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5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1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28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14年 | 1篇 |
2010年 | 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核酸原位杂交程序中探针和靶基因的加热变性和杂交为整个程序中最重要的环节,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切片上滴加DNA探针溶液后用盖玻片复盖组织,并加胶泥或其他封固剂封闭玻片四周,变性杂交后需拆除盖玻片,这一操作过程易损坏组织切片或出现于片、脱片。作针对上述情况,对传统的核酸原位杂交方法中的部分程序加强改良,采用不加盖玻片直接在蒸汽中变性方法,经多次实验证明此方法稳定、可靠、简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3.
幼龄成骨细胞移植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中不同类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动态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追踪观察移植细胞在骨折愈合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动态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实验于1999-01/2004-02在中山大学动物试验中心、中山大学病理教研室完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完成。选择SD清洁级大鼠96只,按配对原则分为实验组48只,对照组48只;SD清洁级乳鼠20只进行成骨细胞原代培养。建立SD大鼠老龄骨质疏松骨折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将SD乳鼠颅骨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移植到SD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对照组注入等量无血清培养液。手术后3,7,10,14,21,28,56,84d处死,每组每个时间点6只。用免疫组化检测骨折愈合不同时相的标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9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3d左右可见较多阳性表达的细胞,7d有表达高峰。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3d左右可见少量阳性细胞,14d有表达高峰: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在10d左右可见少量阳性细胞,14-21d表达稍有增高,整个实验过程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较弱,表达高峰不明显。而对照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均有较弱表达,表达峰低平,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很弱,未见明显表达高峰。结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成骨细胞移植促进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表达具有时效性,且表达的定位细胞不同,表达的量有差别,提示骨折部位一氧化氮合酶的释放可能对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有意义。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成骨细胞移植促进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4.
在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常见到组织中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色素。黑色素是其中的一种,多见于眼、皮肤的黑色素细胞。在机体疾病中产生的异常黑色素,如恶性黑色素瘤,在免疫组化染色后,色素能清楚的显现出来与阳性细胞容易混淆,影响了诊断结果的判断。我们在免疫组化染色前先采用高锰酸钾或铬酸的方法去除黑色素,使切片的染色结果更具真实和可靠。 相似文献
45.
目的采用临床观察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观察干扰素α1b局部注射对尖锐湿疣激光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实验组用二氧化碳(CO2)激光联合干扰素α1b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对照组单独用CO2激光治疗.利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并比较两者的HPV-DNA阳性率及临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的HPV-DNA阳性率为19.35%,复发率为16.13%,对照组则分别为56.67%和53.33%,两组阳性率和复发率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干扰素α1b局部注射,可显著降低激光术后尖锐湿疣复发率及HPV-DNA检出率. 相似文献
46.
成骨细胞移植促进老龄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动态观察在幼龄成骨细胞移植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在不同时相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通过建立老龄骨质疏松SD大鼠骨折的动物模型,并将体外培养的SD雄性乳鼠成骨细胞移动到SD雌性鼠老年骨质疏松性骨缺损部位,利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时间相的移植标本VEGF、VEGFmRNA的表达,并作图像分析、绘出其动态变化图。结果:实验组VEGF、VEGFmRNA均在7d左右可见有阳性表达的细胞,14d有分泌,高峰其中以软骨细胞中阳性最强,21 d分泌量开始下降,56d后基本消失。而对照且未见明显分泌高峰。结论;成骨细胞细胞促进老龄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VEGF的转录和表达,从而促进骨折部位建立良好的血液循环,加速骨形成。 相似文献
47.
22例淋巴结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淋巴结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CH)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它可以是局部性的良性增生疾病 ,也可以是急性全身性恶性肿瘤。我们报道 2 2例LCH ,描述其病理变化、免疫表型和临床表现 ,在此基础上探讨该病本质及其与Still病的关系。病例和方法1 病例来源 收集 1992~ 2 0 0 1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病理科和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共 2 2例LCH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2 方法 所有病理标本经 4 %中性甲醛溶液固定 ,石蜡包埋。进行常规苏木精 伊红染色 ,光镜下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免疫组化染色… 相似文献
48.
在石蜡切片中检测ER、PR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组织切片上某些肿瘤细胞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对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及推测肿瘤预后有重要意义。如何成功地检测肿瘤细胞内的ER、PR受体,是广大病理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一些医院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在染色过程中达不到理想的结果。针对存... 相似文献
49.
目的脂质沉积性肌病和糖原沉积性肌病是罕见的肌肉疾病,其常规病理形态十分相似。本文探讨这两种疾病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反应,寻找其鉴别诊断的形态差异。方法采用三磷酸腺苷(ATP)酶、还原性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Tr)、苏丹Ⅲ、PAS组织化学染色和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免疫组化染色,分析2例脂质沉积性肌病和2例糖原沉积性肌病的组织形态特征和差别。结果脂质沉积性肌病和糖原沉积性肌病在常规HE染色均表现为肌纤维内出现大量的空泡,但前者空泡大小较一致,且边界清楚,后者空泡大小差异大,边界不清。ATP酶组化染色显示脂质沉积性肌病出现空泡变性的肌纤维均为Ⅰ型肌纤维,而糖原沉积性肌病出现空泡变性的肌纤维两型均有,以Ⅰ型严重。脂肪染色和糖原染色可作为这两种肌病的确诊依据。Dystrophin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脂质沉积性肌病的肌纤维强阳性,而在糖原沉积性肌病的反应为不连续弱阳性。结论组化和免疫组化检测可用于脂质沉积性肌病和糖原沉积性肌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0.
胸腹腔积液脱落细胞的常规涂片检查,对胸腹腔肿瘤与非肿瘤性疾病的鉴别诊断颇为重要。但常规胸腹水细胞涂片中的细胞结构尤其是核的结构不够清晰,常常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常规细胞涂片的方法也不便于作免疫组化及一般组化检查。为了提高胸腹水脱落细胞中癌细胞的检出率并确定其来源,我们试将脱落细胞作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并作免疫组化检查,其结果与常规细胞涂片检查比较,癌细胞的检出率较高,有助于进一步确定肿瘤的细胞来源。 材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胸水20例,腹水3例。 取新鲜胸、腹水50~300ml,置离心机内离心(2,000转×15分钟),弃去上清液加入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30分钟~2小时,离心后(2,000转×15分钟)弃去上清液,加入5%明胶蛋清粘附剂与细胞混合,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