伴有骨质破坏;股骨头脱位11 例,X线10例表现为股骨头位于髋臼外,1例表现为股骨头在髋臼假体内不对称.结论 X线平片检查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诊断和随访的重要方法.全髋置换术后并发症以假体松动最常见.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评价CE-MRA脊髓造影鉴别脊髓血管畸形(SCVM)和脊髓非血管畸形所致继发性血管纡曲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CE-MRA疑诊SCVM患者资料,根据DSA或手术结果分为SCVM组(16例)及脊髓非血管畸形组(14例),对比分析2组CE-MRA脊髓纡曲血管的数量、长度、位置、纡曲程度及纡曲血管周围是否存在异常供血动脉差异。结果 与脊髓非血管畸形组比较,SCVM组脊髓纡曲血管数量更多,纡曲血管长度更长,血管纡曲程度评分更高。SCVM组仅2例(2/16,12.50%)血管纡曲局限于下胸椎段(T7~T12椎体),而脊髓非血管畸形组11例(11/14,78.57%)局限于下胸椎段(T7~T12椎体),2组间纡曲血管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 CE-MRA脊髓血管造影可鉴别SCVM与脊髓非血管畸形引起的继发性血管纡曲。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乳腺MR T1W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T2*WI首过灌注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9例乳腺良、恶性肿瘤均行T2*WI首过灌注成像及T1WI动态增强扫描,计算T2*WI首过灌注成像的最大信号强度下降率及动态增强扫描的早期强化率,绘制T2*WI首过灌注TIC及动态增强TIC。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的T2*WI首过灌注最大信号强度下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最大信号强度下降率20%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阈值,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93.3%,准确度为92.3%。乳腺良恶性肿瘤T1WI动态增强早期强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流出型作为诊断恶性的标准,诊断的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93.3%,准确度为74.4%。T1WI动态增强TIC表现为平台型(Ⅱ型)的乳腺肿瘤,其T2*WI灌注TIC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1WI 动态增强扫描结合T2*WI首过灌注成像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T2*WI首过灌注成像能提高动态增强Ⅱ型曲线病灶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