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利用MSCT灌注成像技术,探讨正常胰腺64排螺旋CT灌注参数特征。方法:对非胰腺疾病60例患者行胰腺64排MSCT灌注扫描及常规双期增强扫描,计算出BF,PEI,TTP,BV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分析正常胰腺的灌注参数及特点。结果:正常胰腺的BF值随着年龄的增大呈明显下降趋势,且灌注参数BF值与年龄呈负相关。TTP值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组之间PEI、BV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正常胰腺胰头部和胰体尾部BF、PEI、TTP、B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方法简单可行,能反映胰腺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影像学检查所得的影像信息,了解其对骨盆骨折的形态、部位、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骨盆骨折52例,年龄19~62岁。分别用多体位数字化摄影(DR)、螺旋CT检查。结果:使用不同的影像学检查获得的影像能充分显示骨盆骨折的形态、类型、部位以及对骨片移动的方向、距离有量化的分析:骨盆正位对简单的骨盆骨折有意义;骨盆出入口位对骨盆环、髋臼前后柱骨折及骶髂关节情况有意义;闭孔、髂骨斜位对髋臼前后壁骨折有意义;CT及三维重建则对复杂的骨盆骨折、盆腔损伤出血及并发症有意义。结论:影像学各项检查对骨盆骨折的诊断有不同的价值,合理应用各种检查,可为临床治疗、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传统医学影像见习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图像归档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医学影像学见习教学新模式,并介绍其具体应用及效果。理论考试成绩显示,实验班级2平均分(86.89±6.11分)最高,实验班级1平均分(85.67±6.88分)居中,对照班级平均分(78.38±7.48分)最低。3组平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436,P=0.00)。结果表明,新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对《医学影像学》的学习兴趣,显著改善了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治疗防治胸腔镜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工作频率为15 Hz,最大输出电流在500Ω负载电阻下≤50 mA,输出电流稳定度在500Ω负载电阻上下波动±10%时变化率≤10%,脉冲宽度为25~30μs(半高宽)的低频脉冲治仪对胸腔镜术后患者进行术后恶心呕吐(PONV)不良反应防治干预。选取在医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4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呕吐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干呕指数(INVR)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和干呕的INVR评分分别为(8.25±3.58)分、(6.365±1.96)分和(10.52±1.33)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t=20.61,t=17.51;P<0.05);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为8.5%,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1,P<0.05)。结论:低频脉冲治疗防治胸腔镜术后患者不良反应中的恶心呕吐效果明显,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特征.方法 选择经组织学证实为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17例;其中,X线平片检查7例,CT检查15例,CT增强扫描6例,MRI检查8例,4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 17例中,病变位于脊柱11例,下颌骨1例,肋骨2例,胸骨1例,胃1例,蝶窦和筛窭1例.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主要表现为轻度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侵入椎管内形成硬膜外肿块,脊髓四周环绕肿块者呈围管征,MRI增强常见脊膜强化征;孤立性浆细胞瘤瘤体内骨小梁残留,发生于脊柱者特征性的影像表现是“微脑”征;髓外浆细胞瘤和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软组织肿块增强后中度到显著强化,MRI可见间隔强化.结论 脊柱的孤立性浆细胞瘤发生率最高,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和MRI联合应用能提高孤立性浆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九一升白口服液对小鼠白细胞放射损伤的防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九一升白口服液(91WID)对60Co γ射线损伤小鼠白细胞的防护作用.方法用2种不同剂量的91WID和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和单纯照射组小鼠,各组受试鼠给予⒋0 Gy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观察不同处理组血象变化情况.结果九一升白口服液高、低剂量组小鼠白细胞、血小板(PLT)计数显著高于单纯照射组(P<0.01),91WID高剂量保护组RBC计数与单纯照射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九一升白口服液能够提高小鼠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对小鼠造血系统的放射损伤具有一定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经穿刺或手术证实的继发性肺性淋巴瘤29例,均作胸部CT扫描及X线摄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继发性肺淋巴瘤29例影像学表明为:结节病灶9例,支气管肺炎表现9例,节段性肺炎表现3例、肺不张1例、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27例、胸腔积液11例,网织状改变4例,其中23例具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上以上改变。CT显示肺部病灶尤其是肺门纵隔淋巴结方在明显优于X线。继发性肺淋巴瘤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CT是继发性肺淋巴瘤诊断和观察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纤维组织源骨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纤维组织源骨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纤维组织源骨肿瘤 3 1例 ,所有病例均做X线平片检查 ,6例同时做CT检查。结果 非骨化性纤维瘤 (NOF) 14例 ,多见于长骨 ,呈偏心性或中心性囊状膨胀性破坏区 ,周围厚薄不均的硬化带环绕 ,病灶内可有骨嵴。骨化性纤维瘤 (OF) 10例 ,圆形或椭圆形膨胀性改变 ,依据病变骨化程度不同可呈高密度或毛玻璃样变、囊状及混合密度 ,境界清楚 ,周围可硬化 ,颌面部多见且常有局部畸形。骨韧带样纤维瘤 (DF) 1例 ,股骨下段偏外侧的斑片状骨质破坏 ,抵达骨性关节面 ,境界不清 ,软组织略肿胀。骨纤维肉瘤 (FS) 6例 ,长骨多见 ,虫蚀状或大片溶骨性破坏伴软组织肿块 ,少数有骨膜反应及钙化。 18例正确诊断 ,正确率 58.0 6% ,未定性 6例 ,误诊 7例。结论 大多数NOF和OF有特征性表现 ,术前能明确诊断 ;DF症状较轻但呈侵袭性生长 ,易误诊 ;FS的类型和分化程度不同表现差异较大 ,多需与其它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