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09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是甲状腺癌经典联合根治术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清扫颈部第六区淋巴结[1,2]。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第一站往往在第六区,所以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癌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应用解剖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指清扫气管前、气管旁及喉返神经区内的所有淋巴脂肪组织,具体清扫范围在甲状软骨以下、胸骨切迹以上、颈总动脉内侧区域间的所有淋巴脂肪组织。该解剖区域内主要有喉返神经、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最下静脉、甲状旁腺、胸腺上极、颈段食管及气管。(见图1)虚线内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范围图1中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新生期肺炎链球菌肺炎(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pneumonia,S.pp)对气道平滑肌表型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出生后第7天鼻腔滴注2×107CFU肺炎链球菌5μl建立新生期S.pp模型,对照组滴注等量PBS。感染5周后收集肺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气道平滑肌肌层厚度;RT-PCR检测气道平滑肌Acta2-mRNA、My11-mRNA、Tagln-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α-SMA、SMMHC、SM22α蛋白表达量。结果 S.pp组气道平滑肌面积(α-SMA+area/Pbm)较对照组显著增加(46.06±10.74 vs 22.50±9.131,P<0.01),平滑肌收缩蛋白SMMHC面积(SMMHC+area/Pbm)较对照组明显增加(58.33±29.40 vs19.75±13.10,P<0.05),2组间平滑肌收缩蛋白SM22α面积(SM22α+area/Pbm)无统计学差异(37.20±10.67 vs 41.33±5.871,P>0.05);Western blot分析发现S.pp组小鼠肺组织α-SMA、SMMHC蛋白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为1.352±0.552 9 vs 0.633 0±0.157 5,P<0.05;1.291±0.487 2 vs 0.776 8±0.279 3,P<0.01),肺组织SM22α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35±0.436 5 vs 1.398±0.437 3,P>0.05);RT-PCR检测发现S.pp组Acta2-mRNA、My11-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分别为2.704±1.044 vs0.906 5±0.214 8,P<0.01;1.780±0.454 6 vs 1.183±0.369 9,P<0.05),而2组间Tagln-mRNA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1.438±0.321 3vs 1.207±0.334 5,P>0.05)。结论新生期肺炎链球菌肺炎可诱导气道平滑肌表型改变,促进气道高反应性形成。  相似文献   
103.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法和步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解除病变关节造成的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应用,手术后的康复日益受到重视,精湛的手术技术只有结合科学的术后康复治疗,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由于膝关节功能主要体现在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股四头肌和胭绳肌肌力,以及步行能力等方面。因此,在术前和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中,重点  相似文献   
104.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sclerosis,MS)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脱髓鞘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通过对1例典型MS患者进行病例讨论,探讨MS的功能评定和系统康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和缺血加跑台训练组。线栓法阻断动物大脑中动脉血流2h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2周,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脑组织中突触素的表达;术后4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实验动物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和缺血加跑台训练组大鼠脑额顶叶皮质半暗区突触素含量显著升高(P<0.01);其中跑台训练组升高明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电镜观察显示缺血加跑台训练组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较轻,突触数目较多,突触形态基本正常。结论:运动训练可以减轻脑缺血性损伤程度,并可能通过增加脑组织突触素的表达,促进脑缺血性损伤后新生突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持续短阵脉冲刺激(continuous theta burst stimulation,cTBS)对双侧大脑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M1)区兴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1名健康志愿者作为被试,采用经颅磁刺激仪对被试右侧大脑M1区手部支配区进行一次cTBS干预,并分别在cTBS干预前和cTBS干预后即刻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cTBS干预前后双侧大脑M1区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和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平均局部一致性(mean regional homogeneity,mReHo)的变化。结果:双侧M1区在cTBS干预前后的ReHo、mReHo和ALFF指标均值显著降低(P0.05);体素水平的比较显示,右侧M1区顶部ALFF显著降低(FWE校正P0.05);大脑60,61,62亚区ALFF在cTBS干预前后差异显著(前测后测,P0.01);54、56、58、60、61亚区的ReHo值在cTBS干预后显著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DR q0.05);56、58、60等多个亚区,mReHo差异显著(前测后测,FDR q0.05)。结论:cTBS干预后,大脑右侧M1区多个亚区ALFF、ReHo、mReHo下降,表明cTBS能够抑制所刺激侧健康大脑运动皮层的兴奋性,且抑制效应在干预后即刻产生;大脑左侧M1区少量亚区的ALFF、ReHo、mReHo下降,表明cTBS可能同时抑制对侧运动皮层的兴奋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特殊丰富环境训练对护理医院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L能力、认知功能、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符合入组条件的82例65—90岁住院老人,随机分为特殊丰富环境训练组和传统丰富环境训练组,每组42例,传统丰富环境训练组每天1次,每次1h,每周5次,特殊丰富环境训练组在传统丰富环境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训练内容的趣味性、变换不同的训练环境,每天1次,每次1h,每周5次,对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的随访进行评估。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特殊丰富环境训练组MMSE评分、Barthel指数、老年人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及同期传统丰富环境训练组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特殊丰富环境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悬吊核心稳定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治疗条件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A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平衡训练、PNF技术、Bobath技术、姿势控制训练等,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动作进行训练,每天50min。B组按照A组相同训练计划每天训练30min,加用悬吊运动疗法进行训练20min,持续治疗30个工作日。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采用简易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功能评分(BBS)、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评分、10m最大步行速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FMA、BBS、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评分、10m最大步行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并且B组下肢FMA、BBS评分、10m最大步行速度的改善幅度较A组显著(均P0.05)。结论:悬吊核心稳定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但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同康复组。分别于入选时、病后1个月末、3个月末和6个月末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测。结果康复组治疗后各阶段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康复组入组时以及病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肢体运动功能分别相当于正常人的26.10%、42.52%、65.62%和83.7l%,而对照组分别为:18.5l%、24.85%、37.24%和45.84%。结论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各阶段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拟基于薄层高精度的中国可视化人体数据(CVH)对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PLC)进行断层解剖学与三维可视化研究。方法:选择CVH-1、CVH-2、CVH-5左右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CVH数据集,对PLC相关结构进行数据分割和三维数字化重建。结果:成功构建了CVH-1、CVH-2、CVH-5左右膝关节的三维模型,并对PLC的结构和毗邻关系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三维可视化观察研究。结果:PLC主要由腓侧副韧带、腘腓韧带、弓状韧带、腘肌肌腱和股二头肌肌腱构成;髂胫束位于膝关节前外侧,位置相距PLC较远,功能与PLC结构存在差异,不属于PLC结构;3例CVH数据集均未见第3关节囊韧带和腓肠豆韧带。结论:推测膝关节手术中对腓侧副韧带、腘腓韧带、弓状韧带、腘肌肌腱进行解剖重建将有助于加强膝关节术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