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浓度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高龄HFrEF患者95例,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对照组47例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组48例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6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月后NT-proBNP、GDF-15、Gal-3水平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月末KCCQ、MLHF评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不良反应率4.17%(2/48)与对照组6.38%(3/47),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HFrEF患者,通过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调节心功能指...  相似文献   
82.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40~70岁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患病率及前列腺各项参数随增龄变化的规律。方法: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对上海市9个居委1 000例40~70岁的常住居民,运用整群及年龄分层的流行病学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调查该人群中LUTS的患病率;经直肠超声检测其前列腺及移行带的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并拟合前列腺随年龄的生长规律。结果:在40~49岁、50~59岁和60~70岁年龄组中,中、重度LUTS(IPSS≥8)患病率分别为10.0%、15.0%和28.7%,LUTS症状随年龄增加而明显上升。超声检测显示:前列腺及其移行带的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和体积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各年龄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左右径、前后径和上下径各参数值拟合生长速度方程分别为Y=1.6×10-5X3-0.002 1X2+0.074 6X+0.677 2、Y=-2.4×10-5X3+0.003 3X2-0.131 2X+1.269、Y=1.6×10-5X3-0.001 8X2+0.073X-0.690 9。显示前列腺的左右径及前后径生长速度较为均衡,在60岁以前左右径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上下径,而60岁以后上下径的生长速度迅速上升且超过左右径的速度。结论:上海市社区中老年男性LUTS患病率接近于国内外情况,前列腺各径线生长速度呈现不均衡性,60岁以前以左右径生长为主,而60岁以后则以上下径生长为主。  相似文献   
83.
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系BEL—7402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不同时间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于肝癌细胞后,观察肝癌细胞的存活、形态学改变,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和DNA梯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于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发生作用后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有明显的凋亡特征性改变:细胞膜完整、染色质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肝癌细胞存在G2/M期阻滞,在G1峰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性梯状条带。结论 三氧化二砷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其机理主要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受到人们的关注。糖尿病患者易并发感染,尤其肺部感染,且临床表现重、并发症多,易致重症肺炎,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大重要原因。作者回顾性调查了糖尿病患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与非糖尿病社区获得性肺炎各70例,对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4年来我院月日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变迁及其中大肠埃希菌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率的情况。方法取2001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胆道感染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或外科手术采集的胆汁标本进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2001~2004年大肠埃希菌在胆道感染的细菌中所占比率分别为9.3%、19.8%、25.0%、32.3%;其中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大肠埃希菌的比率分别为44.4%、52.2%、73.1%、85.2%。结论胆道感染的细菌中主要以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为主,其中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近年来有所减少,大肠埃希菌近年来明显增多,且大肠埃希菌中ESBLs阳性率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方法,对我院尿道下裂患者包皮内板组织中雄激素作用相关的基因CpG岛甲基化情况进行深度定量检测,研究雄激素相关基因甲基化表观遗传学在我院尿道下裂患者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地位。方法收集自2012年到2015年于我院接受尿道下裂修补术患者96名,年龄从3.5岁~8岁。平均年龄(5±1.5)岁。根据术前尿道开口的位置,将尿道下裂患者分为轻中度和重度组。其中轻中度组患者55例,重度患者41例,术中取尿道下裂患者包皮内板组织。对照组为收集在我院行包皮环切的患者包皮内板27例,年龄从3.7岁至7.5岁,平均(5±0.8)y,术前均确定有正常的尿道开口,阴茎及尿道发育正常。使用Illumina Genome Analyzer IIx对雄激素作用相关基因进行定量甲基化深度检测。结果 AR:均值0.106±0.013 vs 0.112±0.051,P0.05. SRD5A2均值0.046±0.007 vs 0.043±0.009,P0.05。结论在我们的患者中雄激素相关基因AR及SRD5A2基因CpG岛甲基化抑制了雄激素发挥作用这条途径,可能并不是尿道下裂发病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环指蛋白43(RNF43)对黑色素瘤中CD8^(+)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慢病毒感染技术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OVA进行RNF43基因过表达与敲低;通过小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Lv-Ctrl-OE组、Lv-RNF43-OE组、Lv-Ctrl-KD组和Lv-RNF43-KD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OVA体内增殖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黑色素瘤肿瘤免疫微环境中CD8^(+)T细胞穿孔素和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细胞中β-catenin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RNF43对PD-L1的转录调控作用。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RNF43稳定过表达与敲低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Lv-RNF43-OE和Lv-RNF43-KD。小鼠皮下成瘤实验结果显示,Lv-RNF43-OE组瘤体质量为(0.08±0.06)g,明显小于Lv-Ctrl-OE组的(1.04±0.5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P=0.032);Lv-RNF43-KD组瘤体质量为(1.94±0.29)g,与Lv-Ctrl-KD组的(1.15±0.74)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P=0.164)。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Lv-RNF43-OE组CD8^(+)T细胞穿孔素荧光强度为9034±2628,明显高于Lv-Ctrl-OE组的3847±1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P=0.015);Lv-RNF43-KD组CD8^(+)T细胞穿孔素荧光强度为966±247,明显低于Lv-Ctrl-KD组的2226±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34);Lv-RNF43-OE组CD8^(+)T细胞IFN-γ荧光强度为2422±429,明显高于Lv-Ctrl-OE组的1688±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P=0.034);Lv-RNF43-KD组CD8^(+)T细胞IFN-γ荧光强度为614(454,863),与Lv-Ctrl-KD组的1159(1152,206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P=0.050)。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显示,Lv-RNF43-OE组β-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为0.67±0.16,明显低于Lv-Ctrl-OE组的1.0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41);Lv-RNF43-OE组PD-L1 mRNA相对表达量为0.32±0.09,明显低于Lv-Ctrl-OE组的1.0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3,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pCMV6-NC组、RNF43组、RNF43^(+)β-catenin组和β-catenin组PD-L1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为1.00±0.00、0.84±0.00、1.49±0.00和1.57±0.03(F=2218.33,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与pCMV6-NC组相比,RNF43组PD-L1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01),RNF43^(+)β-catenin组和β-catenin组PD-L1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升高(P<0.001;P=0.003);与RNF43组相比,RNF43^(+)β-catenin组PD-L1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升高(P<0.001)。结论RNF43可能通过抑制β-catenin的表达降低黑色素瘤中PD-L1 mRNA的表达并促进CD8^(+)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听觉fMRI研究的有效数据采集方式。方法对13例健康年轻受试者分别采用纯音及调幅音两种听觉刺激条件,刺激分别采用组块和事件相关设计进行听觉呈现,以比较连续及稀疏两种采集方式下听觉皮层的fMRI响应,运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并分析两种不同实验数据采集方式下听觉皮层激活的差异。结果调幅声较纯音更易激发听觉皮层的激活;两种刺激条件下,稀疏采集时听觉皮层的fMRI响应明显多于连续采集,比较听觉皮层各区,以初级听觉皮层fMRI响应为著。结论调幅音是听觉fMRI研究中的合适刺激;稀疏采集方式有助于克服环境噪声的负面影响,结合物理衰减方法,可实现听觉功能的fMRI研究。  相似文献   
89.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的转归和治疗日益被重视,本文就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3月至2010年8月我们收治的26例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患儿临床资料,年龄10~18岁,平均年龄14.4岁。就诊原因包括睾丸或阴囊涨痛10例,阴囊外观异常4例,体检发现12例。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睾丸体积、曲张精索内静脉最大内径及反流时间。患儿均接受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手术取腹股沟外环口下方切口,提出精索,在放大8~15倍手术显微镜下逐一结扎离断精索静脉,术中淋巴管和动脉予以完整保留。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儿未见睾丸萎缩,阴囊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复发。2例术后1个月内出现阴囊水肿,3个月内自然缓解。21例术前患侧睾丸发育迟缓患儿16例出现恢复性生长。结论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采取腹股沟外环口下方的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可以在彻底结扎曲张静脉的同时,保护睾丸的动脉及淋巴管系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免疫重建的临床特性。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接受allo-HSCT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动态监测患儿移植后第0、14、21、28、60及100 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CD16+ CD56+ NK细胞、CD19+ B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绝对计数;将患儿按有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分为non-aGVHD组和aGVHD组,比较两组间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 共75例患儿接受allo-HSCT,其中移植后满100 d、临床资料完整的42例患儿纳入本研究,男20例、女22例,中位年龄5.4(2.8~9.3)岁。移植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患儿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