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欧宏杰  潘业  刘家俊  吴晓鹭 《肝脏》2016,(11):915-919
目的探讨外周血小板参数在CHB患者肝脏组织病理无创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787例CHB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记录血小板的相关参数,同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计量资料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不同肝脏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组在样本量及性别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年龄差异上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1)。不同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组在PLT、MPV、PDW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993、3.208、-3.344和-6.955、5.812、-6.503,均P0.05)。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PLT、PCT、PDW呈负相关(r=-0.37、-0.16、-0.25,均P0.01),与MPV呈正相关(r=0.22,P0.01);肝纤维化程度与PLT、PCT、PDW呈负相关(r=-0.37、-0.15、-0.17,均P0.01),与MPV呈正相关(r=0.22,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LT(OR:0.987,P=0.008)、PDW(OR:0.833,P=0.01)为影响肝脏炎症活动度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OR:1.017,P=0.049)、PLT(OR:0.989,P0.01)、PDW(OR:0.801,P0.01)为影响肝脏纤维化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外周血小板参数与CHB患者的肝脏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肝脏组织炎症、纤维化情况、创建肝脏组织病理评估的无创模型提供了一项简便、有用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与疗效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67例干扰素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总体疗效,分层分析疗效与性别、年龄、病毒载量、ALT、病理炎症级别及纤维化程度之间关系。结果干扰素治疗24周后观察,完全应答率为47.8%(32/67),部分应答率为40.3%(27/67、无应答率为11.9%(8/67),干扰素的疗效与患者性别,ALT,病毒载量及炎症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女性,病毒载量低、ALT及炎症程度高的患者对干扰素应答更佳。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评估干扰素α (IFNα)联合阿德福韦酯(ADV)对IFNα单药治疗24周无应答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至2012年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接受IFNα抗病毒治疗24周无应答的CHB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病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用IFNα联合ADV治疗,对照组1继续使用IFNα治疗,对照组2停用IFNα改用ADV序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病毒学、血清学和生化学应答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治疗24周时,分别比较各组病例的HBV DNA载量、ALT水平、HBeAg滴度和HBsAg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85,0.717,1.850和0.233,P>0.05),且无病例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治疗48周时,实验组比对照组1有更高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x2=10.00,3.956和4.800,P<0.05),但HBeAg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93,P>0.05);实验组在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和HBeAg转阴率方面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26,1.905和0.156,P>0.05),但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 (x2=4.800,P<0.05);所有病例均未发生HBsAg血清学转阴或转换,三组间HBsAg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35,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IFNα单药治疗24周无应答者联合ADV可获得较高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HBV DNA阴转率,从总体上提高了CHB抗病毒的疗效.  相似文献   
25.
本研究探讨α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外周血白细胞变化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一、病例来源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感染科2006年2月—2007年10月15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2000年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预防淋巴瘤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临床疗效及方法.方法 36例HBV感染的淋巴瘤患者(拉米夫定组)化疗同时及化疗期间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并持续至化疗结束后半年;对照组42例HBV感染的淋巴瘤患者未接受预防性拉米夫定治疗.对2组患者HBV病毒激活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拉米夫定组36例,病毒再激活5例(13.9%),无一例死亡;对照组42例,病毒再激活19例(45.2%),死亡2例(4.8%),2组病毒再激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43,P=0.003),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59,P=0.497).对照组使用CEOP方案24例,7例(29.2%)病毒再激活;使用R-CEOP方案18例,12例(66.7%)病毒再激活,CEOP和R-CEOP方案病毒再激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93,P=0.016).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利妥昔单抗与对照组HBV再激活相关(P=0.042,OR=4.139,95%CI为1.052~15.207).结论 对于HBV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同时应使用拉米夫定预防HBV再激活,特别是使用含利妥昔单抗方案的患者.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总结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奥司他韦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我院560例轻症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发热至口服奥司他韦的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病毒转阴时间;分析发热至口服奥司他韦的时间与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的相关性.患者按发热至口服奥司他韦的时间不同分三组,比较不同组间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是否有差异.结果 大部分患者症状为发热(97.0%)及咳嗽(90.0%);少数伴有胃肠道(1.8%)或神经系统症状(0.9%);部分患者血常规及生化异常;16.6%的患者心电图呈非特异性改变.患者从发热到起始服奥司他韦时间与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均呈正相关(r=0.83,P<0.01;r=0.60,P<0.01).各组之间比较其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轻症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类似,发热患者早期口服奥司他韦治疗可能会缩短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