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33篇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132.
结合《科技导报》策划组稿实践,探讨了科技期刊全方位多层次策划组稿的策略,阐述了科技期刊开展有效策划组稿工作的要点。《科技导报》办刊实践中,主要瞄准重大科技项目、重要科研单位和权威科学家常抓不懈集中组稿;聚焦公众关注的重大突发事件、社会热点事件和公众话题强力组稿;依托科协系统资源优势精心策划、主动出击组稿;培育科技期刊学术品牌、切实拓宽组稿渠道;挖掘科技期刊自身潜力、有效提高组稿效率。通过大力开展组稿工作,有效保障了《科技导报》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双膦酸盐(唑来膦酸)对骨巨细胞瘤多核巨细胞和基质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例唑来膦酸治疗前后患者的肿瘤组织切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和TUNEL凋亡染色及图像分析。另10例未予唑来膦酸治疗的患者,取术中切除的骨巨细胞瘤新鲜组织进行细胞原代培养,分别给予5、30、150μmol/L唑来膦酸诱导肿瘤细胞凋亡48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Annexin-VFITC凋亡染色及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结果 唑来膦酸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到多核巨细胞和基质细胞呈明显的凋亡表现;TUNEL染色呈强阳性;基质细胞凋亡率治疗前为1.31%,治疗后33.42%(P=0.018);多核巨细胞凋亡率治疗前为8.41%,治疗后56.83%(P=0.018)。在原代培养的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中予不同浓度的唑来膦酸诱导凋亡48h后,细胞数量减少,部分细胞形态有显著变化;Annexin-VFITC凋亡染色及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以及5、30、150μmol/L唑来膦酸诱导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0.67±2.15)%、(20.47±3.77)%、(44.21±8.34)%和(56.96±9.68)%,各诱导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r=0.775,P=0.000)。结论 双膦酸盐能够诱导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凋亡,且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的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因此,双膦酸盐可以作为骨巨细胞瘤辅助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4.
患儿男 ,9岁。因反复关节肿痛 8年 ,发热伴面色苍白5d于 2 0 0 3年 6月 2 6日入院。患儿于 1岁左右因外伤后膝关节肿胀 ,于我院门诊查血友病常规 ,确诊为Ⅷ因子缺乏(血友病甲 )。之后反复关节血肿 ,给予冷沉淀物、Ⅷ因子浓缩剂等输注 ,关节肿痛消失。患儿于入院前 5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最高达 39 2℃ ,之后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恶心、排浓茶色尿。体检 :体温 38 6℃ ,脉搏 14 0 /min ,呼吸2 5 /min ,血压 13 3/ 9 3kPa。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重度贫血貌 ,皮肤黏膜苍白 ,巩膜轻度黄染 ,咽部充血 ,扁桃体肿大 ,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  相似文献   
135.
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并进行处方优化和释药机制考察。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制备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芯,然后用薄膜包衣法进行包衣,通过释放度测定来考察影响因素;采用中心复合设计优化最佳处方;并对其释药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成功制备了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工艺操作具有重现性;实验发现溶出介质pH、转篮转速、片芯硬度及衣膜中增塑剂用量对药物的释放均无显著性影响;片芯中氯化钠含量,包衣膜中致孔剂含量以及包衣增重对微孔渗透泵片释放速率具有显著性影响;所制备的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12h内释药具有零级释药特征,释放机制以渗透压为主。结论:以渗透压为释药机制的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有望成为上市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观察制霉菌素粉宫颈上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对2017年1月—12月到本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45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中药坐浴联合制霉菌素粉宫颈上药进行疗效观察。治疗9 d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3个疗程与治疗,均痊愈。结论用制霉菌素粉宫颈上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具有安全、经济、有效、方便、适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探讨与胃癌发生相关的PI3K/Akt/mTOR通路上新的与自噬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为寻找有价值的胃癌发生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KEGG pathway网站和Gene Ontology、Ensemble数据库及HaploView、STRING、Cytoscape软件联合SNP芯片筛选目标SNPs,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筛检出来的SNPs位点在来自福建省仙游县的622例胃癌患者和622例健康人群基因组中进行验证。结果: SNP芯片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IRS1 rs10205233、PIK3CD rs3934934、PIK3R1 rs706711、PIK3R1 rs706714和AKT1 rs35285446为候选位点。扩大样本验证发现IRS1 rs10205233的多态性变异(C > T)显著降低了胃癌的发病风险[共显性模型、显性模型的OR(95% CI)分别为0.761(0.595,0.975)、0.764(0.601,0.973)]。进一步分层分析,该位点显性模型、隐形模型、共显性模型以及等位基因在贲门癌和非贲门癌人群中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 > 0.05)。并未见其他位点与患胃癌风险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对PIK3R1基因2个位点(rs706711、rs706714)的单体型分析也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IRS1 rs10205233位点与福建省胃癌高发区仙游县的胃癌发生存在关联,T等位基因可能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遗传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8.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胶浆的稳定性。方法分别采用留样观察法与化学动力学法,观察双氯芬酸钠胶浆的外观性状、颜色、透明度等变化,同时通过试验求出药物消除速率k值,推算出双氯芬酸钠胶浆的有效期。结果20~25℃室温环境下保存的双氯芬酸钠胶浆稳定性较好,有效期约为1.7年。结论双氯芬酸钠胶浆在避光、室温条件下,能较长时间保存。  相似文献   
139.
目的通过对江苏省2016年13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横向分析和2007—2016年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纵向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改进措施,以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的利用效率。方法使用数据包络方法(DEA),通过MaxDEA 7软件中的CCR模型进行分析,投入指标选择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产出指标选择诊疗总人次和出院总人次。结果 2016年南京市、徐州市、镇江市和宿迁市达到DEA有效,苏州市、扬州市DEA弱有效,其余均无效,并且苏州市呈现规模收益递减;2010年、2013年、2014年和2016年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达到DEA有效,2007—2009年、2011年和2015年DEA弱有效,2012年DEA无效。2015年规模报酬递减,其余非DEA有效年份规模报酬均递增。结论建议因地制宜调整卫生资源投入,控制规模,建立合理的卫生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医院内部管理,通过政府和市场良好的配合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4月绵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0.5 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口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1片/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血清脂联素(ADP)、衔接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胱抑素C(Cys C)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9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DP、APAF1、Cys 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ADP、APAF1、Cys 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水平降低,CD~(8+)水平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CD~(4+)、CD~(8+)和CD~(4+)/CD~(8+)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Ⅱ)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血糖、血脂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