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21.
吴晓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4):124-125
目的:观察使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并发症并总结治疗相关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义乌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2011年5~10月收治的102例COPD患者,分析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大部分患者均出现相应的并发症,消化道症状68例(66.7%),恐惧心理42例(41.2%),压迫性损害80例(78.4%),眼口鼻干燥56例(54.9%),排痰困难88例(86.2%),吸入性肺炎30例(29.4%)。加强护理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无创通气治疗AECOPD患者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通过积极地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22.
目的:探讨双膦酸盐对骨巨细胞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及细胞组织学变化。方法:取我院收治的7例双膦酸盐(唑来膦酸)治疗前后的患者肿瘤组织切片进行了透视电镜观察和TUNEL凋亡染色及图像分析。结果:双膦酸盐(唑来膦酸)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切片中透视电镜下多核巨细胞和基质细胞出现了明显的凋亡表现,细胞质变化的特点是大量扩张紊乱的粗面内质网及分散于细胞质中包含于囊泡中央的高电子密度核。线粒体水肿或空泡化。巨细胞核变化的特点是形成致密的染色质材料分散于细胞核中,核膜增厚或分离,部分核碎裂和形成凋亡小体;双膦酸盐(唑来膦酸)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切片中TUNEL染色强烈阳性,基质细胞凋亡率从治疗前的1.31%至治疗后的33.4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8),多核巨细胞凋亡率从治疗前的8.41%至治疗后的56.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8)。结论:双膦酸盐可以诱导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凋亡。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证实双膦酸盐作为骨巨细胞瘤辅助治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3.
目的通过检测先兆流产患者血清中孕酮及孕激素诱导的封闭因子(PIBF)的表达水平,探讨PIBF与先兆流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先兆流产患者72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早孕妇女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清中孕酮及PIBF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孕妇的年龄、妊娠时间和血清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BF水平为(103.91±25.12)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62±24.3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孕酮水平与PIBF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对照组血清孕酮水平与PIBF之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PIBF表达降低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系,妊娠早期血清PIBF水平降低是引起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2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藿香中广藿香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广藿香中广藿香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1批广霍香药材进行广藿香酮含量测定分析.色谱柱为Alltech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0.4%磷酸溶液(体积比为75:25);检测波长:310 nm;流速:0.8 mL/min;柱温:30...  相似文献   
225.
目的了解蒲公英提取物(extractfromTaraxacummogonon,ETM)中总黄酮、多糖的含量。方法提取ETM中总黄酮和多糖成分,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结果以芦丁和葡萄糖为对照品,测定波长分别选择510nm和490nm,稳定性试验显示总黄酮、多糖1h内吸光度基本稳定,精密度和重现性较好,回收率在95.73%-102.16%之间;其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51%、14.91%。结论分光光度法测定ETM中总黄酮、多糖含量准确,并稳定、简单易行且重复性良好,可作为蒲公英中总黄酮和多糖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26.
目的 建立广藿香油中广藿香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YMC-Pack C18色谱柱(250×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60:40,V/V);检测波长:310 nm;流速:1 mL·min-1;柱温:35℃.结果广藿香酮在0.25~5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1.16%,RSD=1.49%(n=6);10批样品中广藿香酮含量在3.54~40.19 mg·g-1范围内.结论此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广藿香油含量的测定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227.
目的 观察胶体果胶铋与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在对症及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对76例慢性胃炎患者给予胶体果胶铋胶囊100 mg,4次/d,克拉霉素片0.5 g,2次/d,阿莫西林胶囊1.0 g,2次/d,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作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 疗程结束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HP阴性率达94.66%.结论 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28.
目的:通过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的方法,评价利妥昔单抗(RTX)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决策者提供证据参考。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万方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同时检索相关HTA网站及数据库。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14篇以及药物经济学研究3篇。有效性方面,利妥昔单抗在增加临床缓解率、血白蛋白水平、肾小球滤过率,及在降低尿蛋白、血肌酐、复发率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安全性方面,RTX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症状较轻;经济性方面,尽管单剂量RTX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愿意支付阈值(WTP)的增加,RTX会更具成本-效果优势。结论:RTX治疗IMN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一种中长期的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29.
目的 探讨子宫腔球囊填塞联合B-Lynch缝合术(即子宫三明治缝合术)在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收治的100例双胎行剖宫产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在100例双胎产后出血病例中,球囊放置组(对照组)50例,子宫腔球囊填塞联合B-Lynch缝合术(即子...  相似文献   
230.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偏差发生情况, 并分析导致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于医院接受治疗后出院的16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药师对患者出院带药信息进行审核并统计用药偏差发生情况, 将患者分为用药偏差发生组与未发生组,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及其主治医生相关资料,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偏差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64例患者中110例出现用药偏差, 用药偏差发生率为67.1%, 发生组患者所患疾病数量、出院时开具的药物品种较未发生组多(Z=2.552, t=3.063, 均P<0.05);主治医生年龄、工作年限较未发生组短, 职称较未发生组低(Z=3.754、3.713, Z=2.016, 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患者所患疾病数量及出院时开具的药物品种较多是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偏差发生的危险因素(OR=1.260、1.227, 均P<0.05);主治医生年龄较大、工作年限较长是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偏差发生的保护因素(OR=0.925、0.930, 均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