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应用cDNA阵列技术寻找遗传性癫差异表达基因 ,为从基因水平探讨癫的发病机理打下基础。采用AtlasTM RatcDNAExpressionArray建立遗传性癫易感性P77PMC大鼠和正常Wistar大鼠大脑皮质基因表达谱 ,用图像分析仪分析两者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发现有 15个差异表达基因 ,其中 13个基因在P77PMC大鼠大脑皮质中高表达而在正常Wistar大鼠大脑皮质中低表达 ,2个基因在正常Wistar大鼠大脑皮质中高表达而在P77PMC大鼠大脑皮质中低表达。结果提示 ,P77PMC大鼠与正常Wistar大鼠大脑皮质存在多个差异表达基因 ,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在癫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通过测定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BLyS)及TNF家族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AFF-R)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模型脾脏及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不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负载免疫优势肽段Tα146-162对MG中B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iMDC并以其负载Tα146-162。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发病组(A)、干预组(B)、正常对照组(C),每30d以电鳗来源的乙酰胆碱受体(TAChR)免疫A组和B组,共3次,每次免疫后3d以Tα146-162-iMDC皮下注射B组。第90天终止实验,用RT-PCR法检测脾脏BLyS、BAFF-R mRNA的表达。结果 (1)A组模型成功率75%,平均临床评分1.67分,B组分别为25%和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脾脏中BLyS mRNA的表达水平A组较C组明显上调(P〈0.01),B组亦高于C组(P〈0.05),但相对A组降低(P〈0.01)。(3)脾脏中BAFF-R mRNA的表达水平A组及B组相对C组下调(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应用Tα146-162-iMDC干预能降低EAMG的发病率及发病程度,其机制可能与BLyS/BAFF-R调控的B细胞活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
应用cDNA阵列技术寻找遗传性癫(癇)差异表达基因,为从基因水平探讨癫(癇)的发病机理打下基础.采用AtlasTMRat cDNA Expression Array建立遗传性癫(癇)易感性P77PMC大鼠和正常Wistar大鼠大脑皮质基因表达谱,用图像分析仪分析两者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发现有1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3个基因在P77PMC大鼠大脑皮质中高表达而在正常Wistar大鼠大脑皮质中低表达,2个基因在正常Wistar大鼠大脑皮质中高表达而在P77PMC大鼠大脑皮质中低表达.结果提示,P77PMC大鼠与正常Wistar大鼠大脑皮质存在多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在癫(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测抑郁症患者免疫失衡的特征,从5-羟色胺受体(5-HT1aR)和调节性T 细胞表达变化的关系,探讨抑郁症免疫失衡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集27例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利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2,IL-10,TGF-β1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患者5-HT1aR和FoxP3的mRNA水平,免疫磁珠分离调节性T细胞,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调节性T细胞5-HT1aR受体和FoxP3的共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标本相比,抑郁症患者血清IL-2表达水平上调[(184.681±8.472)pg/ml,(82.845±12.292)pg/ml],IL-10[(6.765±0.611)pg/ml,(9.593±0.921)pg/ml],TGF-β1[(14.042±2.170)ng/ml,(20.981±3.98)ng/ml]的表达水平降低(均P <0.01);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13.139±4.587)107个,(20.583±3.484)107个],单个核细胞5-HT1aR和FoxP3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均P <0.01);同时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调节T细胞上的5-HT1aR及FoxP3表达减弱.结论 抑郁症患者中存在免疫失衡现象,5-HT1aR通过影响调节性T细胞在抑郁症患者免疫失衡的病理生理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抑郁药物处方习惯演变4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2005—2008年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抑郁药物处方习惯及其演变。方法 采用一日法对2005—2008年中每年6月1日当天所有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抑郁药物处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进一步从抗抑郁药物处方中最常见的疾病、最常使用的抗抑郁药物、平均处方剂量、联合用药和合并用药等方面作分析比较。结果 ①最常使用抗抑郁药物的精神疾病依次是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②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处方频率逐年下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处方频率呈现出小范围波动,以文拉法辛、米氮平、曲唑酮为代表的新一代其他递质机制的抗抑郁药处方逐年增加;③单用一种抗抑郁药的处方方式最为常见,合并两种以上抗抑郁药的处方始终占少数;④抗抑郁药物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情绪稳定剂、镇静催眠药,都显示出合并一种的情况占绝大多数,而合并两种其他精神药物的情况只占少数。结论 本中心2005—2008年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抑郁药物处方习惯和方式方面是比较合理和安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尤其是SSRIs已成为临床一线抗抑郁用药。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在1个中国汉族单纯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amal kinesigenic dykinesia,PKD)大家系中定位其致病基因所在区域.方法 用商业化的ABI微卫星试剂盒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用Linkage和Genehunter等软件对基因分型的结果 进行参数和非参数连锁分析,并在最可能的阳性区域内进一步选择微卫星位点进行精细定位和单倍型分析.验证全基因组扫描结果 并缩小单纯型PKD家系的新位点区域.结果 全基因组扫描在D3S1580处得到最大的两点LOD值1.75(θ=0);精细定位在D3S3669处得到最大的LOD值2.82(θ=0),NPL值9.83.单倍型分析将致病基因定位于D3S1314和D3S1265之间约10.2 cM大小的区域.结论 该单纯型PKD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于3q28-29的D3S1314和D3S1265之间10.2 cM区域,是一个新的PKD致病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血钠降低的病例数逐渐增高。血钠水平愈低,发生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难治性腹水等并发症的病例愈多。结论: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应尽量避免有引起低钠血症的诱因。加强对血清电解质的监测,以减少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的临床特征及遗传特点。方法对6个中国汉族PKD家系共122名成员进行随访,包括患者26例,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遗传特点、辅助检查及预后。结果本组6个家系共有患者26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男:女=2.25:1)。患者发病年龄为4~30岁,均以突然运动诱发,表现为肢体的不能控制的肌张力障碍、舞蹈、投掷样动作等,每次发作约持续几秒到十几秒,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1min,平均每天发作数次,不伴意识障碍。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查等均无阳性发现。多数患者可自然缓解,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6个家系中4个家系有连续2代以上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个家系只有一代患者,且均为同胞兄弟/姐妹,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通过家系内比较,发现4个显性遗传家系均有子代较父代发病年龄提前、发作频率增加、病程延长等现象,提示存在遗传早现(anticipation)。结论PKD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常染色体遗传病,既有显性遗传又有隐性遗传,具有遗传和临床异质性(heterogeneity)。中国汉族人群中显性遗传的PKD家系存在遗传早现现象。  相似文献   
29.
腓骨肌萎缩症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腓骨肌萎缩症 (Charcot marie tooth disease,CMT)是一类高发病率的周围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 ,发病率为 1/2 50 0 ,其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R)及 X连锁显性或隐性遗传 (XD或 XR)。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胫前腓骨肌及手部肌萎缩伴无力 ,足下垂 ,跨越步态 ,弓形足 ,膝踝反射减弱或消失 ,儿童、青少年、成年期均可发病 ,慢性进行性病程 ,致残率高。临床上根据 CMT的病理和电生理特点分为两型 ,即脱髓鞘型 (CMT1型 )和轴突型(CMT2型 ) ,其中 CMT1型约占 CMT总数的 70 %。目前世界上对 CMT的基因研究已…  相似文献   
30.
双相障碍临床表现复杂、病程多变,常导致临床识别不足、诊断不确定以及治疗困难。由此,学界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该病的特征与本质,并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践行有关诊断标准的修正以及治疗理念的纠正。该文从概念与诊断、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以及心境稳定剂治疗等方面对双相障碍的探索现状和前景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